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說】上海腎臟周:慢性腎臟病患者降壓要注意哪些關鍵問題


【健康說】上海腎臟周:慢性腎臟病患者降壓要注意哪些關鍵問題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中約80%-85%的患者存在高血壓。高血壓的有效控制不僅可延緩CKD的進展,同時可以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除了堅持限鹽飲食(每日攝入1500-2000mg鈉,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 6 克為宜),調整生活方式等(禁菸限酒和加強體育鍛煉),CKD患者降壓治療中還需要關注下面幾個關鍵問題。

1.何時開始降壓藥物治療:高血壓通常不會引起症狀。不可等出現頭暈、嘔吐等不適時才開始降壓治療。即使是僅存在輕度高血壓的CKD患者,進行治療也很重要,以防止進行性腎功能丟失和心血管疾病。對於CKD患者,診室外測量血壓(平均家庭測量值或白天動態血壓)≥130/80mmHg,或診室內血壓平均≥140/90mmHg,可開始藥物治療。

2.降壓藥物的選擇:對於合併蛋白尿的CKD患者,推薦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作為高血壓的一線治療藥物。但對它們常見的副作用(血肌酐急性升高和高鉀血癥)要引起重視。此外,妊娠女性禁用ACEI和ARB。對於有水腫的CKD患者,建議給予利尿劑治療。對血壓≥160/100mmHg、高於目標血壓20/10mmHg的高危患者、或單藥治療未達標的高血壓患者應進行聯合降壓治療,包括自由聯合或單片複方製劑。對血壓≥140/90mmHg的患者,也可給予起始聯合治療。此外,儘可能選擇長效降壓藥物,使血壓24小時內穩定於目標範圍,以減少血壓波動,並注意藥物對糖代謝、脂代謝及嘌呤代謝的影響。

3.血壓目標值:一般來說,對於合併蛋白尿的CKD患者,推薦的血壓目標值為<130/80 mmHg;無蛋白尿患者,血壓應<140/90 mmHg。同時應根據患者年齡、共存疾病、是否存在基礎心血管疾病、腎病進展風險以及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情況等因素,個體化制定血壓目標值。


供稿:

  • 上海市醫學會腎臟病專科分會
  • 上海市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
  • 陳 瑜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腎內科
  • 牛建英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腎內科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 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 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 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