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蔡襄及其《纡问帖》赏析

蔡襄字君谟,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二日(1012年3月7日) 。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仙游县)人 。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蔡襄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苏轼在《东坡题跋》中这样评价蔡襄:"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

蔡襄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迹多种,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忘归石、""国师岩"等珍品。

蔡襄《纡问帖》,作于1052年,纸本,纵26.7cm,横28.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蔡襄行书字字宛如 珠玉, 潇洒俊美,精致而又淡雅,颇有书圣王羲之遗风。


北宋蔡襄及其《纡问帖》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