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醫療到底多發達:全民免費醫療 醫療水平堪比最發達國家


古巴醫療到底多發達:全民免費醫療 醫療水平堪比最發達國家


名古巴小男孩在接受診療。

《人民日報》曾利用其分佈廣泛的海外記者站調查了世界上70多個國家,調查各國的免費醫療制度。令人意外的是,他們發現全世界只有古巴一個國家實行了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免費醫療。在古巴,任何國民在看病時均無需繳納任何掛號費、醫藥費、手術費等各種費用。為什麼美國、歐洲等發達經濟體都無法實現的免費醫療,卻在古巴這樣一箇中低收入國家奇蹟般實現了?

由於實行了全民免費醫療的制度,古巴的國民健康狀況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2007年古巴男女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78歲和80歲,新生兒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5‰、6‰和7‰,各項指標均達到最發達國家的水平。

更有說服力的比較是,古巴的這一系列公共健康數據全部優於當今世界頭號強國美國。2007年,美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是77.99歲,比古巴低0.27歲;新生嬰兒死亡率為6‰,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7.6‰,均高於古巴。以家庭醫生製為例,古巴是世界上人均家庭醫生最多的國家,但古巴並沒有就此止步。

古巴全民公費醫療體制的神話,更令美國人羨慕的是其用低成本取得了高效率。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古巴的人均醫療支出成本卻還不到美國的1/20。而直到最近,美國總統奧巴馬還在為其全民醫保計劃與共和黨苦苦爭鬥。古巴在社會財富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建立起這套覆蓋100%國民的公費醫療體制,都有哪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古巴的這套全民免費醫療制度是否可以複製到其他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從不少發展中國家的長期實踐角度看,還是從專家的理性分析角度看,古巴全民免費醫療的模式恐怕難以複製。


【醫療現狀】

醫療水平堪比最發達國家

對於普通的古巴民眾而言,他們更願意把今天醫改的成功視為古巴社會主義建設最偉大的奇蹟。

1959年卡斯特羅領導的革命勝利前,古巴整個國家衛生資源的分配極不平衡,廣大農村缺醫少藥,只佔全國人口22%的首都哈瓦那集中了全國60%的醫生和80%的病床,而廣大農村只有一所醫院,政府的醫療覆蓋面僅佔農村人口的8%。革命勝利後初期,醫療改革迫在眉睫。然而,這時卻有大批的醫生外逃,致使原有的困難雪上加霜。革命勝利前夕,全國有醫生6300多人,而到1963年減少了一半。1960年起,美國對古巴實行禁運,古巴傳統的醫藥和醫療設備供應來源中斷。

在這種形勢下,古巴的衛生和健康指標下降,一些傳染病出現反彈。同時,人口的快速增長更加重了問題的嚴重性,古巴的醫療衛生事業陷入困境。

面對這種困境,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政府大力發展公共醫療,努力培養醫護人員,使全國人均醫生數量位居世界前列。古巴政府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9%以上的資金用於生產醫療設備、器械和藥品。在醫藥高新技術開發方面,古巴也達到較高水平。而針對器官移植和一些疑難病症的治療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看病住院吃飯全免費

目前,三級醫療體制已覆蓋整個古巴。一般市(縣)以下的小醫院和綜合診所為初級醫療網,各省會和重要城市的中心醫院為二級醫療網,首都的全國性醫院屬三級醫療網。作為古巴免費醫療的基礎,“社區醫療模式”在古巴逐步完善。

根據這種模式,一個家庭醫生接受指派,到一個指定的社區負責照料120個家庭。在通常情況下,病人首先去找這名指定的家庭醫生。通常情況下,感冒發燒之類的小病,古巴人都是在社區醫院治療。只有在需要的情況下,他們才被自己的家庭醫生指引去第二級醫院或者第三級醫院接受專門治療。

由於大部分病人在前兩級醫療機構已經分流和治癒,無需到大醫院治療,因此古巴的大醫院從來不會出現中國醫院人頭湧動的景象,病房中甚至經常都有些床位是空的。候診大廳整潔安靜,候診病人不多,也不用掛號,直接去接待處即可。

由於古巴實行的是真正的免費醫療,因此醫院裡也沒有在中國醫院裡常見的劃價處和收費處。在古巴的醫院,小到檢查視力,大到核磁共振、超聲波等,都是免費的。如需住院治療,不僅治療費、手術費和藥費不用出,而且病床和飲食也是免費的。醫院還根據病人的特殊情況準備了專門的飯菜,家屬陪住也有休息的地方。不過在古巴,外國人看病和本國人看病是嚴格分開的,外國人在古巴看病不能免費。

古巴還實行醫藥分離的制度,醫生對病人進行了一系列檢查後,開好處方。病人並不是在醫院裡拿藥,而是持處方到所在社區的藥店拿藥。古巴人一提到醫生,就覺得很親切:“醫生就像朋友,我們很願意和醫生聊家常。”古巴人沒有給醫生“送紅包”的現象,也沒有“號販子”現象。

古巴醫療到底多發達:全民免費醫療 醫療水平堪比最發達國家


【國際影響】

美國病人偷入古巴

拉美要客治病首選

古巴的醫療水平得到了其頭號敵人美國的承認。早在1982年,美國就在一份報告中承認,古巴的醫療體系不僅超越了其他發展中國家,甚至還可以與很多發達國家一比高下。2009年,甚至有一些美國大學生衝破美國封鎖禁令,到古巴的醫院治病。

多年來古巴國家旅遊與健康公司推動一項計劃,讓遊客到古巴旅遊時得到治療。許多歐洲、拉美和加拿大的病人到古巴旅遊和接受治療。哈瓦那矯形外科醫院的院長坎布拉斯對記者說,他曾經接診過13位外國總統。在美國醫療費用很高,而在古巴對居民100%免費,對外國病人收取的費用不到美國的一半。

古巴也是拉美地區政治家和明星治病的首選之地。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多次前往古巴就醫。醫療外交已成為古巴外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巴有一些大型戒毒中心,治療的效果很好,拉美地區的一些知名人士也到古巴接受戒毒治療,如阿根廷球星馬拉多納。

隨著美國大學學費的上漲,美國的年輕人甚至開始流行去古巴學醫。在美國,學醫的費用極其高昂,一些非洲裔或拉美裔的美國年輕人根本負擔不起學費。而古巴願意為他們提供獎學金和6年免費學醫的機會。他們畢業後,可以回到美國的醫院工作。美國第一位到古巴學醫的學生特蕾莎•托馬斯已經在8年前畢業,如今她在美國一家有名的醫院工作著。她說,如果在美國學醫,她至少要工作20到30年才能還清銀行貸款,而古巴的免費留學使她夢想成真。

輸出醫療換取石油

古巴構建醫療外交

“供過於求”地發展醫療服務給古巴帶來了外貿和外交上的好處。由於有充分的醫務人才資源,古巴能夠“出口醫務”換取它所急需的石油和外匯。目前,古巴已向委內瑞拉派出了2萬名醫生,而委內瑞拉向古巴供應低價石油。

從1959年卡斯特羅革命成功以來,古巴派駐海外的醫務人員已經多達13萬人。今天,3.7萬名古巴醫生和護士專家們分散在全球70多個國家。現在古巴的拉丁美洲醫學院又開始免費接收大批外國學生。“醫務外交”正在幫助古巴重塑國際形象,從“輸出革命”的激進紅色轉變為“輸出醫療”的純潔白色。

古巴還利用“出口醫務”來構建自己獨特的“軟實力”。多年來美國視古巴為死敵,許多緊跟美國的拉丁美洲國家也和古巴關係不好,但自從古巴向它們派出醫生、幫助解決醫療問題之後,不少國家和古巴的關係實現緩和。

此外,古巴還慷慨地為美國提供醫療援助。在美國遭受卡特里娜颶風災害後,古巴計劃派遣100多名醫生前去援助,同時提供醫療物資。儘管布什政府沒有接受這份幫助,但古巴的義舉無疑讓災區的美國人重新審視這個他們眼中的窮國。

【成功原因】

醫療制度化

古巴把提高全體國民的健康水平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提出“讓人人享有健康”的奮鬥目標。

而古巴高效醫療體制的首要“秘方”就在於它的初級醫療制度,尤其是家庭醫生制度。古巴的家庭醫生診所設在社區裡,看病就醫非常方便,家庭醫生還做家訪出診,病人不用出家門就能看病。這種制度大大減少了“小病變大病”的幾率。古巴現有14708家社區醫療站和498家綜合門診部,構成了其初級醫療體系。平時古巴人走幾分鐘就能到診所;家庭醫生還做家訪出診,病人不用出家門就能看病。為了方便服務,古巴的社區診所提供24小時全天服務,病人隨時可以去看病。

重在“預防”

古巴醫療重在預防,低成本實現了高效率。在古巴,患者得了小病,家庭醫生及時就近治療,預防大病的發生。感冒、腹瀉、蟲牙這些常見的小病都在第一時間、第一線得到了治療,花小錢、防大病。家庭醫生還對有潛在患病危險的人群採取嚴密的預防措施,譬如對孕婦和新生嬰兒就有一套系統的防病方法。在婦女懷孕和哺乳期間,家庭醫生或護士每天都要進行家訪,測血壓、查身體、詢問各項情況。古巴遍佈全國的社區醫療點大大減少了“小病變大病”的幾率。由於基層的醫療工作得到充分發展,全社會的醫療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去大醫院的病人少了,政府的醫療費用支出也節省了。

自種草藥

在藥品供應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古巴政府下決心大力發展草藥產業和生物製藥行業。古巴一直未能建立起現代醫藥工業體系,在1989年前,古巴的藥品主要是由當時的蘇聯-東歐國家提供的,此後供應被迫中斷,藥品來源成為一大問題。古巴地處熱帶,島上雨量充沛、植被茂密,地產草藥品種並不少。並在全島建立了169個“草藥治療中心”,目前種植45種常用藥材。此外,古巴在生物行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有能力生產一些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新藥,比如治療肺癌的疫苗、治療糖尿病的新藥等等。

大量培養醫生

古巴大量培養醫生,將醫療服務業成為高科技的“勞動力密集行業”。古巴醫療制度的另一個秘笈是把資源主要投入僱用基礎醫療的醫務人員方面,而不是購置昂貴的藥物和設備。根據世衛組織提供的數據,平均每170個古巴人就有1個醫生,僅次於意大利,是世界上人均擁有醫生第二多的國家。龐大的醫生隊伍建設,再輔助以徹底的接種疫苗計劃,大幅降低了目前依然是加勒比海地區頭號殺手的傳染病感染率。

而且,古巴注重打造一支醫德高尚和醫術精湛的醫務大軍。古巴要求每一名醫生都應具有最高尚的人類感情,提倡和發揚為人民的福利而奉獻的精神。在1960年古巴政府就頒佈法令,規定醫學院校的畢業生必須到農村從醫1年至2年,使他們獲得鍛鍊。

古巴醫療到底多發達:全民免費醫療 醫療水平堪比最發達國家


【存在問題】

經濟負擔沉重、國外“挖牆腳”

古巴的免費醫療建立在其特殊國情上。2010年年底,古巴最新人口統計顯示,全國人口只有1100萬。全國總人口基數小是免費醫療成功的基礎。設想古巴人口擴大10倍、甚至100倍,政府承擔的醫療支出將是一個不能承受的數字。

另外,免費醫療也帶來諸多問題。古巴領導人和一些學者承認,在實施全民免費醫療制度的過程中,存在“浪費、挪用資金和盜竊的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員徐世澄指出,全民免費醫療開支大、浪費大,已成為政府沉重的經濟負擔。2009年12月,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特羅在古巴全國人大一次講話中強調,要根據國家經濟的實際狀況,來調整衛生和教育方面的開支,要在保證醫療和教育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地削減或取消不合理的開支。

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對古巴的封鎖給古巴的經濟和醫療衛生事業造成了許多困難。再加上最近幾年國際金融危機、國際市場上油價和糧價的飆升和所遭遇的嚴重自然災害的影響,古巴的經濟增長緩慢,經濟困難加劇,外匯短缺,難以進口藥品和先進的醫療設備。

流亡海外的古巴人也不斷攻擊古巴的醫療制度。據2007年古巴流亡教授博雷戈揭露,古巴國內藥物和醫療器械極其匱乏,醫療場所的衛生狀況非常惡劣,農村地區的醫院幾乎沒有急救設備,麻醉劑和消毒液儲備近於無,針頭和注射器奇缺以至於要清洗後反覆使用。

此外,古巴的醫療隊伍還面臨國外“挖牆腳”的危險。由於古巴堅持社會主義的平均工資制度,古巴醫生的收入並不像西方國家那樣高。以2008年的數據為例,其平均月工資只有20~25美元,僅僅相當於全國平均工資的1.5倍。很多醫生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另找兼職。由於古巴不允許私立醫院的存在,一些膽大的古巴醫生,甚至會選擇冒險叛逃到美國。

古巴還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60歲以上人口已佔全部人口的17.8%。未來古巴政府的財政負擔將更重。日益脆弱的古巴經濟是否能承受住全民醫保的重壓,值得關注。徐世澄研究員甚至提出“古巴的全民醫保還能堅持多久”的疑問。(李明波)


本文鏈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10225.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