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著名重症期刊在線發表新冠肺炎救治“江蘇經驗”

3月18日,歐洲著名重症期刊《Annals of Intensive Care》在線發表了論文《重症關口前移是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的關鍵:江蘇經驗》。文章由江蘇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重症醫學組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毅教授和江蘇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江蘇省人民醫院黃茂教授作為通訊作者,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孫駸博士作為第一作者,著名重症醫學專家、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邱海波教授指導。他們向世界分享江蘇零死亡的救治經驗,希望能幫助更多國家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歐洲著名重症期刊在線發表新冠肺炎救治“江蘇經驗”

向世界分享“江蘇經驗”

楊毅主任介紹,江蘇省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交出了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雖然老年患者(最大98歲)、基礎疾病佔比達20%左右,重症患者約佔10%,但是目前早已清零,並且患者零死亡,此外還成功進行了兩例新冠肺炎轉陰患者的肺移植手術,多做了兩道“附加題”。

楊毅教授介紹,“江蘇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一是,關注高危患者和重症患者的早期識別。在江蘇省新冠病人救治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策略是將重症關口前移,對所有患者進行早期篩查。對新冠肺炎患者每天篩查兩次,並定期監測呼吸率、心率等。一旦發現異常,將患者轉至重症監護病房(ICU),由ICU醫生和護士接管治療。另外,建議採用預警模型與早期篩查相結合的流程,對高危患者進行識別,對所有患者進行篩查,為早期干預提供可能。

二是,在重症團隊主導下的早期干預治療。目前尚無有效的針對新冠肺炎的抗病毒治療,因此降低死亡率的重要途徑是及早採取強有力的干預措施,“治療先上去,提前干預,阻斷輕型發展為重型,重型發展為危重型。”如俯臥位通氣這一原來用於改善中重度ARDS患者的方法,在江蘇省新冠肺炎病人中,首次嘗試清醒俯臥位的治療,並發現清醒俯臥位可以顯著改善肺不均一性、降低氣管插管率。

三是,實行臨床專家主導的分層管理策略。“全省的重病人,我一個是看不完的,因此就要形成責任到人的制度。”在疫情發生之初,江蘇省便成立了臨床專家指導下多學科交叉全省分級管理小組,對所有新冠肺炎患者提供醫療指導,小組的成員主要是來自三級醫院的重症醫學專家和呼吸醫學專家。按照地理位置江蘇省被劃分為五個區域,每個片區有專門的醫學專家負責。“到每天下午5點彙總需要全省專家組會診的病例,第二天上午進行全省遠程會診。形成了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治療管理模式。”這種層級分明、逐層反饋的管理機制使得有效的醫療干預成為可能。

資源整合與調配則是治療的保障,楊毅主任介紹,“要有相對應的人力、物力的配置,這樣才能更好提高救治水平。”江蘇省衛生部門統一整合和調配包括一線醫護人員和醫療防護物資在內的各種資源,保障患者能接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治。共計234名臨床工作人員投入到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中,並有3500名儲備臨床工作人員,充足的物質和人力資源是控制新冠的重要基石。

全省奔跑只為奮力守護重症病人

這些經驗的總結,都是楊毅教授與專家組成員一起討論出來,也是他們全省奔跑,奮力守護的結果。作為江蘇省衛健委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重症醫學組組長,楊毅和專家們的任務就是保護江蘇一方平安。從大年二十九開始,楊毅沒有休息過一天。

徐州、鎮江、蘇州、無錫……江蘇的13地市,這2個多月,楊毅主任跑了個遍。有時一天就要穿梭在3個城市間,一大早從南京出發,趕往一個地點,把所有的重症病人查過一遍,指導當地醫生救治要點後,就要馬不停蹄的趕往下個地點,再回到南京時一般都是深夜了。“有一次,去了連雲港就想著可以順道再去徐州看看,既然都出來了,那就儘量多的跑幾個醫院看看吧。全省各地的重症病人的情況,我都要摸透才放心。”楊毅說道。

因為每個病人都有自己的個體特點,只有到床邊去,觀察過患者情況,評估病情,才能得到最適合病人的最佳治療方案。2月初,楊毅正在開會,突然接到電話說,徐州有個病人情況危急。她當即坐火車從南京趕到徐州。“因為坐火車只需要1個多小時,時間就是生命,患者已出現了心臟驟停、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必須立馬趕到。”一到徐州當地的醫院,楊毅趕緊穿上防護服,進入病房觀察病情,用半天時間,從原發病、呼吸、治療、器官支持等各方面評估病情,調整治療方案,連呼吸機參數等細微條件都考慮在內,臨走前,她再三叮囑當地重症科醫生,有任何問題,隨時打電話。六七天後,這個病人就轉危為安,撤機拔管了。

“雲對話”參與全球戰“疫”

當問及面對都是重症甚至是危重症的患者時,內心是否有過害怕。楊毅擲地有聲地說:“沒有!看到病人的時候,什麼擔心害怕都忘了。”因為這樣的情景,她經歷裡有太多。

目前作為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常委兼秘書長的楊毅,在國家、江蘇省等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危急關頭,先後多次作為國家級、省級專家組專家,以精湛的醫術在抗擊重症甲型禽流感、H7N9禽流感、南京7·28事件、崑山8·2爆燃事件、鹽城特大風災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重症患者的救治做出了突出貢獻。而她帶領的重症醫學科,也是全國首批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國家級重症醫學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擔當起為全國各地醫院重症醫學技術指導及人才培訓等重任。

楊毅說,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重症醫學責無旁貸。如今全球戰疫吹響集結號,楊毅又加入戰“疫”中。“現在全球疫情形勢嚴峻,由於新冠肺炎是個全新的疾病,國外的治療也在摸索中。將‘江蘇經驗’與國外同道分享,目前已經跟意大利、美國等多國專家交流救治經驗,前幾天還通過‘雲對話’與七國專家分享新冠肺炎救治經驗。希望這樣可以讓國際同道,多走一些捷徑,少走一些彎道。”楊毅主任說道。

(劉敏 程守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