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復甦中搶佔先機,蘇州打造“姑蘇八點半”夜經濟品牌

3月23日,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用一天的時間深入老城姑蘇區調研當地夜間經濟,“逛”了當地有名的旅遊商圈、老街和集市,隨後還專門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姑蘇八點半”夜間經濟工作推進情況彙報。

“夜間經濟”,這幾年多地都在提,也被認為是衡量一座城市生活質量、消費水平、開放度、活躍度及經濟與文化發展活力的重要指標。夜間經濟對於延長日間經濟活動、發掘釋放城市新的消費空間有重要作用。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國內知名旅遊城市,蘇州此番再提“夜間經濟”,另有另一番緣由。“把受疫情影響而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與此同時,也帶動文旅產業的逐步復甦。”蘇州宣傳部門相關人士告訴澎湃新聞。

“目前還只是(江蘇)省內旅遊有所放鬆,我們預計四月中旬會舉行一個旅遊行業的復工儀式。”蘇州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

對此,蘇州還對外打出了“姑蘇八點半”的夜間經濟品牌,並於近日召開了夜經濟及“姑蘇八點半”籌備工作調度會。

“姑蘇”既是蘇州的核心老城區,也是外界對蘇州的另稱,是蘇州一張有代表性的名片。

“全力把‘姑蘇八點半’打造成為具有爆發力、創新力的夜間經濟品牌,在促進消費回補和全域旅遊發展上發揮出強大的示範引領作用。”藍紹敏表示。

據蘇州宣傳部相關人士透露,打造“姑蘇八點半”的夜間經濟品牌,這一創意是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在疫情期間提出的。

在此要求下,姑蘇區、市各部門和相關板塊正著手定製方案,合力要將“姑蘇八點半”的特色張揚、顯現出來。“涉及大多數部門,城管、交通、公安這些都是其中重要環節。可以說舉全市之力。”上述人士稱。

藍紹敏提出,要各部門做好旅遊策劃的文章,以營銷的思路,讓蘇州夜show、夜遊、夜食、夜購、夜娛、夜宿有機結合起來,明確具體節點、具體線路,找出爆發點、創新點。

同時抓緊制定政策細則,出臺消費激勵措施、完善公共交通配套、解決古城區停車難、建立更加包容審慎的監管制度等問題上,拿出更多切實可行的具體解決方案。

並把“姑蘇八點半”打造成為線上線下互動、姑蘇蘇州聯動的夜間經濟品牌,充分調動廣大市場主體的積極性,與全市優質旅遊資源有機銜接起來,提高蘇州旅遊的“深度”,帶動全域旅遊發展。

“夜經濟靠的是當地居民消費和遊客消費,雖然在疫情尚沒有完全結束的當下,發動遊客積極消費還有困難,但蘇州此舉不失為未雨綢繆、以備在消費復甦過程中搶佔先機。”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對澎湃新聞稱。

他說,現在各地都在防疫與復工之間“走鋼絲”,文旅產業因會帶來更大密度的人口聚集,所以相對復工風險大,且其緊迫性也不及製造業等行業,因此各地現在還在調試過程中。

劉思敏認為,近些年來蘇州夜間經濟處於“不溫不火”的階段,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如上海新天地、外灘、北京的簋街與三里屯、成都的寬窄巷子等知名夜經濟產品和品牌。但蘇州無論是經濟基礎、地緣優勢還是文旅資源優勢,都在全國都列前茅,有發展好夜間經濟的優勢,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