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元代,阿拉伯醫學傳入我國。
1270年在北京設立"廣惠司"。
據《元史,百官志》載,廣惠司的職責有二:
一,是掌修制宮廷用回回藥物與和劑(配方);
二,是治療諸宿衛士和大都的孤寡及貧寒之士。
1292年又建立"回回藥物院",為阿拉伯式醫院,也是我國最早的西醫院和西藥房。
1828年,英國傳教士高立支在澳門開設了第一個教會醫院。
鴉片戰爭以後,教會醫院猛增,至1949年共達340餘所,遍佈全國各地。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曾經有這樣的說法:
當年西方傳教士都是帶著“精神鴉片”,對我們進行“文化侵略”和“思想毒害”。
今天,我們用的獨立思考,透過一個個真實的“歷史事件本身”,來看看事實是不是這樣。
在晚清、民國那個時代,中國是極度貧窮與落後的。
當年來華的那些醫學傳教士們,放棄了舒適安逸的生活,背井離鄉來到偏遠、落後、貧窮的中國。
很多宣教士離開他們的祖國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到過自己的祖國,長眠異國他鄉。
其實,那個時期國外的宣教機構他們本身也沒那麼富裕。
但是他們一鎊一鎊、一美元一美元的從他們拮据的生活費裡省出錢,來給我們建醫院、治病。
在那個血與火的歲月裡,他們拯救了、幫助了很多中國人。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1863年,一個叫Douw . D. M.的美國傳教士來到北京。
看見一個產婦難產,一個老式接生婆在孩子剛露出來的腳上穿上一隻鞋,認為這樣孩子就可以自己走出來,結果因此母子二人都失去了生命。
目睹了這種“巫術般”的老式接產方法,以及它給婦女、嬰兒帶來的嚴重災難。Douw . D. M.回到家裡大哭一場!
她立刻返回美國,向教會募集財物,準備了整整8年的時間,募捐籌備資金到北京建立了中國第一所女子醫院。


這就是後來的道濟醫院,1949年更名為北京市第六醫院。
醫院建立後,她積極推廣新法接生、預防接種,同時培養中國醫務護理人員。 因為,Douw . D. M.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國婦女生孩子的痛苦大大減少,成活率大大提高。
這些都受益於這位女傳教士的新接生方法,不但如此她還引進其它西醫,隨後又在全國發展了500多家教會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麻風病人在過去的中國,一直是被厭棄的群體。
但是,1914年,有一個叫柏格理的英國宣教士。
他聽到廣西都督誘殺活埋麻風患者的消息後,在報刊上憤怒地譴責這位都督,很快與英國一個麻防組織取得聯繫,並籌集來一筆錢。
柏格理牧師用這筆錢買了糧食和布,定期發放給附近的患者。
柏格理牧師去世後,他的教會對麻風病患者的救助一直延續,沒有間斷。


4年以後,繼任者張道惠向傳教團體申請到了資金,購得附近一片有水源的荒地。
這個滇東北、黔西北最早的麻風病院,很快就接收了昭通、威寧、彝良一帶的幾十名麻風病患者。
很多病人拖著潰爛的身體過來,在接受治療以後,就在這裡過著集體生活。
至今這個麻風村還在,當地苗族人親切的稱柏格理是他們的“父親”。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1906年,一個叫胡美(Edward Hicks Hume)的耶魯高材生,穿著白大褂傻乎乎的來到湖南長沙,開啟了一個叫雅禮的醫院。
當地一位女士看到他的白大褂,大驚失色,以為他是在為自己送終。
在中醫盛行的晚清,中醫看病掛號費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但是雅禮醫院的掛號費是50文(只相當於美國的2分錢)。
因為,來雅禮醫院就醫的,大多是試過各種中醫藥方無效的病人,或者是收入較低的民眾。


這家雅禮醫院,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湘雅醫學院”的前身。
他們在當時醫療條件極其落後的中國,拯救了千千萬萬的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命。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前段時間,“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醫療界‘四大天團’”成功會師武漢一度衝上微博熱搜,網友看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在武漢天河機場互相加油打氣的視頻,紛紛感動落淚。


在醫學界,“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的名聲如雷貫耳,曾經有篇報道稱它們為中國醫學教育的四家“百年老店”。這四家醫院的歷史,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中國現代醫學的歷史。除了歷史悠久外,它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即它們的創建都與教會有關,可以說是“師出同門”。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齊魯醫院:濟南首家分科最全的西醫院
1871年,一位叫做邁爾文的美國傳教士來到山東濟南,建立了美國美北長老會在山東的第一個傳教點。1878年,在自己傳教所附近,邁爾文開了一間診所兼藥房,負責給周圍的老百姓提供簡單的診斷和日常用藥,名叫“文璧診所”。
1890年,美北長老會的另一位重要人物——聶會東來到了濟南。聶會東是一位傳教醫師,這意味著他的醫術可以做的就不僅僅是簡單的診斷了。
在“文璧診所”的基礎上,他創辦了當時濟南首家分科最全的西醫院——“華美醫院”,也就是齊魯醫院的前身。儘管當時設備簡陋,但在聶會東等人的努力下,華美醫院迅速發展成了山東第一的醫院。
1902年,濟南、青州、鄒平、臨沂四地的四所教會醫學堂合併為“共合醫道學堂”。1908年,為了給“共合醫道學堂”提供實習基地,聶會東又開設了一間“濟南共合醫院”。
1917年,齊魯大學成立。作為大學的教學醫院,“濟南共合醫院”改名為“齊魯大學醫科附設教學醫院”,簡稱為齊魯醫院或齊大醫院。
1928年,作為齊魯醫院的前身,齊魯大學醫科創辦時就明確規定辦院目的:“疾病之治療,科學之研究,醫護之訓練。”正是因為早期醫教協同、醫學與人文並重的優秀傳統,才成就了齊魯醫院如今的聞名遐邇。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華西協和大學
華西醫院:大學醫科的教學醫院
1877年,第一批基督教傳教士——侃莫、馬嘉禮等人在重慶、閬中等地辦診所、開藥房,可以說是基督教在四川醫療事業的起點了。
1892年,由啟爾德醫生、斯蒂文森醫生等組成的英美會“先遣隊”來到成都,租用四聖祠北街12號民房建立福音堂,並創辦了西醫診所——福音醫院。該醫院由啟爾德醫生主持,也是四川地區第一家西式醫院。


1891年,美國以美會傳教士甘來德醫生來到成都陝西街福音堂傳教。1894年,甘來德在福音堂附近開設藥房、醫院,並命名為存仁醫院,是一所包括眼耳鼻喉科的綜合醫院。
1896年,加拿大英美會女佈道會創辦了仁濟女醫院,創辦人為啟希賢醫生,她是華西第一位受過專門訓練的女醫生。
啟爾德醫生,不僅開創了四川的西醫史,也創辦了中國西部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華西協合大學。
福音醫院開辦的早期,只有啟爾德醫生一人,來這裡看病的人也是寥寥無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有一些中國人見識到西醫的神奇,於是去福音醫院看病的人多了起來。問題也隨之而來,醫生和護士的需求遠遠達不到滿足給病人看病的需求,於是啟爾德醫生就萌發了“複製”醫生和護士的想法。
1910年,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5個教會組織的主持下,華西協合大學成立了。1914年華西協合大學開設醫科,啟爾德醫生開始教授生理學、化學等課程。
1928年,福音醫院更名為仁濟醫院,也就是如今的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和華西醫院的前身。
當時,仁濟醫院、存仁醫院和仁濟女醫院,都是大學醫科的教學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湘雅醫院:中國最早的西醫醫院之一
1905年,一位叫做愛德華·胡美的美國耶魯高材生、醫學博士受到雅禮協會的要求,來到湖南,立志在長沙“創辦一所新型的醫科大學”。到長沙後,他首先學習漢語和長沙話,瞭解湖南的風土人情與生活習慣,並起了一箇中國姓名“胡美”。


1906年11月,胡美在長沙西牌樓租了一處民房,在此創辦了一所醫院,取名“雅禮醫院”,“雅禮”是“耶魯(Yale)”的音譯。這座中國最早的西醫醫院之一,即是湘雅醫院的前身。
醫院開辦之初,人們並不相信西醫。胡美最開始免費為一個乞丐治好了背上的膿包,後來又治療了兔唇、白內障等中醫療效不好的病症。於是前來雅禮醫院看病的人越來越多。
1911年11月,為了完善醫院的管理,培養更多的醫學人才,胡美開辦雅禮護病學校。雅禮醫院和雅禮護病學校,是湖南省第一所西醫醫院和最早的護士職業學校。
為了實現在長沙“創辦一所新型的醫科大學”的理想,胡美找到了在美、英兩國學醫的顏福慶博士,於1913年以美國雅禮會的名義與湖南軍政府合作,決定在長沙創辦湘雅醫學專門學校。
1914年12月8日,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在潮宗街舉行成立大會暨開學典禮。湘意為湖南,雅是雅禮。
1915年2月,雅禮醫院更名為湘雅醫院,原雅禮護病學校改名為湘雅護士學校,從而形成了醫學校、醫院、護士學校三位一體的體系。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協和醫學院:多位一體的高標準醫學院
1906年,英國倫敦基督教傳道會,與英美其他五間教會合作,在北平開辦了協和醫學堂,為協和醫學院的前身。名為Union,即聯合之意,被雅緻地譯成中文,稱作協和。
提到協和醫學院,就不得不提到一個著名的人物——洛克菲勒。他曾說,我相信上帝給了我賺錢的能力,並讓我盡最大的努力用之於人類的福祉。正是這樣的觀念,使得洛克菲勒決定不惜成本在上個世紀的北平籌建“一所中國最好的醫學院和附屬醫院”。
1914年,洛克菲勒的慈善基金會剛成立不久,便派出了當時美國頂尖的醫學教育專家來到中國,對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教育、衛生、醫學校和醫院進行了細緻的考察。三次的考察結果讓洛克菲勒基金會決定,在北京創辦一所集教學、臨床、科研於一體的高標準醫學院——也就是後來的協和醫學院。
1915年6月,洛氏出資成立的中華醫學基金會購買了協和醫學堂及原豫王府的全部財產,開始籌建北京協和醫院。
1921年,北京協和醫院舉辦了隆重的開幕典禮。此時協和建築群落共有14座樓。


根據美國時代週刊的記載:“從1913年5月開始的10年內,洛克菲勒基金會花費了將近8000萬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筆禮物是給了北京協和醫學院。截止到那時,用於協和的共計1000萬美元,比用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700萬美元還多。據1956年統計,最終,基金會為打造‘北京協和醫學院及協和醫院’的總計投入超過了4800萬美元。”
自那以後,北京協和醫學院見證了中國現代醫學的進步。
事實上,中國幾乎所有知名醫院,其前身均為教會所辦醫院。
現列舉一部分如下:
1、1835年,廣州眼科醫局後改為廣州博濟醫院
(現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是中國第一間西醫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2、1844年,上海仁濟醫院(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3、1866年,上海同仁醫院(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4、1877年,蘇州公濟醫院
(現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5、1883年,蘇州博習醫院(中國最早使用X光機醫院,現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6、1883年,濟南共和醫學校(現為齊魯大學醫學院又稱齊魯大學醫科)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7、1885年,北京道濟醫院

(現為北京市第六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8、1890年,濟南華美醫院與醫校
(現山東大學附屬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9、1898年,廣州花地精神病醫院(中國第一所西式療法精神病醫院,現為廣州市腦科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10、1903年,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現為上海第二醫學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11、1905年,成都華西協和大學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12、1906年,協和醫學堂(北京協和醫院,協和醫學院前身由5個教會合作開辦,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收購,解放軍301醫院前身)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13、1907年,傳教士組織的中國紅十字會救助中心(上海華山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14、1907年,上海聖馬利亞醫院(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15、1900年,普仁醫院(現為北京市普仁醫院、無錫市普仁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16、1913年,瀘州福音醫院(現川南醫院,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17、1914年,湘雅醫學校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18、1919年,山西川至醫學校(現為山西醫科大學)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19、1926年,宏恩醫院(現為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20、1928年,漢口協和醫學堂

(現為武漢協和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漢口協和醫院)


醫院簡史:中國幾乎所有的好醫院前身都是教會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