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绿松石表面的白,姑且不论你叫它啥:白点白絮白丝白哨,总是都是挺膈应人的东西。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那么,具体点说,这玩意儿是啥?有救么?怎么救?

今儿就来说说这个事儿。

绿松石的白,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其实有很多种原因。

天生带的白

这种白通俗来讲,那就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具体来说,是在绿松石形成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导致白色基岩侵入,从而形成的。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白的比较厉害的那些,看起来就像是结晶一样,当然也是怎么盘都盘不掉的。

因此在购买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强迫症就不要再买了。

秦古料的白

类似于和田玉的棉絮,成丝带或絮状,秦古料比较爱有这种问题。跟形成时元素含量及密度不均有关。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至于能不能盘掉,跟料子本身还有盘玩方式都有关系,有的能盘掉,有的盘不掉,是门儿玄学。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当然也不是无法预测,可以在没上手之前先在水里泡一下,一般来说,只要泡水后没了,你就能盘得掉。盘不掉就得想想是不是自己盘玩方式有问题了。

加工打磨

绿松石是水性的宝石,这是先天形成条件就决定了的。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因此在加工打磨的过程中,受外力和摩擦高温影响,导致局部失水,也会出现不规则白点等。料子开出来看着挺好,加工出来却有白,就有可能是这种原因。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这种白相对最好处理,合理补水基本就能消除,多盘或未上手前净水浸泡都行。

消除不了就多泡一会儿。

大汗沁入

绿松石怕汗,这一点很多人都清楚。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尤其是瓷度不那么高的绿松石,如果是汗手直接上手盘玩,就有可能导致“泛白”,也就是俗称的盘花。因为大量汗液的沁入,导致油分稀释,不均匀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这种白也是最难处理的,道儿上的消息是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管用的极少,糟蹋珠子的挺多。

唯一建议的是,继续盘下去,记得防汗。

离手反白

有些玩友经常遇到一种情况,盘的明明挺好,咋一离手一会儿就反白了?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不用怀疑,就是水分与油分散失了。

这种情况是因为包浆没上好、放的时间有点长,或者是保存不当造成的,一般来说只要盘的时候能盘掉,问题就不大。(这里的盘掉是指看不出来,不是淡化)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缺水缺油这种情况是非常好处理的,盘就是了。在存放时,保持密封、阴凉、干燥(防止长毛),定期拿出来盘一盘,见见太阳。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总而言之,如果你的绿松石如果出现白点,事儿不大,也并不罕见,更不像某些玩友说的,有白的绿松石就是垃圾,得扔。

别嘲讽,别慌张,针对性的分析问题找原因,办法总比困难多。

攒了一年的私房钱,买了颗绿松石,竟然有白!还有没有救?

可不要像某些个西方国家对待疫情一样,人认真对待的时候嫌人没人权自由,自己摊上事儿了大脑一懵直接躺平,拿人不当人。

没脸没皮的,一天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