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診所、衛生室醫生弄不明白的4件事!

一、個體診所可以承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嗎?要不要做?


從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行以來,這項工作在基層主要是由基層鄉村醫生和社區醫生在負責。個體診所並不在執行人員範圍內。不過,2016年5月,國務院醫改辦等7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文件中明確了服務主題,確定了簽約服務的內容,同時鼓勵符合條件的非政府辦醫療衛生機構(含個體診所)提供簽約服務,並享受同樣的收付費政策。

2019年7月,國家有關部委發佈了《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決定在2019至2020年,在北京、上海、瀋陽、南京等10個城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文件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符合條件的診所納入可以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醫療機構範圍,通過提供個性化簽約服務,進一步滿足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加強對診所提供簽約服務質量的評估,將服務對象健康狀況、滿意度等納入評估,確保簽約服務質量。

從政策趨勢來看,個體診所納入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中,是正在進行時。也就是說,很有可能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個體診所也可以參與家庭醫生簽約。社會辦醫療機構加入到簽約服務中發揮積極作用,能夠更好地滿足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等。那個體診所到底要不要做?

考慮要不要做的前提,首先是診所有沒有能力和條件開展家庭醫生簽約。開展家庭醫生簽約,要有團隊,要有全科醫生,要有服務能力,要能夠和相關衛生部門打交道。一般情況下個體診所以提供日常疾病診療服務為主,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不僅僅是提供診療服務,還有公共衛生工作,為簽約服務對象建立電子健康檔案、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簽約對象提供慢性病規範化管理、健康指導等等。

如果您的診所具備人員、服務、管理上的條件,建議可以參與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中來。一是順應政策趨勢,二是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能夠更加密切診所與患者之間的關係,也能夠獲得相應的經濟、信任回報。特別是在今年這場疫情之後,國家對公共衛生健康方面的重視度一定會加重,投入和動作勢必也會加大。


二、現在的診所能靠什麼掙錢?


今時不同往日,在國家鼓勵社會辦醫的大背景下,隨著國家“放管服”政策不斷推進,基層醫療市場大放開。基層個體診所也會如雨後春筍般層層冒出,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加上現在基層輸液、用藥方面的限制,診所想繼續依靠以前“輸液盈利”的模式,怕也是行不通了。在這種現狀下,診所能靠什麼掙錢?

在大健康化、專科化、連鎖化的發展趨勢下,診所經營的理念不能還停留在過去,要進行轉變,經營診所,卻不僅僅是看病這一件事。當然,有醫技看好病這是基礎,是最基本的。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這是不用說的,肯定要做的。除此之外,診所要有自己的經營之道,要建立自己的盈利模式。靠服務?靠特色?靠人才?三者均衡為最佳。服務,細節化、儀式感、產品化;特色,尋一專科,攻於一科;人才,全科人才,專科人才,護理人才,總要有一種,優質的團隊才具備核心競爭力。


三、村衛生室的公衛任務是不是會越來越多?診療還能不能幹?


現在很多鄉村醫生都反映公衛任務是越來越多,要完成的工作也越來越繁瑣。不可否認,這種現象是存在的。2019年9月,國家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司發佈了《關於做好2019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這份通知透露的一個很明顯的信息是:公共衛生任務量增多以及人均公衛經費的增長。《通知》在依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做好原12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的基礎上,新增了19項公共衛生任務。新增的19項雖然沒有全部歸於基層村醫來負責,但無形中也會增加村醫的工作負重。加上2020年這一場疫情,村醫2020年的公衛任務裡就又添加了一項新冠肺炎患者愈後的健康管理。綜合來看,村醫要承擔的公衛任務確實會越來越多。

要健全公共衛生健康體系,不是光加任務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實操者(如村醫)能夠更加有效、便捷地去做好家庭醫生簽約,而不是困於各種繁瑣、重複的無效工作裡既浪費了時間又耽誤了日常診療。畢竟對於普通村民而言,如果連基本的診療需求都滿足不了,那又何談其他?有村民,就會有診療服務需求要滿足,那村衛生室的診療功能就不可能棄之不顧。村衛生室的診療還得繼續幹!


四、村衛生室未來的走向?


絕大部分村醫現在是很迷茫的,也是處於兩難境地的。兩難在不知道自己還要不要繼續在村醫崗位上幹下去,如果不幹了自己能去幹什麼?身處衛生室,卻看不清村衛生室的未來走向。

於村醫而言,老齡村醫將逐漸退出,新入、中年村醫,會逐漸被要求最低需具備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證,執有的鄉村醫生證在未來不一定能用。根據目前一些省份出臺的鄉村醫生管理政策,預計村醫會走向“鄉聘村用”統一化管理的方向,村醫與鄉鎮衛生室簽訂僱傭勞動合同,成為“臨時編外職工”。像甘肅省、江西贛州目前已經發布這樣的管理政策,筆者以為這一方法會在全國範圍逐漸推廣。在這種模式下,村衛生室下屬於鄉鎮衛生院管理的屬性會更加凸顯,個體性和自主性會弱化淡化,但相對來說村醫管理會更加規範化和標準化。這個將會是大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