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瘦馬”鹽商身上的原罪

揚州瘦馬的產生與兩淮鹽商密切相關!

何為瘦馬?其實是對一種女性帶有侮辱的代名詞。

首先人販子對女性的人格進行任意的摧殘和蹂躪,使之從形象到性格柔弱如馬匹一般,最後成為供有錢人尋歡作樂、滿足變態心理需求的玩物。

女性被要求:一方面柔弱,另一方面順從。以馬匹為形象,即為乾瘦柔弱、無條件屈從。這就是揚州瘦馬最為直觀的形象。

女德班培訓的本身行為是“三從四德、三綱五常”,內在就是“瘦馬”。(試想傳統文化、思想都模糊的今天,這些行為背後哪裡有這些東東西西啊!)但是,古代“揚州瘦馬”的培養也沒有假借傳統美德,而現在的女德班培養確實以傳統美德為標榜。在法律法規不健全的今天,道德代替法律踐行正義、公義,無論程序還是實體正義都可能被違法的偽道德、偽合法所掩飾。


“揚州瘦馬”鹽商身上的原罪

揚州鹽商劇照

成年人的視野中沒有對錯,只有利害關係!只要有利害關係,這種事情無論合法還是不合法,灰色還是光明,一直存在的!

現在就說一種合法現象吧!

寵物。無論喜愛寵物的人如何說,把寵物轉換成滿足自己心理的狀態,這難道是一種人道行為嗎?既然存在人類的道德,那動物自己的道德存在麼?以人類的道德、意識塑造動物,那麼人類怎麼質疑加之於同類相同的“行為”呢?

成人的世界裡只有對錯,沒有利害關係!揚州瘦馬的培養和女德班的培養都是滿足富人的變態心理需求。

策劃和組織這門生意,從商業人的本心出發,這已經沒有對錯,只有利與害了。

而這門生意的服務對象難道不是和寵物主人本質上一樣的嗎?動物只有生命權、沒有人格權、只有主人的感情和財產權。而主人的感情對動物來說,只有依賴於否,而沒有處於動物和處於寵物之後的其他影響。

好啦,以上就是作者對揚州瘦馬的感受與評價,以及對現代社會一些現象的感覺,下面對揚州瘦馬的真實處境進行歷史的探究。

首先,為什麼有揚州這樣一個地域性的前綴?

以前讀過國富論,上面說:中世紀的國王、領主,由於沒有自己的官吏直接徵稅,只能在自己的領地上走到哪裡吃到哪裡?大量的剩餘只能用宴飲賓客,做消費用了!

這和揚州地區有很多鹽商聚集差不多意思!這些富商利用國家對鹽業的壟斷,獲得了大量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只能用來享受與消費。揚州城當時就他們這類人能夠充分享受城市生活,其他的人都是為他們提供服務的,這就是中國古代商業城市的本質!


“揚州瘦馬”鹽商身上的原罪

揚州鹽商生活場景

其次,揚州瘦馬在史書中是怎樣描述的?

清代丁耀亢在《續金瓶梅》一書中對“瘦馬”有過描述。一等資質的女孩:將被教授“彈琴吹簫,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細的化妝技巧和形體訓練。

二等資質的女孩,也能識些字、彈點曲,但主要則是被培養成財會人才,懂得記賬管事,以便輔助商人,成為一個好助理。

三等資質的女孩則不讓識字,只是習些女紅、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爐食、擺果品、各有手藝”,被培養成合格的主婦。

往往一個行為從表面理解總是“美好”的,但是,初衷和目的或者是結果會擊破人們一點點幻想。“揚州瘦馬”的嚴苛的鑑定標準:最為客商看重的就是對於瘦馬的小腳的評判,這有著一套極詳細的辦法,並且人們還為此制定出了“瘦、小、尖、彎、香、軟、正”等七條標準。

可想而知,人販子對“商人”,一方面“極致”的追求,另一方面“殘酷”的認知。


“揚州瘦馬”鹽商身上的原罪

揚州鹽商劇照

最後,揚州“瘦馬”的下場。

“瘦馬”大多是貧苦人家的孩子,幼時被人買去。等待她們就是漫長、集中營式的魔鬼訓練期生活。“瘦馬”的瘦,既有天生體弱的原因,也是被刻意“餓”出來的意思。因此,“瘦馬”被分為三六九等。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好的歸宿。最後,有些被挑剩下的“瘦馬”不得不被送入煙花柳巷、秦淮河畔。而那些“有幸”被官宦、富商、貴公子納為小妾的,也不見得就過得上美滿的生活。

這裡有些想法:從前看一本虛構的歷史小說叫《亭長小武》。其中不斷強調甚至作者本人都有些歇斯底里:“法”要平!也就是社會動盪根源在於“執法不平”。在書中,無論漢武帝還是各級官員處理任何案件時,對法條異常熟悉、脫口而出。整本書雖然以悲劇結尾(那也是主人公及武帝個人的悲劇),但是武帝之後,西漢社會又開始興隆。所以,每個社會都有自己不同的司法環境,司法環境決定“善、惡、美、醜”被社會所接納的程度。鹽商——揚州瘦馬——人口買賣,那個社會多罪惡、多麼原罪啊!

題目我提到了鹽商的原因何在?

古代社會有徽商、晉商等等從事各行各業,聚集揚州的兩淮鹽商最為惡劣。鹽商壟斷了全國食鹽流通的全過程,肆意壓低買價,抬高賣價,剝削灶戶和消費者,獲取鉅額的商業壟斷利潤。他們大多生活奢侈,尤以揚州的兩淮鹽商為甚。

民國時,一文化名人曾於報紙上撰文:揚州什麼“小三”,好像出產“小三”之類的話,惹怒了當地的人。無論黑道還是名人都要找他打官司。可能當時大家的認知,就有這種行業的影響吧!


“揚州瘦馬”鹽商身上的原罪

揚州鹽商劇照

揚州城,明清時大部分地域都是鹽商的園林。紀錄片“鹽商”中提到當時所有城市設施都是為“鹽商”的生活而設定的。如果沒有鹽商的聚集,很可能就沒有揚州城!

比如,一個雞蛋好幾兩銀子,貴在哪裡?下蛋的雞使用各種“名貴的中藥材”餵養。大部分就是這種“極致、殘酷的”商業認知。“揚州瘦馬”有一定的傳統,但是“得名於揚州”,與揚州鹽商關係密切。

為什麼“揚州瘦馬”鹽商身上的原罪?

是因為這在當時是合法的!現在是違法的!呼籲對“女德班”要審慎看待,對動物雖然我們限制它們範圍,但是不能限制它們的“自由與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