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電影院“鴿子”,繼《囧媽》《肥龍過江》之後,院線電影《大贏家》也投入網絡的懷抱

繼《囧媽》《肥龍過江》之後,近日,由於淼執導,大鵬、柳巖主演的電影《大贏家》,成為了今年第三部與流媒體 " 結姻 " 的院線電影。

放了电影院“鸽子”,继《囧妈》《肥龙过江》之后,院线电影《大赢家》也投入网络的怀抱

疫情還未完全褪去,靜默已久的影院還在復甦階段,一批此前被迫改檔、撤檔的院線電影都在窗口觀望。與其拿著 " 錢景不明 " 的號碼牌等待院線安排上映,不如將籌碼全部放上流媒體的平臺。於是,從 2 月市場檔期裡撤出來的《大贏家》,選擇在 3 月 20 日晚登陸了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和鮮時光 TV 平臺進行免費網絡首映。

在業內人士看來,製作成本並不太高的院線影片,苦等一番迴歸院線," 或許還會遭受疫情後觀眾流失波及影響院線票房收益,所以打破規則,直接擁抱網絡平臺,沒準還可能獲得並不算差的收益。" 但對於那些砸進去不少真金白銀的商業大製作來說,只能寄希望於院線的回暖,畢竟院線能夠為影片帶來的收益,是時下的流媒體平臺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等待這些電影的將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檔期大戰。"

現象:《大贏家》線上放映,歸根結底還是 " 好買賣 "

在《囧媽》《肥龍過江》選擇成為院線電影擁抱網絡的 " 先行者 " 後,《大贏家》的入局,也已經沒有了前者當初站在風口浪尖的風波了。雖然從演員班底、時機,以及電影體量等各維度來看,《大贏家》的版權都不太可能賣到《囧媽》的價格,但這些院線電影的大膽嘗試,還是表明了院線電影除了走進電影院外,有了新的發行和上映渠道。

放了电影院“鸽子”,继《囧妈》《肥龙过江》之后,院线电影《大赢家》也投入网络的怀抱

雖然上映幾天後,《大贏家》的口碑也落入了與《囧媽》《肥龍過江》一樣的 " 低谷 "。但這部翻拍自日本作家村井邦彥的小說《遊戲永無結束時》的電影,還是在上線首日便獲得了 3.2 億的播放量,已然實現了它的傳播熱度。抖音、西瓜視頻等相關平臺的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解釋稱,免費上線電影《大贏家》只是疫情期間的一項特殊舉措。" 希望能在居家防疫期間為大家提供更多優質內容,幫助大家平安、充實地度過這段特殊時期。" 而作為《大贏家》主演的大鵬則無奈表示," 作為演員,我能夠接受和理解《大嬴家》線上播出的調整,但不能首先在電影院看到它,也很遺憾。"

面對院線電影接二連三地轉為網播,各大院線似乎也不再像《囧媽》打響第一槍時那般反應激烈。畢竟時至今日,國內的大部分影院仍未恢復營業,截至記者發稿時,全國共有超 500 家影城重新營業,但據貓眼電影統計,以 3 月 23 日為例,全國總票房僅為 2.4 萬元。儘管影市已經在復甦,但觀眾還是持十分謹慎的態度,如果無法放心走入影院,那麼也只能選擇線上的流媒體觀影新片上映了。在這樣的時間節點,無論對於片方還是平臺方而言,這都是一樁穩賺不賠的 " 好買賣 "。

放了电影院“鸽子”,继《囧妈》《肥龙过江》之后,院线电影《大赢家》也投入网络的怀抱

爭議:電影院線和流媒體的 " 流量 " 之爭

以《囧媽》為代表的這批院線電影,選擇了新興的流媒體,雖然是無奈的 " 止損 ",但這種商業行為,也肯定衝擊了傳統院線的運營規則。早前,《囧媽》在流媒體上映時,甚至還引來全國 20 多家院線署名的 " 聯合抗議 ",這些爭議背後,折射出了世界電影行業都共同面對的問題,電影院線和流媒體之間關於 " 內容壁壘 " 的競爭。

放了电影院“鸽子”,继《囧妈》《肥龙过江》之后,院线电影《大赢家》也投入网络的怀抱

" 院線和網絡平臺都希望佔有更多的獨家資源,以此獲得利益最大化,在中國的電影行業,院線一直是強勢方,尤其是像《囧媽》這樣的大製作電影,全國影院在電影上映前,勢必做了足量的宣傳,但最終放棄院線公映,使得最後的流量收益都歸了互聯網平臺,怎麼可能不引發行業爭議?" 但資深影評人飛魚也認為,對於電影出品方來說,在疫情影響下,院線上映難度太大,充滿不確定性。" 為了減少損失,回籠資金,尋找新的放映渠道,是合理的訴求。"

從法律角度來看,這些院線電影的行為是合理的商業行為。" 因為作為內容的擁有者,他們有權決定用哪種方式來放映,除非有其他事先的約定、協約和法律文件的約束。 " 不過從道德層面和行業道義層面看,這樣的商業選擇或多或少會給行業落下一些 " 口舌 "。在飛魚看來,當一批院線電影,通過選擇線上首映的發行模式獲得了利益,那麼這種線上模式就有可能被推而廣之。" 類似於歐美的流媒體平臺網飛(Netflix)一樣,它就是直接向傳統院線電影全面開戰,不僅自己主導內容生產,還打亂了院線電影的發行模式,導致院線迎來不小的挑戰。"

聲音:傳統電影市場正在被流媒體 " 侵蝕 "

疫情的猝不及防,導致了線下電影市場的萎縮和停滯,電影院線只能無奈吞下苦果。資深電影宣發經理宋哲指出," 現在的大環境就是,國內國外的流媒體都在發力搶佔影市的份額,像網飛(Netflix) 這樣的流媒體,對傳統電影市場的威脅已經被討論很久了,而且電影的市場蛋糕為流媒體所侵蝕,也已經是世界範圍內廣泛發生的事實,所以這次疫情的發生,也促使了中國的電影市場風向,逐步跟海外的接軌。"

從目前的情況看,全球疫情的持續,對於電影市場的影響短時間內還不會散去。宋哲說,其實不僅是國內,海外市場上,很多傳統的好萊塢製片廠也不得不做出 " 退讓 "。" 比如幾天前,索尼公司就決定將要提前將旗下的影片《喋血戰士》以數碼的形式放到流媒體上,供觀眾購買觀看。"

不過宋哲堅定地認為,院線電影選擇放棄實體影城,轉而線上發行的行為,只是特殊時期的無奈之舉。" 院線電影不像那些特供網絡視頻平臺的網絡電影,它在前期拍攝、後期製作,再到宣發等環節的投入,都不是小數字,只有擁有龐大線下影院基數的院線發行的模式,才能幫助電影出品方獲利,再加上電影院線的線下場景、觀影體驗的特殊性,也讓電影院線的消費方式短期內很難被取代。"

未來:轉競爭為共融,才是電影院與流媒體的發展趨勢

放了电影院“鸽子”,继《囧妈》《肥龙过江》之后,院线电影《大赢家》也投入网络的怀抱

曾幾何時,電影院線和流媒體平臺之間是一種水火不容的對抗關係,但如今,隨著觀眾消費需求和消費習慣的不斷變化,流媒體逐漸也成為一股主流的渠道。影視策劃人謝曉虎認為," 現階段的電影院和流媒體平臺,都擁有了穩定的市場份額,其實無論在線上影院,還是在線下影院,觀眾的觀影熱情,是不會因為渠道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 傳統電影院線發行是按比例分賬的收益分成模式,而流媒體的模式大多都是一次性的版權購買,兩者是有一定區別的,可以實現一種線下與線上的互補。" 謝曉虎表示,未來的市場方向,電影院線與流媒體完成可以互利共贏," 電影院線有廣泛的實體影院基礎,而且各種新技術輔助的觀影體驗也是無可替代的;線上流媒體的觀影,在宣發和放映上就更加靈活多樣,這種優勢在也是傳統影院無法實現的。兩者之間建立合作互補,肯定可以幫助影片出品方利益最大化,也是對於電影行業實現最大化收益的方式。"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