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人生的樹洞

因為疫情在家裡宅了快兩個月,雖然每天吃好、喝好,但內心有時不免會空虛寂寞冷。

這又印證了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當物質需求滿足後,得上升到精神需求。

精神需求該怎麼滿足呢?有人會說看書、看電影、欣賞藝術品、自然風光……當然這些都是可以的。

然而有一種方式既心向神往又直抵人心,就是尋找傾聽者,即尋找人生的樹洞。

古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美好狀態,也有“高山流水”的佳音難求,人生若能得一知己真的是有幸。

尋找人生的樹洞

狐狸對小王子說,

“對我來說,你只是一個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萬小男孩一樣沒有什麼兩樣。

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也只是一隻狐狸,和其他成千上萬的狐狸沒有什麼不同。

但是,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就會彼此需要。

對我來說,你就是我的世界裡獨一無二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你的世界裡的唯一了。

這裡的馴養就是指建立精神聯結,當有一個人願意傾聽你的一切,接納你的一切。

你有什麼開心或不開心的就想第一時間告訴他,你們的精神聯結就這樣建立了。


朋友的樹洞

尋找人生的樹洞

記得小時候,和朋友放學後,手牽手回家,分享辣條,說不完的話。

回到家還會打電話,聊上幾小時。每當聽到電話鈴響,都會像鳥一樣撲騰到電話面前。

我們有一肚子的話想要和對方分享,通過電話線聯結著彼此的喜怒哀樂,成為彼此的樹洞。

長大了點後,身邊的朋友不斷有進入有退出的,因各自的追求而漸行漸遠。

偶爾遇到那些能夠聊到一起去的,就會感到詫異,原來人的靈魂真的是有共振的,相同頻道的人會聯結到一塊去。

依稀記得那個星空下,和那個短髮的女孩坐在長椅上,聊著人生見解;

那天下午和朋友在美食前大聲暢談過去和未來,彼此的真情實感在一口一口的美味中擴散。

雖然這些朋友的面容都模糊在記憶裡了,但那時的訴說的暢快一直存留在心裡,現在想起內心都會湧起一種溫熱的感覺。

青少年期間,人生的樹洞大都在同齡人身上找,如果在家裡和空間距離最近的家人也能擁有這樣的樹洞,真的是太幸運了。


家人的樹洞

尋找人生的樹洞

《請回答1988》這部韓劇,每看一次都會淚目,劇情很簡單,沒有狗血、沒有車禍、沒有討厭的女二號,只有真實生活的演繹,家人之間相處的點滴都足以擊潰你的心理防線,觸動到你最柔軟的地方。

尋找人生的樹洞

寶拉婚禮前給爸爸買了一雙皮鞋,問爸爸鞋合適不,爸爸說剛好。

婚禮上,發現爸爸穿著大了很多,他用紙墊在鞋後跟,把腳往後縮了縮,顯得很拘束,寶拉有些愧疚,泣不成聲。

婚禮和爸爸告別時,寶拉也沒能說出:“爸爸,我愛你,謝謝你。”

雙方偷偷地給彼此塞了一封信,含蓄而隱晦的表達。

兩人看了彼此的信,哭得不能自已。

在那一刻,父女倆成為彼此的樹洞,源源不斷的愛流向彼此,跨躍了最遙遠的鴻溝。

尋找人生的樹洞

還有《小偷家庭》,裡面的成員都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他們在一個貧民窟相依為命。

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幹一些偷雞摸狗的行當,儘管生活艱難,但當他們聯結在一起,向彼此說出各自的心語,這些話語足以支撐他們度過不堪的歲月。

家人們不僅是血緣上有關係的人,如果能夠成為彼此的樹洞,相互傾談,那麼無論生活多麼艱難,心中都會湧現出無窮的力量去克服。


愛情的樹洞

尋找人生的樹洞

如果家人無法提供這樣的樹洞,可以在愛人身上尋找。

如果你的伴侶是你的樹洞,你的靈魂伴侶,那要恭喜你,你找到了一個精神歸宿,你們可以互為樹洞。

前提是你們是真的瞭解對方的,復旦大學陳果老師曾說有的人因為不瞭解而相愛,瞭解了也就不愛了。

方有真知才有真愛,你的樹洞伴侶會包容你的全部。

他看到過你最不堪的一面,虛榮、自私、脆弱、陰暗......

但他的耳朵永遠會對你開放,他會一直陪伴在你的身旁。


自已的樹洞

尋找人生的樹洞

當然,如果你現在還是單身貴族一枚,也沒有關係,你還有自己啊。

你可以成為自己的樹洞,傾聽自己,耐心對待自己,和自己談一場無止境的戀愛,成為自己最忠實的朋友。

前提是你要足夠了解自己,有的人會說,我給自己每天吃最好的,買最好的,就是自己的樹洞了,這個是在物質層面對自己好。

蘇格拉底曾說“認識你自己”,瞭解自己的思想、情感、慾望、價值觀,在人格層面不斷修煉、完善自己。

弘一法師,他從世俗的翩翩公子、滿腹才學的留學生、正襟危坐的老師、到最後看破世俗的法師。

無論是做什麼,他都盡善盡美,不負此生。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在自己的樹洞上留下“悲喜交集”的心聲。


無比珍貴的樹洞

尋找人生的樹洞,是每個人的精神的渴求。

無論是友情的形影不離、親情的話家常、愛情的互訴衷腸,還是自己對自己的接納和欣賞。

我們日與夜繼,跌跌撞撞,終究還是想要叩擊內心深處的心門。

願你我都能擁有無比珍貴的樹洞,傾聽彼此的耳語。

尋找人生的樹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