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信息‘中間人’,物資‘傳遞員’,只因我有這份責任!”

“成為信息‘中間人’,物資‘傳遞員’,只因我有這份責任!”

因為疫情而不平凡的居家平凡日子裡,媒體給我們開了一扇窗,窗裡是曬著太陽刷新聞的“抗疫留守陣營”,窗外是忙碌於救治病人、運輸物資、維持秩序的“抗疫第一線”。

對多數的北師大學生來說,除了時刻關注著疫情的變化,我們不得不承認其他時間大多被看書、網課、追劇、網上衝浪等活動佔據了。然而,2014級藝術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博士生邱曉璐的生活卻異常忙碌。

這次疫情中,邱曉璐在一線奮戰,幫助調配物資、解決床位、組建志願者聯絡群,與武漢五家一線醫院以及湖北省的其他若干醫院和方艙、武漢大學北京校友會、武漢大學校醫院、北京大學國際醫院、華科校友總會、德國華人華僑馳援群進行對接,並且協助多家媒體進行採訪工作,為抗擊疫情貢獻了許多力量。

她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歲月靜好時,我們各自過著平凡的生活。而困難來臨時,我們彼此幫助,走向前方,成為英雄。

“成为信息‘中间人’,物资‘传递员’,只因我有这份责任!”

2月26日,鳳凰衛視“名人面對面”節目組開具的捐贈證明

感謝邱曉璐參與眾籌活動

成為信息“中間人”

邱曉璐來自湖北武漢,在北師大讀博士生前曾是一名大學老師,是一名資深的傳媒人。這個冬天她選擇了留在北京的小姨家過除夕。

大年三十晚上,她在微信群中接到了來自武漢市各個醫院的朋友的醫用物資求助信息。最初出於對朋友的幫助,她在朋友圈中隨手擴散了這些消息。發現春節聯歡晚會上臨時增加了關於疫情的詩朗誦節目之後,基於曾經在央視中秋晚會和元旦晚會的直播工作經驗,她深知臨時增加節目的難度,從那時起切實地意識到這次疫情的嚴重性。

人在北京的她心繫家中。作為家中唯一一個學習傳媒專業的人,邱曉璐覺得自己首先能做的就是讓家人不要恐慌。網絡謠言層出不窮,她便在朋友圈更新一些自己過濾過的消息,儘量呈現事實,告訴親朋好友當下的實際情況。

而她作為湖北人以及傳媒人的身份優勢,讓她在這次疫情中發揮了更多的作用。

1月22日,她發現自己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塗亞飛,現在在湖北廣播電視臺做交通廣播主持人(播音名“塗小塗”),自發做起了抗擊疫情的廣播節目,呼籲大家不恐慌、不亂跑、不信謠、不傳謠,提醒大家應該如何做好防護。看著別人錄製的視頻裡,塗亞飛戴著口罩站在電臺過道中間,舉著寫有“請在武漢的市民 儘量 留在武漢”的A4紙,邱曉璐心裡很是觸動。

而她真正開始有所行動,源於一名2012屆學生王弘濤某天在班級群裡上傳的一段視頻。視頻內容是他在武漢封城第一天的一些見聞。他可以說是全網第一個拍武漢封城見聞視頻的人,這段視頻成為被人民日報法人微博轉發的第一個封城見聞的視頻。視頻後續在快手和B站等平臺得到推廣,王弘濤也因此成為了一個擁有百萬粉絲的微博博主,所以後續拍攝的幾個視頻也收穫了很好的反響。

“成为信息‘中间人’,物资‘传递员’,只因我有这份责任!”

王弘濤的微博名稱——伊利蛋蛋

他用微博記錄下封城後的武漢

學生們的行動對她的感染,加之她在電視臺的朋友希望她和學生們可以提供一些素材給電視臺,讓她決定建一個微信群,為同事、朋友和學生們對接採訪、交流素材搭建一個平臺。通過這種形式,她希望給那些到不了武漢,但又想知道武漢真實情況的一些媒體人提供幫助。

疫情一日不結束,她們的工作就不會終止。信息流動在每個人所在的四維空間裡,每隔幾小時確診人數的數字躍升,各種公共事件的接連發生,讓身處其中的人隨時處於信息過載的狀態。邱曉璐坦言,由於自己專業上沒有系統學習過新聞方面的知識,這次機會讓她真正體會到了學新聞的同學和做新聞的同仁的感受,一個月以來,她時常感到心力交瘁。

但心中的迫切總是給人動力,置身於微信群忙忙碌碌的工作日常,她時常慶幸自己當初無心插下的一把柳。

央視軍事頻道、電影頻道的主持人和導演陸續加入,影視公司的朋友們入群。橙雨傘愛心公益的發起人、中國傳媒大學的教師、三聯的老記者、三聯中讀的創始人,也曾經在群裡瞭解信息。在美國訪學的暨南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的師姐,邀請了海外華人媒體。還有新媒體志願者,建立了大數據平臺的武漢傳媒學院同學,幫助鳳凰衛視和臺灣一電視連線採訪的武漢某小學教師,都來貢獻相應的信息。

群友們孜孜不倦工作著的攝像機下,有對武漢生活的日常見聞的記錄,有對社區核查疫情的跟蹤採訪,也有對意大利華人黑布矇眼、舉牌稱自己不是病毒的呈現。

這段時間以來,德國一個互聯網公益團隊的發起人也在通過她們,核實海外口罩等醫療物資信息,試圖給一線醫護愛心加餐。邱曉璐也加入了向日葵孕產婦公益團隊,正在幫助他們修改宣傳片,展示該公益團隊在疫情期間為孕產婦做的心理疏導、信息鑑別、答疑等工作。

從信息的一線,到物資的一線

微信群所發揮的能量是邱曉璐最初沒有想象到的。它不僅為傳媒人的信息流動發揮了作用,也幫助到了一線的醫護人員。

邱曉璐和朋友們在群裡聯繫攝製的過程中,武漢等地醫療物資短缺的問題不可避免地顯現出來。

既然知道了他人有難,邱曉璐和她的朋友們很難做到無動於衷。邱曉璐一經知道物資緊缺的情況,就把一些自己用的口罩寄給了中心醫院的ICU護士,又給武漢的各醫院寄送了80只護手霜。除這些個人捐贈外,她和朋友們發動了多方力量,給病人尋找床位,為湖北的醫護人員郵寄防護服等醫療物資;得知一線短缺防寒衣物、女性衛生棉等生活用品時,她和她的一些師姐也多方蒐集,全力相助。

“成为信息‘中间人’,物资‘传递员’,只因我有这份责任!”“成为信息‘中间人’,物资‘传递员’,只因我有这份责任!”

一線醫護人員收到邱曉璐捐贈的抗疫物資

春節期間,物資採購並不容易,全國的工廠大多沒有復產,邱曉璐和她的朋友們只能通過多種渠道,親自鑑別、人肉掃貨,同時監督整個物資捐獻流程,確保物資都能捐獻到位。不管是口罩的採購、還是物流的選擇,為了消除信息不對稱,她們去掉了所有能省去的中間環節。

在她們的微信群裡,有一位中信集團的退休職工,他早年參與創辦中日友好醫院,在改革開放的時候也曾到許多地方參與建設。這次疫情期間,哪怕是下樓買菜的功夫,他也要到處看看哪裡可以買到醫療物資。一發現藥店裡有醫療帽之類的物資,他就全部都買下來,趕緊寄給武漢市中心醫院。

邱曉璐所在小區的購藥群裡有手套賣,40盒現貨,每盒100只,總共需要2300元錢,她決定在群內發起眾籌,在平臺群裡發出消息:有手套了,我們可以眾籌買了捐。一位師姐馬上便轉了500元,但為了讓大家都能有機會獻愛心,她限制捐款最多不超過100元。儘管如此,群友們仍然十分積極踴躍。下午發出消息,晚上眾籌就做完了。

除了邱曉璐以前的同事、朋友等參與了眾籌,很多北師大的老師也參與了進來,邱曉璐的導師得知此事後也來找她:“曉璐,捐物資算我一個。”

隨著捐贈隊伍的壯大,邱曉璐和朋友們發現,醫護人員面臨的難題不僅在於缺少醫用物資,生活保障上也存在缺口。

武漢市中心醫院重症監護室的一位護士說,因為武漢沒有暖氣,呼吸科的重症監護室又不可以用空調,所以ICU裡非常冷。即便有人捐了帶電熱絲的電暖器,因為電熱絲是暴露在空氣當中的,重症監護室裡面那些儀器很貴重,不能出一點點意外,因此電暖氣也不能用。後來下了雨,天氣就更冷了,護士們說需要羽絨背心。邱曉璐一位在迪卡儂工作的同學聽說這件事情之後,馬上對接了物資,給武漢的一線醫護人員送去了羽絨背心和棉衣。

這些工作看似容易,做起來卻會面臨許多實際困難。

儘管邱曉璐她們之前在世界各地購買物資的時候,都在認真比對歐洲標準、日本標準、美國標準、澳洲標準和中國標準的區別,單拿口罩來說,邱曉璐覺得對自己而言某品牌的KN95口罩是沒問題的,發給醫院的護士看,護士說可以用於上下班,但不能進ICU。

他們也遇到過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倒買倒賣,友人籌款捐贈防護服卻被多位中間人和無良商家的三無產品欺詐,專供湖北的口罩被搶等等,這讓她們這撥不算規模宏大的民間自發力量受到了很多影響。

一次又一次的物資籌集與捐贈讓邱曉璐逐漸認識了各個環節的志願者,從北大國際醫院的醫生,到武漢大學校醫院的護理部主任,再到接手醫院分管物資的書記,也不乏跟隨醫療隊馳援武漢的同學和志願者們,眾人一同捧起了這條物資傳遞的線來。熟悉或是陌生都不重要,大家都心繫著湖北,在發一點光、放一點熱的初心之下走在了同一條路上。

湖北省腫瘤醫院的醫生又介紹了自己醫學院同學進入微信群。小小的群,力量越來越大。

有了這些熟悉的線路之後,邱曉璐的工作便容易了許多,可以直接定點定向地對接和幫助。負責攝製和捐贈的微信群構建了一個直接的信息溝通平臺,這也減少了很多的溝通成本。

迴歸平凡生活

談及疫情的發展,邱曉璐表示自己比較安心。接受我們採訪的當天早上,她還聽到消息說,武漢現在在用查電錶的方式來地毯式搜查疫情,一旦哪個老房子的電錶有走動,就給戶主打電話詢問誰在居住、什麼情況。“我感覺全世界都在幫助武漢找bug,各種各樣的bug,找出來,然後就解決掉。”在她看來,武漢現下最關鍵的問題就在於物資的缺口,只要工廠年後復工,這個缺口很快就會消失。

隨著媒體和物資的對接日益走上正軌,邱曉璐的壓力也小了許多。她希望自己在疫情方面花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慢慢變少,因為大家都在儘自己的一份力,所以其實不需要她個人做更多的事情。回顧這一個月來的努力,她覺得自己達成了當初的設想,就是搭建一個平臺,讓信息和物資流動起來。

邱曉璐笑稱,自己讀博多年還沒有畢業,如今必須得好好學習,寫完論文,拾起畢業的事宜來。大家也都要“該幹嘛幹嘛”,做好當下的工作。

至於自己各種因素下做的這些事情,她覺得,作為學生,我們的擔當就是要想想自己能做些什麼,有一份責任感,平時精進專業,“時刻準備著”,然後在事情來臨時踏踏實實地行動。

記者後記

最初拿到邱曉璐的資料時,我們驚異於她在不到一個月內做了這麼多的事情。

但在我們的採訪中,她卻覺得自己沒有做多少宏偉的事。自己只是抱著幫助親朋好友的初衷,機緣巧合地成為一個媒體信息和物資的中間人。

她說,她並不認為自己是個受教育程度多麼高的學生,做了多麼了不起的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到位,這是任何一個北師大學生都可以做到的事。不瞭解寄件的政策,就去給順豐、EMS打電話核實政策。順豐不能發液體和膏體,護手霜就去EMS寄。瞭解好政策,去想相應的措施,把控好流程,每個環節盯到位就可以。

邱曉璐對生活、對工作、對他人的熱情時時刻刻感染著我們,她和朋友們的工作一直在進行中,我們的採訪稿寫成之際,她還在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提供新的材料。只嘆文章篇幅有限,我們不能將他們所做的工作一一列舉。

跟隨邱曉璐將這段歷程走一遭的過程裡,我們深刻體察到,這些成果絕不僅是靠一個人就能促成的。邱曉璐背後還有千千萬萬個邱曉璐。

災難面前,無人能夠置身事外。不需要宏大的話語,只是同為國人的守望相助。我們選擇將她的故事記錄下來,為平凡人的能量增添一些佐證。

沒有見不到黎明的黑夜,無數個如邱曉璐這樣的普通人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共同戰“疫”。可以預想,在不久的將來,千千萬萬的人走出家門,彼此擁抱,街道重歸繁華、人聲鼎沸,摘下口罩放聲大笑,沒有顧慮的呼吸著潔淨的空氣。

邱曉璐說,健康中國,我來迎接你

“成为信息‘中间人’,物资‘传递员’,只因我有这份责任!”“成为信息‘中间人’,物资‘传递员’,只因我有这份责任!”

-bnuweixin-

排版:王卓群

投稿/加入我們:[email protected]

“成为信息‘中间人’,物资‘传递员’,只因我有这份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