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郎窑红观音尊

龙啸天(著作权所有,转者必究)

最美郎窑红观音尊


最美郎窑红观音尊


大清康熙年制款郎窑红观音尊,器型雍容华贵端庄典雅,線条流畅秀美,釉色莹澈浓艳,好似牛血初凝,稍薄处如鸡血般鲜红,非常美妙。其釉色流动性大,口沿下“脱口”露出白色胎体,通体釉色变化显得灵动、多姿,细密的牛毛纹俗称“灯草边”。郎窑红观音尊器身色泽越浓郁,底部“垂足”垂釉暗沉,其积釉过厚呈暗红色,并且出现羽翅状的纹理(俗称野鸡翅),非常奇特,是典型的“脱口垂足郎不流”的郎窑红特征。

郎窑红观音尊底部工艺呈现台阶的形状,其官窑做工严谨细腻,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底足圆润,典型的“泥鳅背”特征,色泽米黄,俗称“米汤底”,双圈款“大清康熙年制”稳健端庄大气。郎窑红观音尊通体散发出犹如红宝石般光泽,坚致细腻宝光鉴人,堪称传世珍品,实属难得御窑精品。

史料记载,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监烧的御窑,因其极刻苦专研,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掌握氧化铜在1300℃高温能烧成浓郁的宝石般红色,创烧出别具一格的高温铜红釉,因釉色夺魁名闻天下成就了“郎窑红”。据清代宫廷与饶州府(景德镇原属饶州府管辖)御窑厂来往的造办文书记载,“脱口以雪顶为佳,流釉以牛毛丝为妙,釉不过足以鸡翅木纹为尊。”

“郎窑红”烧制时正负不能超过20度,对烧制时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极难控制,一不小心就可能烧成截然相反的绿色,这在古代属于超级机密,民窑根本没有办法掌握这种技术的,加成本昂贵就是倾家荡产也无法烧成了,所以才有“想要穷,烧郎红”的说法。郎窑一名最早见于清刘廷玑《在园杂记》:“近复郎窑为贵,紫垣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比摹成、宣、黝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认”。书中说的紫垣中丞就是郎廷极。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亦醉倒于其釉水肥腴,宝光鉴人,落落大方,连挑剔的乾隆皇帝亦醉倒于其魂魄,为其赋诗一首:

晕如雨后霁霞红,

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

西方宝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

比尽翻嗤画是空。

数典宣窑斯最古,

谁知皇祜德尤崇。

龙啸天(著作权所有,转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