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日记.南山经1.3


《山海经》日记.南山经1.3/蝮虺丨双头水怪


猿翼之山,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虺,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蝮虺为何物?查询资料,有关蝮与虺有如下记述:

1.蝮虺,郭璞注为:蝮虫,色如绶文,鼻上有针,色如绶文,鼻上有针,大者百馀斤,一名反鼻。

《山海经》日记.南山经1.3/蝮虺丨双头水怪


2.蝮xià

【蚣蝮】(bā xià)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是龙生的九子之一,形似鱼非鱼,好水,又名避水兽。

《山海经》日记.南山经1.3/蝮虺丨双头水怪


3.虺

虺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种毒蛇,常在水中。

“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出自南朝时期著作《述异记》。

《山海经》日记.南山经1.3/蝮虺丨双头水怪


4.虺尵(huī tuí):疲劳生病(多用于马)。也作虺隤。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诗·周南·卷耳》

5.蜥蜴

胡为虺蜴。――《诗·小雅·正月》。陆疏:“一名蝾螈,水蜴也。或谓之号蟪,或谓之蛇医。”

《山海经》日记.南山经1.3/蝮虺丨双头水怪


6.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相龁也。遂相杀,因自杀。——《韩非子》

《山海经》日记.南山经1.3/蝮虺丨双头水怪


7.毒蛇,俗称土虺蛇,大毒蛇。泛指蛇类。虺,蛇属,细颈大头,色如绶文,大者长七八尺。

《山海经》日记.南山经1.3/蝮虺丨双头水怪


8.雄虺九首。――《楚辞·天问》

《山海经》日记.南山经1.3/蝮虺丨双头水怪


9.《诗·小雅》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10.《尔雅·释鱼》蝮虺。

11.人名。《书·仲虺之诰疏》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

《山海经》日记.南山经1.3/蝮虺丨双头水怪


12.《博雅》虺虺,声也。《诗·邶风》虺虺其雷。《传》暴若震雷之声虺虺然。

《山海经》日记.南山经1.3/蝮虺丨双头水怪


复,甲骨文呈双头之相,形质往来的意思。

结合原文,多强调怪,异两字,故蝮虺,应为《述异记》所记载的双头水蛇,或龙之九子蚣蝮。

《诗·邶风》虺虺其雷。

《传》暴若震雷之声虺虺然,显然也是天地雷暴闪电之时,天地电光相接的双头之相。

《山海经》日记.南山经1.3/蝮虺丨双头水怪

蝮虺,应为一种水中的双头水怪,

这也是猿翼之山的形状。

《山海经》日记.南山经1.3/蝮虺丨双头水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