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母親共度的疫情時光,慢些走吧!

和母親共度的疫情時光,慢些走吧!

為了躲疫,這些年來難得第一次和年老的母親在一起,待了那麼長的時間。


也因此,得以有機會近距離體察母親的生活。


這段時光,對於我,就像一段天堂般的時光。


01

感謝這一段時間,

能讓我慢下來去陪伴母親


微博上有個網友向我傾訴抱怨:這段躲疫情的時光,讓他太難受了。每天宅在家裡,像困獸猶鬥。


他說再宅下去,宅著宅著就陽氣盡失。


還有,每天滿耳都是父親母親嘮叨的聲音,不能睡懶覺,不能晚睡,一日三餐過得像個老年人一樣。


他說,這段疫情期間,你和你的家人怎麼過的?


我當然要說,有一段時間,我也每天看著滿屏的疫情消息感到焦慮,每天被困住的日常生活感到鬱悶。


離家不遠的湖邊的野花開了,不能去欣賞。


和母親共度的疫情時光,慢些走吧!


很多朋友變成了只是微信上的一個個頭像,那些呼朋喚友的好日子去哪裡了?


只不過,後來,一個月下來,我越來越感謝有這一段時間,我可以慢下來,去體會平時體會不到的細膩情感。


比如,我和母親相處的這段時間,圓了我很久以來的一個願望。


記得以前看龍應臺寫的《天長地久》時,看到那句話:這一生,美君是對我恩情最大的人,如今她老了,所以我要回到花蓮鄉下,去陪伴她,照顧她生命中的最後時光。


當時,看到這句話,我就湧起一種強烈的衝動,要放下北京所有的工作,回去陪伴老母親。


從1994年去北京求學、工作,到今年已整整二十五年時光了。


其間,逢年過節都會回家。但每次都是來去匆匆,呆的時間最長也不過半個月。


然後,二十五年過去了,自己也近中年。其間,經歷了父親去世的變故。


一晃之間,母親也到了八十歲高齡。


這幾年,開始不斷提醒自己,母親是真的老了,要多回去陪伴她。


古人語,人生有很多遺憾,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遺憾是:子欲養而親不在。


所以要珍惜在一起相處的時光;要知道時間不等人,歲月匆匆;要儘量少給自己留遺憾。


特別是有時候回家,看著母親頭上新添的白髮,看著她外出散步時,走在前面蹣跚的背影,心裡有時候就酸酸的。


和母親共度的疫情時光,慢些走吧!


有一種時光啊,讓我的母親一天天變老,我卻對她的衰老無能為力。


所以2019年,利用各種可能的工作假期,我回了六趟老家。


然而,因為工作緊張的原因,每次回家待的時間還是很短,那種找機會放下工作、在家陪伴母親一年半載的願望,好像因為工作忙的原因,始終不能實現。


直到今年的疫情期間。


02

母親這一代人對飢餓的恐懼,

我們也許永遠都不瞭解


我的家鄉——湖北小城浠水,是在1月23日的下午發出通知:禁止一切人員流動——像武漢一樣,封城了!


既然明確知道無法外出了,那一瞬間,我反倒心安了。覺得索性不如安靜地呆在家裡,陪伴母親。


我提前先和母親清點了一下家裡的生活物品儲備。


還好,感覺吃半個月的糧食、肉類等都有。


那時,雖然小城已經封城,但超市還沒有關閉。


母親先是有些恐慌,問會不會到時買不到吃的?還說現在不比以前,萬一沒吃的,在城裡連野菜也挖不到。


她經歷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的大饑荒,對當時的飢餓刻骨銘心。


所以,任何一點類似社會恐慌,都會讓她第一時間想起萬一再沒有糧食吃怎麼辦?


我自然是安慰她,依今日中國之現狀,再也回不到當年那種可怕的狀況了。


上午,我正在寫作,轉頭就不見母親了。


滿屋找,不見她的身影。我又去樓下喊。也不見。


正尋思著這一會兒功夫她去哪裡了時,母親提著一袋米,遠遠地走回來。


我一通埋怨,說這麼危險,跑到人群聚集的超市去幹什麼?


再說她這麼高齡,免疫力差,萬一傳染上了怎麼辦,真是不要命了。


母親像個做錯事的孩子一樣,被我一通急吼後,漲紅了臉,說她怕萬一搶購,超市買不到米,所以先去囤一些。


我沒有想到母親這麼恐懼,再想起新聞裡看到的武漢超市裡的一些老年人爭搶糧菜的一些場面,想,我們這代人也許永遠都不瞭解她們這一代人對於飢餓的恐懼。


於是,為了打消母親的顧慮,我趕緊放下手中的工作,去超市補充食品。


03

回家的路,

母親一直沒有忘記


後來隨著疫情的發展,不能出小區門了。


家裡的一切生活用品都靠代購。唯一能夠去放風的地方就是樓頂。


天氣晴好的時候,我挽扶著母親上樓。


她的身體不錯,從三樓到六樓的樓頂,中間只要歇口氣,就能再一鼓作氣爬上去。


南方故鄉的三月初,驚蜇剛過。


我坐在樓頂的石階上,吊著雙腿,在春日暖陽下,愜意地一邊曬著太陽,一邊看著遠處的縣城全貌。


母親也安靜地坐在一邊,神情讓我想起了侯孝賢導演拍的電影《童年往事》中阿孝的祖母。


那種感覺,讓我恍然回到了小時候。


疫情期間,縣城安靜至極。只聽得見遠處大街上的廣播,飄過來有關防疫的各種通知聲音。


天氣晴好的日子裡,許多人將被罩床單曬在陽臺上,花花綠綠的,在陽光下飛舞。


有人搬出牌桌,一家幾口圍坐在在陽臺上,曬著太陽。也有人在院子裡來回踱步。


我近二十多年前離開家鄉小城,這好像是第一次那麼全景地、安靜地仔細打量故鄉小城。


它四面環山,一條河穿城而過。


陽光照射下的霧氣升騰上來時,有一種蒼茫的感覺,顯得有些破舊的老城和外圍鱗次櫛比的新樓交相呼應。


我經常和母親久久地坐在那裡,有時不發一言。


母親在陽光下安靜的背影,就像《東京物語》中老夫婦安靜看海的背影一樣。


有時,我和母親也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


和母親共度的疫情時光,慢些走吧!


小時候,在鄉村長大,後來搬到縣城。


疫情期間,母親總唸叨農村如果有一間地基屋那該多好,說可以屋前屋後地種菜,不用為吃菜發愁。


還說不用這樣天天待在家裡,至少可以家門口四處走動。


我問母親,她還記不記得回農村家鄉的路?


母親就在高樓頂上仔細向遠處看了看,然後大概指了指——是那個方向吧。


我知道,母親一直沒有忘記回家的路。


04

教母親唱歌、跳舞,

只為讓她適度忙起來


宅家裡久了,我也擔心母親會悶出病來,於是想著辦法找樂子。


有一天,央視三套綜藝節目裡,有一位舞者在教跳街舞。我讓母親跟著一起跳。


她手舞足蹈的樣子,比劃著,跳得還蠻像回事。


十多年前,母親剛搬到縣城上來時,縣城正興起廣播舞熱潮。


每天晚上夜幕時分,廣場上、商場門口等開闊地帶,中年婦女們帶著音響,三五成群地熱舞歡歌。


那時,晚飯後,去看別人跳廣場舞,是母親最重要的娛樂之一。


有時,看著她羨慕別人的眼神,我也鼓勵她去跳。


但母親害羞,總覺得自己笨手笨腳的,跳得沒有別人好,怕別人笑話。


我慫恿了幾句,看她堅決不去,作罷。


除了在家裡帶領母親跳舞,我還教母親唱歌。


以前看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書,在反常識講座裡,他提到,千萬不要以為老年人的生活就是各處設限,比如養老院要建在人氣冷落的郊區,老年人要循規蹈矩,成天除了坐著,不能有太多運動。


恰恰相反,他建議,如果有條件,養老院要建設在熱鬧的市中心。


老人們不能成天除了吃飯、睡覺、看電視外就無所事事。要讓老人們適度忙起來,運動起來,心情舒暢。


我就是帶著這樣的信念,在這近兩個月的禁足期間,教母親唱歌、跳舞。


效果如何?


有一天和姐姐她們視頻,都說母親這兩個月養胖了,氣色更好了。


和母親共度的疫情時光,慢些走吧!

05

她戀家,戀自己習慣了的老房子


躲疫賦閒在家的日子裡,時間經常顯得那麼漫長。


有時,一日三餐之餘,年老的母親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在長椅上或者沙發上打瞌睡。


她年紀大了,不能長時間看電視,眼睛疼。


又沒有其他愛好,一天天便變得特別漫長。


有時天氣好的時候,我和她,一人分坐陽臺兩側,坐在木椅上打盹。


我小睡一會兒就醒過來,看見她還在靠板椅上有節律地搖搖晃晃。


窗外,封城期間的街道上,偶爾有一輛小車駛過。


時光寂廖,她年紀大了,瞌睡多。


我問她我不在家的日子裡,她一個人怎麼打發一天漫長的時光?


她說她上午都在家做些雜務,下午午睡起來,就去樓下逛逛。


有時,碰到幾個老太太,邀上三五成群地走一段路。


下午五點左右就吃完晚飯,然後七點左右就上床睡覺,這樣週而復始的一天。


曾經,我勸她平時去住養老院,等到節假日的時候,再將她接回家。或者再不濟,給她請個保姆照顧一日三餐。


但是母親一提到去養老院,頭就搖得像撥浪鼓一樣。


她說還能自理,堅決不去養老院,她戀家,戀自己習慣了的老房子。


至於請保姆,她心疼錢——即使那錢,我們完全出得起。


有時,夜裡,她早早上床睡覺。


我在自己的屋子裡寫作,寫著寫著就忍不住去看看她,替她將被子蓋好。


這時候,她在黑暗中安靜地躺著,我替她掖好被角,關上房門,悄悄離開。


屋外,小城月光如水。


06

不妨,趁疫情按下生活的暫停鍵


當年的牛頓在鄉下躲疫,寫出了許多著作,思考人生,那是他的一段最好的時光。


而今年這段躲疫的日子,卻成全了我找一段時間好好陪伴母親的心願。


在這些日子裡,我好像前所未有地細細打量母親的一切,用心體會母親的老年生活。


多年後,我想我一定不會忘記這樣的時光。


在今年這場特殊的疫情期間,禍中得幸的是,有多少中國人會趁機按下生活的暫停鍵,好好陪伴父母,去體會奔忙時代裡鮮有體會過的細膩情感?


時代終歸會戰勝這場疫情,生活依舊會奔騰向前,而那時,留在我們回憶中的,除了疫情,還會有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