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疫情繼續發展,全球可能面臨1931年那樣的經濟蕭條!


如疫情繼續發展,全球可能面臨1931年那樣的經濟蕭條!

美聯儲突然大規模降息的三大原因,在疫情衝擊下,美國股市三次熔斷,資本市場大幅下跌,同時,油價也大幅下跌。這造成了市場很大的恐慌。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在3月出現兩次降息,將利率降到零左右。目前來看,原因有三個方面。

第一,美國是以服務業為主的一個國家,疫情對服務業的影響又是最大的。服務業是以現金收入為主的企業。如果沒有現金收入,它的債務鏈條就會繃緊,甚至斷了,所以要向市場補充流動性。

第二,由於油價大幅下跌,會把美國頁岩氣行業擠出市場。美國頁岩氣生產成本大概在40美元左右,而且在過去十年中它是負債最高的行業。如果頁岩氣銷售困難,它的債券違約率就會大大提高。市場由此擔心,所以就拋出債券。

第三,美國股本市場上有很多ETF,特別是這幾年,隨著利率下降,很多養老金等企業開始購買股票等高風險資產。股價大幅下跌,就會導致這些基金不僅虧損嚴重,而且在贖回的情況下會出現流動性困難。這是構成大規模降息的一個原因。

但是,即使降息以後,資本市場並沒有做出相應的反應,反而大跌,又出現熔斷。現在的關鍵是,這不是一個金融危機演變成實體經濟的危機,這是一個實體經濟的危機,非常有可能會影響金融系統,然後再影響實體經濟。對美國的影響主要是來自於美國自身經濟的影響,而不是全球對它的影響,它會對全球有更大的影響,而它的問題來自於內部市場。美國以及很多其他國家的問題是服務業會整個癱瘓。光看餐飲行業就是差不多1萬億美元,旅遊或是飛機行業也有這麼大的規模。所以它們要是完全停滯,對美國的影響可能不是5%的產出喪失,而是40%的產出喪失。這是一個巨大的數目,有可能是2009年金融危機的10倍,現在面臨的不是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而是一個經濟蕭條的可能性,是1931年的情況,所以救市的措施不一定最有效果。

因為儘管降息了,水放了,但水是否需要流動,需要流到需要的部門、企業和地方,就成了核心的問題。為此,美國就出臺了一些結構性的辦法。一是除了用7000億美元支持國債和收購按揭抵押債券。開始採取對貧困家庭的一些資助和對中小企業的一些財務資助。比如大學生免息貸款,向每個貧困家庭(若為4口之家)至少提供3000美元的現金補助,相當於提供緊急貸款,來防止個人資產負債表衰退。第二,對工商企業,尤其是服務業,為了防止它的政權債務中斷,銀行直接開始採取收購商業票據的辦法,來支持流動性補充到這些企業。

這也說明,這次疫情衝擊對金融系統流動性的影響非常大,既構成了大幅降息的背景,同時也構成了用結構性辦法使流動性能流到毛細血管的舉措。

如疫情繼續發展,很可能出現一種新型金融危機,此次市場震盪的持續時間肯定會比較長,因為疫情還在發展中。疫情其實對經濟形勢起一個邊際引領作用。現在疫情的狀況怎麼樣?還不是十分清楚。那麼可以看到,歐洲已經連成了一片。這就是市場預期不穩的原因,即使有政策應對,市場也沒有積極的響應。

在這種情況下,股市大跌百分之二三十,這已經是一個股災了,至少已經是資本上的危機了。但是它與2008年去槓桿的危機性質上還有一定的區別。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一次以快速去槓桿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危機,它是由兩個問題引發的。一是家庭的槓桿非常高,還不起按揭貸款,爆發了次貸危機。而次貸事實上又與證券化的安排打包。如果次貸出現問題,債券也會出現問題。在金融企業槓桿非常高的情況下,就會引起金融企業槓桿的急劇衰退,出現資產負債表衰退危機。

經過十年以後,這種情況有所改善。一是居民消費行為改變,家庭資產負債表變得穩健一些,同時隨著失業率下降、收入上升,資產負債表相對比較穩固。第二,特別是過去十年中美國改善金融機構的監管,使金融機構的風險防範意識有所增加,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也相對變得穩健一些。

但是與此相關是其他的兩個資產負債表的槓桿情況已經遠遠超出2008年金融危機的水平。一個是政府,表現為國債和主權債的槓桿;第二個是非金融企業。

市場擔心,如果股災爆發會不會反倒到非金融企業,接而從非金融企業傳到家庭資產負債表中,最後又引起金融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危機。

如果它是傳導過去形成的危機,我們會看到它是多種危機的一個複合。一是美國流動性嚴重短缺,於是出現美元荒,美元指數在繼續上漲,資金有可能從發展中國家流出,就會造成類似於1997年式的亞洲金融危機。第二,主權債務危機也會有爆發的風險。由於歐洲五國(PIIGS)裡的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當年是鑄成了債務危機,現在意大利的情形令人擔憂。

如果是這樣的話,危機就會變成多種危機的複合,既有2008年那種資產負債表衰退危機,也有這次大幅度股災、還有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12年的歐債危機。如果是這樣,那麼就是嚴重的金融危機,而且是新型金融危機,或是歷史上不太多見的。

中國的A股市場這次的表現跟別的國家不太一樣,

總的來說,這次中國的A股市場的表現跟別的國家不太一樣。但是,既然此次疫情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也是全球性的,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換言之,有一個基本現象,就是全球股市大跌或全球資本市場動盪時,中國的股市也在跌,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在動盪,只是相比之下幅度更小。

這是因為中國的疫情率先得到控制、率先開始復工復產,那麼預期就穩定了。此外,儘管中國也開始降準,但是中國的利率還比較高,還有降的可能性。而像美國降到了0,已經沒辦法再降了。

這就造成兩個效果。一是人們擔心美國的貨幣政策是否還有空間,這也和市場預期有關。第二,由於中美利差保持著較大的正利差,有300基點左右,可以吸引資金向中國方向移動。這也是造成股市和資本市場狀況更好的一個因素。換言之,如果中美之間始終有利差,那麼這個適應力也始終存在。這也構成了人民幣有升值態勢的一個基礎。

但是,假如出現金融危機或那種情況,那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所以需要做好預案。其實,由於疫情衝擊,中國的供應鏈也會受到影響。因為中國是全球的加工工廠之一,需要從國外進口零配件、原材料,也需向海外出口。如果疫情嚴重,這兩個進出口都會受到嚴重影響,中國的基本面也會受到衝擊。

再加上國際資本市場上,資金到處亂竄,這究竟會是什麼結果?也不是很清楚。可以看到,上週資金又在流出中國,認為中國經濟不能完全可以走出一個獨立行情。

此次央行降準是增加流動性最主要的安排,其實去年,我們就已經觀察到了三種狀況。因為去年的市場已經開始擔心全球經濟分化。發達國家的經濟,除了美國好一點,其他國家都不太行;發展中國家也出現了分化,如印度經濟在下行、阿根廷在爆發貨幣危機。所以市場擔心會不會出現全球性的衰退,而這個衰退會導致金融危機。

為了防止衰退、防止這種危機,各國都採取了預防性措施,開始降息。但是,出現了三種狀態。一種是像中國這種國家,利率始終保持在比較高的位置,因為從理論上看,它的降息空間還比較充足;美國當時處在一個非正常狀態,儘管利率為正,但是已經比較低了,只有一點幾;歐洲已經到了一個極端狀態,已經是負利率了。

現在的情況更嚴重,美國的利率已經到了0,歐洲的利率還是負,只有中國還處於正常狀態。在某種程度上,從降息這個含義來講,西方國家的子彈基本都打光了,而中國還有子彈。因此,利率上還有一定的空間,未來還可以再使用。這是一個貨幣政策。

降息的含義也很簡單,就是由於全球資本市場的動盪、全球經濟的動盪,包括中國經濟在復工復產之中,受疫情的衝擊,流動性也緊張,需要通過某種辦法來補充流動性。這次的降準是增加流動性最主要的安排。

儘快切斷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是最好的宏觀經濟政策,這次全球的經濟走勢主要取決於疫情的發展,但目前疫情究竟怎麼發展,真的說不清楚。從目前看來,各國都反映,只有等到疫苗出現、被廣泛接種以後,疫情才能結束。過去說,這個疫苗最早也要在明年才能使用,大概需要18個月。現在即便加快,預計最快也是今年年末。換言之,這個疫情至少要持續8到12個月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疫情的發展究竟是什麼態勢,並不清楚。但是它會嚴重地影響經濟,在世界經濟上,我們看到GDP會逐漸地下降。現在有一個統計,按照意大利目前的疫情狀況,每星期GDP會減少0.25個百分點。換言之,未來還有這麼長時間,它的GDP大概會下降12以上。當然這不可能,因為GDP到了一定程度,到0以後,幾乎就停了。但至少從理論測算上來說,可能會導致一個沒見過的局面出現。

因此,一切都取決於對疫情的控制。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全球聯手抗疫,儘快切斷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是最好的宏觀經濟政策。

因為這次疫情對總供給、對總需求、對全球的產業鏈全部都有威脅,它的後遺症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完全取決於疫情的發展,才知道受損的程度有多大,才知道它的風險有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