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萬元額度秒變7500元!多家銀行被訴信用卡無徵兆降額

“我剛還完信用卡,下一分鐘額度就從3.8萬元降至7500元。”說起近期的遭遇,周暉(化名)還是憤憤不平。他發起投訴要求恢復額度,10天(自然日)後依然沒有解決。

這並不是孤例。據不完全統計,僅在黑貓投訴一家平臺上,今年2月至今,已有數百位持卡人反映信用卡被無徵兆降額。統計了前200條信息,發現投訴集中在浦發、中信、平安三家銀行。

對此,三家銀行均表示,降額與疫情期無關,是持卡人自身用卡問題導致的,比如在他行有逾期或頻繁在房地產等商戶交易,會有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嫌疑。

多行亦表示,額度調整由系統實時判定。業內人士認為,信用卡被降額大概率是持卡人用卡不規範所致,不排除被“誤傷”的可能。

此外,部分銀行前期髮卡激進,壞賬上升,或也是收縮額度的一個原因。

3.8萬元額度秒變7500元

浦發、中信、平安等行數百位持卡人反映疫情期間被降額

周暉3月13日在黑貓投訴平臺稱,用浦發信用卡超過一年,賬單每個月按時還,從沒有過最低還款。疫情期間賬單3.6萬元,還款後在沒有短信或電話通知的情況下,額度從3.8萬元直降到7500元。

3月16日,他補充稱,“平常浦發銀行工作人員打電話邀請辦理分期或者萬用金等業務,說和銀行加深合作關係,以後有需要了銀行也會幫助我們的。現在因為疫情,資金上也有困難,銀行卻只以‘綜合評分不足’(為由)直接降額,甚至沒有給用戶一點知情權。”

記者3月22日聯繫到周暉時,他和銀行間的協商仍沒有結果。“銀行打來過一次電話,解釋說是我的卡綜合評分不足,暫時不能提,最少要等6個月以後才解決。”

他對此表示不解,自己並非每個月賬單都有3.6萬元這麼高,這次是因為春節前置備年貨,外加買了1萬多元的建材材料。周暉說道,自己從事的工作和建材業有關,但以往買材料很少用信用卡,因為通常都付不了,交易會受限。他習慣用儲蓄卡的資金結算,信用卡在商場消費時使用居多。

降額對周暉用卡產生較大影響。“現在疫情期間工資沒進賬,資金本來就緊張,我希望銀行能儘快恢復額度。”

與周暉的遭遇相似,很多人的信用卡都出現過被降額的情況。劉雨(化名)也是浦發銀行的信用卡用戶,他2月初在黑貓平臺投訴稱,“由於在疫情期間沒有穩定收入,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在未提早通知的情況下突然降額3萬元,嚴重影響本人資金週轉。本人已使用浦發銀行信用卡超過5年,一直未有失信行為,均正常使用全額還款,望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恢復正常額度。”據平臺顯示,1天后,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回覆,已與投訴人達成一致。

稱自己遭遇了無辜降額的還有李月(化名),“疫情期間,響應國家號召不能開店上班,可是中信信用卡卻給降額了,使用六年,信用良好,從3.34萬元直接降到1.02萬元,而且是剛還進去就給降額了,這是雪上加霜!要求中信信用卡給予恢復額度。”該投訴發起約1小時後,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客服回覆稱,客戶問題已轉接跟進,請知悉。

也有一些投訴在一週後仍未顯示被解決。郭琦(化名)3月13日投訴稱,將平安銀行信用卡欠款還了後秒收到降額通知,額度從1萬元降成3000元,之前沒有收到任何通知消息。“本人從激活該信用卡後按時還款,沒有一次逾期還款,經常還是提前還款, 好歹也提前告知。要求平安銀行信用卡恢復額度。”目前該投訴進度顯示仍為“商家處理中”。

銀行回應:降額與疫情無關

系統自動審核用戶還款、消費商戶類型等 在他行有逾期亦影響綜合評分

針對上述投訴,記者分別致電浦發、中信、平安三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瞭解情況。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員介紹,該行信用卡的額度調整,是系統根據用戶以往用卡、還款情況和徵信狀況等進行綜合評估,如果綜合評分不足,系統就會對卡片額度進行相應調整,和疫情期間用戶收入多寡無關,用卡頻率偏低也“不一定”會影響額度。

降額後還可恢復。該客服人員稱,建議用戶保持多元化消費,比如在商場、超市、餐飲、娛樂等日常生活場景中儘可能多用,同時保持良好還款,不要出現逾期。對於調整頻率,該客服人員表示,系統會根據上述幾個參數隨時自動審核,達到標準就自動降了。

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員稱,該行也是由系統24小時實時監控測評,會根據持卡消費、還款情況、資信等綜合評估,一旦綜合評分不足或有風險,系統會自動採取風險管控措施,可能會降額或停卡。對於滿足了幾個參數,評分是否會實時上升並恢復額度,其表示“不能確定”。

因為個人徵信信息在央行和銀行間聯網可查,浦發銀行信用卡客服中心人士還提到,如果查到用戶在他行有逾期,也可能會影響用戶卡片綜合評分,進而被降額。

該人士還詳解了用卡不規範的情形,其中包括用於買房、投資股票等。“信用卡領用協議中明確說明,信用卡只能用於個人的一些日常交易,不能用投資、生產、經營或者批發類的交易。商戶都有行業代碼,如果客戶自己家裝修,偶爾一兩個月這類商戶消費,我們可以理解,但如果連續這樣消費,我們就會給用戶發短信提示,還沒有改正的話,銀行就可能會適當降低部分額度。”該人士強調,銀行會通過短信等方式對用戶進行用卡教育,有些用戶或沒有留意。

對於降額後用戶提出恢復額度的訴求,該人士進一步稱,用戶如果反饋,銀行會讓對方提供幾筆疑似異常交易的憑證,然後反饋到後臺,審核通過的話,用戶可再嘗試申請恢復額度。該人士稱,用卡不規範、整體負債高、徵信有“汙點”等都可能導致用戶卡片綜合評分下降,每個客戶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業內分析:銀行有權利調整用戶升降額度

降額多由不規範用卡導致,“誤傷”概率偏小

銀行通過系統綜合評分給用戶降額是否合理?會不會有“誤傷”可能?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表示,銀行有權利調整用戶額度,包括增加和減少。如果信用卡資金有確切跡象是流入樓市、股市、資金盤、理財等,可以判斷是違規,銀行對應可採取降額甚至封卡處理。反過來想,有用戶在618、雙11等節點信用卡會被臨時提額,也是和過去一段時間用卡頻率、額度、場景、資金流向等有關。

事實上,個人信用卡不得用於購房、投資等已不是新規。監管早在2012年《中國銀監會關於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就明確,商業銀行個人信用卡不得用於生產經營、投資等非消費領域,也不能用於幫助他人或企業貸款等。

2019年8月,北京銀保監局下發《關於加強銀行卡風險防控的監管意見》,要求轄內商業銀行應加強對信用卡大額透支和現金分期業務的資金流向監控。建行、農行、興業、招商、平安、光大等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發佈公告,明確對房地產類商戶刷卡的限制,其中涉及購房、中介、租房、物業等多項業務。

在信用卡資深研究人士看來,降額是否合理,應從用戶使用習慣和銀行風控規則判斷,正常消費很少被降額,存在誤傷的可能性,假設一個用戶群體(如武漢地區持卡人)普遍被降額,那就是不合理的。

3.8萬元額度秒變7500元!多家銀行被訴信用卡無徵兆降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