华夏第一石塔,曾经被盗,如今鲜为外人所知

史料记载,公元4世纪时,济南市南有一处佛教寺庙 – 朗公寺,后来在6世纪(隋朝)时更名为神通寺。隋唐佛教兴盛时,僧人多达500多人,后经历元明清三代,发展成为齐鲁大地乃至北方最为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世事无常,后来寺庙几经兴废,最终依然被毁,而独留下兴盛时所建石塔,因石塔四面各有一门,故名曰“四门塔”。

华夏第一石塔,曾经被盗,如今鲜为外人所知

四门塔全景


如今它是现存最为古老的,艺术价值最高的单层石塔,有华夏第一石塔的美誉。

石塔位于现在济南市的柳埠镇四门塔景区内。

在佛教中,塔有几个作用,有的是供养佛菩萨,有的是调节风水,有的是存放舍利。而尤以存放舍利的塔在佛陀心里最为神圣。四门塔就是存放舍利的塔。一般舍利都是放在塔顶或者地宫,而在1973年维修四门塔时,文物部门却在塔心柱内部发现舍利,也就是说四门塔的舍利是放在塔的中央。这种独特的存放位置,也就成了未解之谜。

华夏第一石塔,曾经被盗,如今鲜为外人所知

四门塔外观


现在的四门塔内四面台上有四尊佛像,为后人移植,佛像皆为坐像,个个栩栩如生,姿态生动,衣着线条流畅,也是石雕佛像中的极品。其中东边的佛头1997年被盗,5年后台湾方面又把佛头归还。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日本方面就把四门塔佛像收入 《世界美术全集》中,他们也描述四门塔“乃汉代制法之余波”“”“可谓之无与伦比者”,虽然四门塔蜚声海外,但国内却鲜为济南人之外所知。

华夏第一石塔,曾经被盗,如今鲜为外人所知

四门塔佛像


华夏第一石塔,曾经被盗,如今鲜为外人所知

被盗佛头


如今的四门塔景区,除了四门塔还有另外三处景点 – 龙虎塔,千佛崖,九顶塔。四处皆为国家级文物。因其低调,除济南当地人外,鲜为外人所知,游人也不多。喜欢文化旅游的朋友可以过来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