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1.5 萬小學生滯留英國166 家庭聯名申請自費包機回國

道德綁架、崇洋媚外、祖國需要你們的時候躲起來,為什麼現在回來

疫情眼看就要在國內被終結,隨著疫苗的臨床試驗,馬上我們就要開始我們正常的生活了。但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總會有幾個“特殊”人員會來攪亂局勢。打著各種旗號,百名家長一起簽字要求政府立刻派飛機或者包機把他們送到國外的孩子接回來。哭著喊著說:“不能讓我們這幾百個家庭毀了!”這真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我不理解為什麼他們會這麼想,但是轉念一想。做出之前的事情後,做出這樣的事情就不奇怪了。

終於,他們放棄了讓政府包機處理,向政府提出自費包機。

這個時間點上想佔政府便宜,想免機票或者降低費用的精緻利己主義者,不值得政府來關心,直接用價格嚇退他們就可以。政府組織包機的好處在於可以有規範的事前篩選和隔離觀察每個乘客,提供必要的航班上的醫療照護,落地後可以按照規範有效通關以及組織隔離等,最後在這種巨大危機中,總是大使館和政府的人員更能給學生心理安慰。

但是有一個觀點:兒行千里母擔憂,理解家長們的心情,但為何一定得要求政府包機呢?家長們自己掏腰包去包機,大使館居中協調一下,不是很好麼?

這些小留學生,每年的學費、生活費少則二三十萬,多則四五十萬,而且敢讀那麼多年,家庭肯定都是有相當經濟承擔能力的吧,十萬、八萬一個人的包機費用,應該是沒問題的吧。

這麼小的孩子就出國生活,家長想的可能是這樣才能真正適應英語環境,外語能成為第二母語,真正融入外國社會。

但凡事皆有兩面,這些孩子從小接受的歷史、文化、價值觀完全與中國不同,長期在妖魔化中國的環境下成長——就更談不上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教育了,即使培養成人才,又會是建設誰去的呢?

雖然罵聲一片,但是理性地看應該是國家駐外機構積極引導幫助,畢竟也是中國公民,比如租用場地安置大量小留學生,儘可能為這些人提供基本的食宿和安全保護,並且和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配合協調,最低程度上保證這幫人能夠生存下去以及不被感染,更多的更高的需求則不宜提供。

要說統一國家組織包機回國不太現實了,也不合適。你英國的要回國,德國的、美國的要不要回國?為什麼小留學生就能回國,大留學生國家就不管?你166個家長聯名申請就要國家包機回國,我找200個國內學生家長聯名抵制你回國,zf怎麼給公眾回應?再者,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帶來的階級分化已經令我們黨所謂的統一戰線越來越鬆散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階級對立加劇。國家專門為這批人開了綠色通道回國必然激起多數民怨。而國內的公民、他們的孩子開學拖延了2個月,特別是初三和高三的學生,影響非常大,這一批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最高,他們才是我黨執政的基本盤,是絕對不能得罪的。為了國外小留學生撤回國內,如果造成國內的開學再進一步拖延,恐怕難以給我們的大多數作為基本盤的人民一個滿意的交代。

能把孩子送去英國讀中小學的這一批人,並不是我黨執政的基本盤,但是也是統一戰線當中相當重要組成部分,把他們甩開一邊不管也不符合黨和國家的政策,畢竟是在海外的中國公民,國家有義務提供必要的幫助。國家可以也有能力通過駐外機構予以這些小留學生幫助,例如租用房屋,聘請人員、招募志願者,提供法律支持,以保證他們的最低生存需要。若有更多更高層次的需要,國家積極協調英國方面,為這批人的家長開通赴英國的旅行便利(如簽證快速通道),讓家長親自過去照顧自己的孩子,不少人認為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如何看待 1.5 萬小學生滯留英國166 家庭聯名申請自費包機回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