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90後種糧人丁旦:把獎金和機會給到農民 用心做好米

一米八的個子、黝黑的皮膚,在江西高安市盛發糧油有限公司廠房初見丁旦時,你很難把他和海歸碩士聯想起來。其實,丁旦回到農村從事水稻種植加工有3個年頭了,儼然成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莊稼漢。

江西90後種糧人丁旦:把獎金和機會給到農民 用心做好米

丁旦在育秧工廠查看育秧情況

3月21日中午,高安市盛發糧油有限公司種植事業部總經理丁旦走進2400平米的育秧工廠,仔細檢查種子萌發育秧情況,並人工調節大棚內的溫度。“種子在育秧棚內20天出秧苗,棚內的育秧溫度要控制在32至35度,整個大棚內的秧苗能種植近500畝水稻。”丁旦一邊捧起托盤檢查秧苗,一邊嫻熟地向記者介紹起育秧工作。

今年,高安市盛發糧油有限公司將種植6000畝水稻,其中不少為有機水稻和富硒水稻。“目前,育秧工作基本完成了。”丁旦說,除了通過育秧工廠進行育秧,還通過田間大棚育秧。

江西90後種糧人丁旦:把獎金和機會給到農民 用心做好米

盛發糧油基地的水稻成熟了(資料圖)

丁旦介紹說,2019年公司水稻種植面積達1萬餘畝,由於不少田塊已經超出了高安市的範圍,種田成本過大,今年壓縮了規模,推行精細化耕種。“我們目前有8個田塊管理員,承包管理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達1100畝。”丁旦說,公司規定保底產量,超出的部分利潤管理員與公司按比例分成。

江西90後種糧人丁旦:把獎金和機會給到農民 用心做好米

機械收割水稻(資料圖)

2019年超出部分利潤是五五對半開,今年又提高了管理員的分成,管理員分六成,公司僅得四成。“我們把利潤最大程度給到農民,公司分得的4成利潤要用於承擔運營成本、管理成本、財務成本等必要的開支。”在丁旦看來,種植水稻就要把利潤和機會最大程度給到農民,他們才會甩開膀子幹,因為他們不再是打工者,他們是在為自己創造利潤和價值。

江西90後種糧人丁旦:把獎金和機會給到農民 用心做好米

丁旦在介紹盛發糧油的大米品牌

既然水稻種植不賺錢,那麼盛發糧油的贏利點在哪裡呢?“我們有自己的加工廠、有自己的大米品牌(金特萊、荷悅、米州貢),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對基地的精細化標準化管理,讓我們基地的稻穀保持穩定,保證大米的優良品質,做大做強我們的大米品牌。”丁旦直言道。

江西90後種糧人丁旦:把獎金和機會給到農民 用心做好米

盛發糧油“金特萊”品牌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高安市盛發糧油有限公司自2007年5月成立以來,經歷了從通過糧販子收購稻穀、和種糧戶簽訂收購訂單,到自己流轉田地進行規模化種植的過程。“最早收稻穀加工出來的米,品質是不好把控的。我們有了自己的水稻基地,就能很好地把控品質了。”丁旦說,公司從事水稻種植加工十餘年,為的就是產一碗好米。

丁旦說,自己小時候就是在高安市石腦鎮長大的,雖然沒下過田地,但是隨著後面父母開辦盛發糧油公司,他對農業的瞭解也有所增進。懷著一份對農業的獨特情懷,丁旦從國外留學歸來後,在上海從事過一段文案策劃工作,便毅然回到家鄉高安,成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莊稼人。

丁旦直言,農業屬於高投入、低迴報、長週期的行業,隨著智慧農業的發展和推進,農業戰線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充實進來。“但我們會發現年輕人搞農業的還是不多。”丁旦說,對於盛發糧油來說,面臨的很大挑戰便是人才的缺乏,我們購買了農業全過程的機械化設備,但能熟練操作這些農機的人才還較少。

“從事農業還是需要一點情懷的。我一直覺得農業是一個蠻有意思的行業。”丁旦說,他在從事水稻規模化標準化種植的同時,也在嘗試稻蔬共作等稻田綜合種養模式。

2018年開始,為了充分利用土地,丁旦就帶領村民進行了稻蔬共作的嘗試,在收割水稻後種植了豇豆、辣椒等蔬菜,效益蠻可觀,2018年當年稻蔬共作的田塊平均畝產值過萬元。

2020年,丁旦將嘗試稻蝦共作,已經選定了田塊,下半年進行改造後,明年就能投產。

江西90後種糧人丁旦:把獎金和機會給到農民 用心做好米

高安市盛發糧油有限公司辦公樓

“十餘年的堅持,只為一碗好米!”丁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父母創建盛發糧油的初心。目前,丁旦申請註冊的“荷悅”牌大米,因品質優、口感好而暢銷市場。2019年,丁旦先後榮獲“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西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江西省糧食生產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展望未來,丁旦表示,將和全體員工一起接續努力,把盛發糧油打造成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讓更多的人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高安大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