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黨派廳官,被查

  3月23日,據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網站消息,錫林郭勒盟政協副主席張志軍涉嫌嚴重職務違法犯罪,目前正在接受監察調查。

  “政事兒”注意到,官方簡歷顯示,張志軍是無黨派人士。因此,上述通報中,只有監察調查。

  張志軍生於1962年7月,長期在錫林郭勒盟工作。1985年從哲里木盟財校畢業後,進入東烏珠穆沁旗財政局工作,歷任副局長、局長,1999年出任東烏珠穆沁旗副旗長。

  2004年,張志軍任錫林郭勒盟經信委副主任,任職9年,2013年出任錫林郭勒盟煤炭局局長,擔任該職5年後,於2018年任錫林郭勒盟政協副主席,至此番被查。

  錫林郭勒盟是著名的煤炭產地。據官網介紹,探明煤炭資源儲量1448億噸,預測煤炭儲量2600億噸,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的煤電基地。預測含煤區60餘處,其中5億噸至50億噸以上煤田33處。總儲量中,褐煤佔99.5%(褐煤儲量位居全國首位),長焰煤3.5億噸佔0.3%。此外,錫林郭勒盟的鎢、鉍、鉻礦儲量居內蒙古自治區首位,鉻礦儲量居全國第二位。

  “政事兒”注意到,4天前,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曾針對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放狠話”。

  據《內蒙古日報》報道,3月18日,石泰峰在鄂爾多斯市主持召開自治區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專題座談會。

無黨派廳官,被查

  石泰峰指出,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整治開局就是決戰,敢不敢承擔、能不能完成這項政治任務,是對各級領導幹部政治立場、政治態度、政治擔當和政治能力的重大考驗。我們要深刻認識這項任務的極端重要性、艱鉅性和複雜性,切實強化政治意識、提高政治站位、嚴明政治紀律,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提振拼搏打硬仗的精氣神,徹底割除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這個汙染我區政治生態的最大“毒瘤”,以堅定態度和堅決行動踐行“兩個維護”。

  石泰峰強調,要明確靶向聚焦靶心,緊扣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檢監察建議指出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認真落實自治區專項整治工作部署要求,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精準排查、深挖病灶、找準病根,把現象擺出來、把問題查出來、把原因找出來,真刀真槍解決問題。要全面深入細緻大排查大起底,對2000年以來涉煤領域所有企業、所有項目、所有公職人員進行全方位排查,動真碰硬真查實查,抽絲剝繭探究真相,追根溯源刨根問底,把來龍去脈、始末原委都查清楚,把問題背後的問題挖出來,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確保問題清倉見底。

  石泰峰強調,各級黨委(黨組)要堅決扛起專項整治的重大政治責任,特別是黨政一把手要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要堅持原則、堅守立場、積極主動、不等不靠,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問題不清倉見底絕不輕言收兵,整治不達目的絕不善罷甘休,全力以赴、集中攻堅,堅決打贏專項整治這場硬仗。

  張志軍簡歷

  張志軍,男,蒙古族,1962年7月27日出生,東烏珠穆沁旗人,函授大學學歷,無黨派人士,1980年11月參加工作。

  1980年11月至1983年10月,東烏珠穆沁旗財政局職工;

  1983年10月至1985年9月,哲里木盟財校財政學專業學習;

  1985年9月至1992年12月,東烏珠穆沁旗財政局股長;

  1992年12月至1995年12月,東烏珠穆沁旗財政局副局長;

  1995年12月至1999年1月,東烏珠穆沁旗財政局局長;

  1999年1月至2004年3月,東烏珠穆沁旗人民政府副旗長(1998年7月至2001年6月,內蒙古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專業本科班學習);

  2004年3月至2013年1月,錫林郭勒盟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

  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錫林郭勒盟煤炭局局長;

  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錫林郭勒盟政協副主席,盟煤炭局局長;

  2018年3月至今,錫林郭勒盟政協副主席。

  2020年3月被查。

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