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滯留紐約女兒的一封信!

寫給滯留紐約女兒的一封信!

從你18歲拎著兩個皮箱獨自到紐約上大學那一天開始,爸爸一直在心裡告訴自己你已經長大了,我不再是你摔倒時的那根柺棍,更像是一位相識很久的老朋友。你可以滿懷激情地去獨闖天涯,當你高興的時候我會在遠遠的地方看著你,當你心情不好時我跟媽媽會商量如何去安慰你,當你累了時可以隨時回家,爸爸媽媽就是你永遠的家。

爸爸知道你會像燕子一樣隨時離開父母的巢穴行走天下,總是希望你擁有一雙搏擊風暴的強壯翅膀,學會去面對生活的起伏和風浪。爸爸知道江湖很兇險,但也相信可以做到笑傲江湖;職場樸素迷離,但也可以做到悄然破局;疫情很殘酷,但也可以做到百毒不侵。爸爸不希望你太難為自己,只是想讓你知道這個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爸爸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保護你一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醒你存在的風險,但困難還是需要你自己去面對和克服。

今年春節中國疫情爆發時,我們曾經為你在紐約躲過疫情而慶幸,而這個世界連在一起,在天災面前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當你打電話來說紐約公寓隔壁樓中已有2例感染者時,我沒有給你明確的選擇建議,我相信經過這幾年的歷練,你可以獨立做出自己的選擇。在國內疫情隔離的奶奶打電話過來特意叮囑,如果你想從紐約回歐洲或回國,讓我不要阻止你,我跟奶奶的想法完全一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極限心理承受能力,你可以隨時回家。面對疫情,我能為你做的事情並不多,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護好媽媽和我自己,提醒你防範一些潛在風險。

看到你列出的預防措施,我對你充滿信心。這次疫情是一場持久戰,除了做好避免接觸病毒的基本防護,且擁有強健的體魄和免疫力外,還要面對另外一場更大的挑戰-精神免疫力,避免在較長的自我隔離期間出現浮躁和焦慮情緒。

寫給滯留紐約女兒的一封信!

每個人的生活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最重要的是要讓疫情對自己的生活產生最小的衝擊。在保證充足的營養食品供應情況下,要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要做到這一點非常有挑戰性。首先要想一想這次疫情中你最關心和擔心的人和事,儘自己最大能力去做好應對準備,同時想象一下什麼情況會超出自己的能力和控制,讓最壞的情景在自己的腦海中浮現一下,接下來就是有意調整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

一、有意識控制自己的信息源

持續不斷和突然發生的信息會讓人感到擔憂,因此要避免觀看、閱讀可能會使自己感到過分焦慮或困擾的信息。但在疫情期間掌握必要的信息也是必須的,這樣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建議在有選擇的特定時間和特定渠道尋求信息更新,一天一兩次足矣。除了看看《紐約頭條》和當地疫情官方網站,再跟群裡的朋友聊聊天,建議剩下的時間就是上網課、讀書、寫點文章和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

二、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宅在家中很容易放縱自己,引起生物鐘紊亂而影響身體健康。隔離期間一定要列好自己的學習和休息計劃,通過有規律的生活讓心情恢復平靜。運動不僅僅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也可以調整心情,可以在室內原地高抬腿跑步或者做做瑜伽,從而緩解大腦疲勞和情緒困擾。如果學習累了,心情煩躁,就深呼吸,做些伸展運動或冥想。總之,要飲食健康,定期運動,並保證充足的睡眠,要避免飲酒和嘗試其它不良生活習慣。

寫給滯留紐約女兒的一封信!

三、花一些時間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讓自己放鬆。

過多地憂慮未來並不能解決問題,要專注於當下,讓自己處於一種平靜輕鬆的狀態。很多人選擇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品品茶,做一些正念冥想,對於緩解情緒困擾非常有益處。我傾向於你選擇自己的一個愛好,譬如做做飯,拍拍視頻,研究一下咖啡,在水中種洋蔥,整理一下房間,或者做一個手工。今天我和媽媽在院子裡種了香菜,並根據網上的介紹做了一個生態瓶。在網上發現了一個克服焦慮和擔憂的“蘋果APPLE”模型,也分享給你:

Acknowledge:從心理上感知和接受目前紐約的疫情發展狀況。

Pause:不要再像疫情開始時那樣害怕和擔憂,靜下心來,就像你自己說的一樣,病毒沒有長翅膀,只要做好隔離和洗手,你會很安全,中國的成功抗疫經驗也證明了這一點。

Pull back: 告訴自己擔憂和焦慮只是一種感覺和想法,它不代表事實。疫情的升級和消亡都需要一些時間,相信政府會採取必要的措施,沒有必要擔心。醫院一線醫生和護士的付出和犧牲是最大的,我們不要給她們添亂。

Let go: 放開思想和自己的感覺,相信世界的不確定性是常態,一切都會像風和雲一樣飄走,不必過分去關注它們。

Explore:關注當下,把自己的感覺放在身邊的事物之上,體會自己的呼吸和感覺,這就是正念修煉狀態。

四、保持與他人聯繫。

照顧好自己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情緒穩定,心情愉快才能有清晰的頭腦面對外面世界的不確定性。想一想你應該關心的人,去給她們報個平安,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經驗,這會讓他們減少擔憂。也可以加入一些社群,與自己信任的人談論一下你的擔憂和感受,緩解一下自己的情緒,同時為別人提供一些幫助。今天我在群裡看到同學的兒子從費城開車到機場送他的朋友回國,就順便發了一條關心的信息,隨後同學就問你是否需要口罩,他們可以幫你郵寄一些,我感覺內心很溫暖,對你的擔憂也減少了幾分。美國的同事也發來信息,問你是否需要幫助,幾句話,但都給我們很大的心理支持。跟他人保持聯繫很重要,不僅僅是為了你自己,也會讓這些愛你的人不再過分擔憂。

寫給滯留紐約女兒的一封信!

每次視頻聊天結束時我們都會告訴你注意安全,要保持好心情。我們知道這些百說不厭的陳詞濫調可能一點用也沒有,因為心情像雲一樣飄來飄去,很難控制。只有找到生活的意義,才能坦然面對生活的挫折。以前聽過一場TED演講:人生意義就像一座大廈,需要四大支柱:歸屬感人生目的超級體驗

講自己的故事

就拿這此疫情來說,這是一場全人類與病毒的戰爭,社會需要分割成一些獨立作戰的小團體,才能取得抗疫勝利,每個人需要找到和加入這些團體,並貢獻自己的價值和力量,譬如說寫點有助於他人的文章,或者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一種歸屬感;

人生活一世,總希望自己強大,做最好的自己,這就是我們的終極生活目的。

疫情是你不可抗拒的鍛鍊機會,正是這種磨鍊讓自己長大,學會應對不確定性的本領。停止抱怨和擔心,睜大眼睛看看每個國家都在面臨什麼選擇,做出了什麼樣的決策。想想你最在乎的人,你最想做的事,靜下心來,做一次冥想。

經歷就是一種人生財富,記錄自己真實所感所受,這就是你自己值得驕傲的故事,這也是你遇事不驚的資本。不要錯過讓自己感到驕傲的機會,也許你不會成為流芳百世的英雄,但至少可以做一個不被自己唾棄的普通人。

爸爸從春節到現在一直在歐洲的公司組織抗疫,對贏得疫情勝利充滿信心。“時代的一粒塵,落在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我相信你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爸爸為你能做的事情很少,但我相信你有能力應對現在的局面,無論何時何地爸爸媽媽會一直在你的身後支持你。

Build your own dreams, or someone else will hire you to build theirs. 為你自己的夢想奮鬥,否則你就得給別人打工建造他們的夢想了。

寫給滯留紐約女兒的一封信!

每天進步一點點,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從優秀走向卓越!白天謀生、夜晚發展!

寫給滯留紐約女兒的一封信!

兒行千里母擔憂,風雨無常恐不休。加被添衣須自料,莫教牽念夢多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