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圍困,還有吃和遠方在等著我們

前言:眼看已到了春分時節,每個人心中都在渴望著那個明媚晴朗的“春天”,相信眼前的“圍困”很快就會過去~讓我們先跟著美食達人、《三聯生活週刊》主筆程磊,一起來找尋那些屬於春天的味道吧~


三月三吃雞蛋,端午吃雞蛋,寧海、嵊州一帶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吃立夏蛋。各家以茶葉煮蛋,謂之“立夏蛋”,並互相饋送。立夏這天,人手一個蛋,孩子是一定要將蛋掛在胸前的,熠熠生輝的是裝蛋的兜子,用五彩絲線編織而成,叫蛋絡。鬥蛋也是這一帶的習俗,大家彼此用蛋相擊,看誰的蛋硬。


茶葉蛋,這是能喚醒20世紀60年代的人關於春遊記憶的三個字。當時自拍發朋友圈是不會有的,也無需多麼豐富的美食,他們的春遊記憶裡,是蕩起的雙槳、被風吹起的衣角和耳畔傳來的歌聲,記憶裡有單車,有春光,還有茶葉蛋。


生活不止眼前的圍困,還有吃和遠方在等著我們


在無數吃食中,茶葉蛋是為數不多的可以被人聞出鹹味的東西,就像是烘焙的蛋糕天然可以被感應到甜味。我們的童年以及白衣飄飄的年代,誰不曾途經茶葉蛋小攤?車站、碼頭,如今在上海老一點的街上,弄堂口還有菸紙店的話,店門口往往會擺兩個電飯鍋,一個煮玉米棒子,另一個煮茶葉蛋,它完整的名稱是“五香茶葉蛋”。大料、茶葉與雞蛋同煮的嫋嫋香氣交織在一起,剝開蛋殼後清晰的花紋印在蛋白上,像是中國哥窯的瓷器一般美麗。視覺與香氣,愉悅了整個傍晚。


生活不止眼前的圍困,還有吃和遠方在等著我們


我沒有中年大叔的青蔥記憶,關於茶葉蛋,我會想起電視劇《還珠格格》裡的一段情節,一對賣茶葉蛋的老夫婦要暗殺皇上,抄起藏好的匕首刺向一臉蒙圈的皇阿瑪,掀翻了一鍋茶葉蛋,紫薇見勢衝向皇上擋住了致命一擊——這大致能看出茶葉蛋的群眾基礎是堅實的,它不起眼,但很特殊,既是小吃,又飽含家的記憶。春遊的時候帶一袋,看電影的時候揣兩隻,外出求學時行李裡塞一包,它們多半是出自媽媽之手,所謂慈母手中蛋,遊子身上揣。茶葉蛋和各種食物百搭,有營養又攜帶方便,老少咸宜,關鍵還特別頂餓,製作程序也不復雜。它不是速食也不是大餐,卻自帶人間煙火氣息。


世界上最好吃的茶葉蛋只存在於記憶之中,茶葉蛋沒有統一配方,媽媽做得最好吃。街頭的攤販不像你媽媽那樣愛你,能把浸泡著的茶葉蛋藏得足夠久,一直到完全入味才拿出來給你。這還會形成一種特殊的人生體驗,吃的時候感覺不深,但是在日後,在遠離那個時代時,它才會變成一種幸福感的象徵,哪怕偶爾想念一下,舌頭都會不安地扭動,期待著其實並不存在的蛋黃顆粒感。


生活不止眼前的圍困,還有吃和遠方在等著我們


賣茶葉蛋是一代人的生計,臺灣的便利店中,基本都飄著一股茶葉蛋的味道,聞著味兒,就能精準地找到便利店。在日月潭玄光寺碼頭的臺階旁邊,有個存在了數十年的賣茶葉蛋的小木亭,店主是80多歲的鄒阿婆。她從18 歲便開始在日月潭售賣茶葉蛋,由於選料精良、製作一絲不苟,在當地口碑一直不錯。最初,人們管這個小檔口叫靚妹茶葉蛋;阿婆到了中年,人們喊的是西施茶葉蛋;後來直至現在,變成了阿婆茶葉蛋。


茶葉蛋受歡迎的核心是入味。南方都有滷菜的習慣,在滷牛肉、雞爪、豬頭肉之後,再放進些雞蛋與茶葉進去同煮,蹭了油水,也蹭了茶香,都融進了那一顆蛋中。人生好似茶葉蛋,要有裂痕才夠味。製作它的關鍵是要在煮熟後用勺子背將蛋殼輕輕拍裂,經過長時間浸泡或煮,讓味道通過紋路的縫隙浸入蛋中,蛋白上也會因此留下玄妙的花紋。


用茶葉佐以醬油、大料等重口味佐料煮蛋是一種粗暴簡單的方式,茶葉、醬油、桂皮、八角、薑片,你問我各加多少,中餐都是以“少許”為單位,無須太在意。又正因為隨意,賦予了其誠懇又接地氣的心。


但不知你是否捫心自問過:吃過真正的茶葉蛋否?清代美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是可考古籍中最早系統介紹茶葉蛋做法的:“雞蛋百個,用鹽一兩,粗茶葉煮,兩支線香為度。”古時兩支線香相當於現在的4 個小時,目的還是為了入味,也只有這樣,才能讓蛋黃帶著綿綿的口感幷包含茶與滷料香。慢火熬燉出來的,往往都蘊含著那種飽含著儀式感的美妙味道。


真正的茶葉蛋,入的是茶味,倘若大料、醬油少許,哪裡還有茶葉的清香了。茶與蛋的組合,傳遞的是動物與植物、葷與素的巧妙融合。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組合解決了一個尷尬的問題:經過加熱,蛋黃會釋放硫化氫,它會讓水煮蛋剝開後的氣味聞起來像屁味兒,這是部分人不愛吃雞蛋的原因之一。而加入茶葉同煮,則會完美地解決這一問題。


生活不止眼前的圍困,還有吃和遠方在等著我們


興許有人會問,用什麼茶葉煮雞蛋最合適?我從不覺得食材尋常,就應該以尋常的材料輔之,我總是期待著化腐朽為神奇。粗茶葉那是古代人的審美,現代人要有現代人的精緻。於是,我精選了13種原料靠譜、工藝正確的茶來煮雞蛋,並得出了結論:武夷巖茶煮雞蛋最合我的口味,其次是臺灣烏龍。前者有清新好聞且霸氣十足的花香,既沒有喪失掉雞蛋本身的鮮美,又增加了巖茶特有的味道,巖骨花香讓雞蛋有了“炭燒”般的口感。我用臺灣的金萱烏龍和大禹嶺高冷都試過煮雞蛋,煮出來略帶一些甜味,金萱烏龍特有的奶香味也能在其中若隱若現。


如果你對充盈著茶葉清香的茶葉蛋有興趣,下面的招數將有可能改變你的一生;如果你能做出耳目一新又可以修正《隨園食單》的茶葉蛋,人生的厚度必然會加分。


原料靠譜、工藝正確的茶是必須的,千萬不可拿那種盒子比茶葉貴的茶來充數,這是對雞蛋起碼的尊重。雞蛋必須是土雞蛋,一身抗生素的雞下的蛋別往家裡拿。按1∶30 的茶水比例準備好茶與水,另用沸水將巖茶泡上20 秒,泡了一次後將水無情倒掉,茶備用。雞蛋洗乾淨放入準備好的冷水中入鍋,中火煮沸後將雞蛋殼拍裂,加鹽少許再轉小火慢燉半小時,投茶,3 分鐘後撈出茶葉,靜等湯汁泡蛋,至少得抱著今天做、明天吃的心。第二天,可口的茶葉蛋就出爐了。用鵪鶉蛋代替雞蛋是可取的,因為鵪鶉蛋個小易入味,蛋黃小不噎人。


茶葉煮久了會大量析出單寧酸,口感上會發澀,所以茶葉要撈出來。如果想增加茶葉蛋的美感,可以用各種形狀的樹葉附著在雞蛋表面,再用紗布包起來下鍋,並取消拍裂蛋殼的環節,在撈茶葉時用針在雞蛋兩頭各戳幾個小孔,浸泡。第二天,一顆顆極具藝術性的茶葉蛋便如夢如幻般誕生了。


至於是純茶葉蛋好吃,還是加了大料醬油的茶葉蛋好吃,我想我們要為自己的實驗精神驕傲,強調獨具一格的清香就好。畢竟不能和童年的味道爭論啊,爭不贏的,對不對?


文章選自《吃和遠方》,原標題為“春光和茶葉蛋”。


生活不止眼前的圍困,還有吃和遠方在等著我們

《吃和遠方》

北京烤鴨代言人大董,劉愷威、張亮、龔琳娜傾情推薦

特約2019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視覺總監錢若斐擔綱插畫配圖

我們心心念唸的,除了那口好吃的,更是一些人和一些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