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7年,華人科學家研究發現:中藥抗癌前景可期

耶魯大學醫學院藥理學教授Yung-Chi Cheng是乙肝、腫瘤和艾滋病藥物開發的領導者。

20多年前,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否解鎖中藥治療癌症的潛力?能否設計一種植物性藥物,讓傳統癌症療法更有效?


歷經27年,華人科學家研究發現:中藥抗癌前景可期


在美國,以往還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美國FDA甚至連批准多成分植物性藥物的相關程序都沒有,直到2004年,才發佈了植物性藥物專門指南。

研究人員和藥物開發專家曾建議Cheng博士改變路線。他們覺得開發植物性藥物太複雜,風險太大,但Cheng博士鐵了心要做這個事。這是一條全新的路,可想而知遭到了很多質疑,但他認為,結果會證明一切。

如今,Cheng博士研究團隊正在啟動植物性藥物YIV-906的第一個國際臨床試驗。這是癌症研究的一個里程碑。這項涉及肝癌和乙肝患者的試驗將在美國、中國大陸及臺灣、香港地區的20家機構進行。主要的研究地點包括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和諾斯威爾健康癌症研究所、中國國家癌症中心、臺北醫學大學和香港瑪麗醫院。

耶魯大學合作研究辦公室主任Jon Soderstrom說:“Cheng博士是個開拓者,他憑藉自己的個人魅力和實證結果,讓人們開始關注這一領域。”

◆ 時鐘撥回到27年前

1993年,一位沒有中醫背景的化學家Shwu-Huey Liu作為博士後研究員,開始在Cheng博士的耶魯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當時,Cheng博士的研究重點是抗病毒藥物和傳統抗癌藥物。

當1997年Liu完成博士後研究時,Cheng博士提到了他對中醫的興趣,他認為這可能是醫學的未來——尤其是在癌症領域。在他看來,中醫學的原理是利用多種化學物質,以及人體不同器官代謝這些化學物質的能力發揮作用。而Liu的化學知識有助於質量控制。

後來,Liu與耶魯大學斯特林紀念圖書館的一位圖書管理員取得了聯繫,她花了許多時間翻閱館藏的中國古籍,尋找中草藥的特性。Cheng博士告訴她,要找那些還在使用的,不太稀有的,含有四種或更少元素的草藥。

◆ 驚人的發現


歷經27年,華人科學家研究發現:中藥抗癌前景可期


Liu蒐集到大約20個方子,其中包括治療胃病的“黃芩湯”,它由甘草、大棗、芍藥和黃芩組成,至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經過實驗室檢測,Cheng博士團隊發現,黃芩湯對一種名為CPT-11(即後來獲批的常用化療藥伊立替康)的化療藥物的副作用(包括腹瀉、噁心和嘔吐)有很強的抑制作用。於是,他們開發了一種基於這種藥方的藥物YIV-906,並在1000只老鼠身上進行了測試。

結果他們驚訝地發現:藥物YIV-906不僅減少了化療藥物對胃腸道的毒副作用,還增強了伊立替康的抗腫瘤活性。這無疑揭示了YIV-906強大的治療潛力。

◆ “WE”醫學的興起

接下來的幾年裡,在涉及200多名患者的多項臨床研究中,研究團隊就該藥物對一系列癌症(包括肝癌、胰腺癌和結直腸癌)的有效性進行了進一步測試。這些積極的影響被一遍又一遍地重現。YIV-906不僅減少了化療藥物和放療的副作用,而且使癌症更穩定,患者恢復更快,生存率更高。

Cheng博士解釋說:“YIV-906這種藥物起效的原因是,它有多種化學物質,可以在多個地方起作用,從而改變整個體內平衡系統。它觸發了先天免疫和癌症微環境中的適應性免疫。”

2019年,Cheng博士團隊與耶魯大學免疫生物學教授Lieping Chen合作,對YIV-906與免疫治療藥物PD-1抑制劑的療效進行了測試。

結果顯示:YIV-906增強了免疫治療藥物的抗腫瘤活性。該藥物組合不僅根除了小鼠體內的所有腫瘤,而且當植入新的腫瘤時,腫瘤也不會生長。他們在研究報告中寫道,這表明PD-1抑制劑聯合YIV-906“產生了一種腫瘤特異性疫苗樣效應”。

他們將這種新方法稱為“WE”醫學,即西方醫學和東方醫學的融合。Cheng博士說:“我們需要一個東西方融合的完整系統,來對抗像癌症這樣棘手的對手。”

◆ 中藥抗癌前景可期


歷經27年,華人科學家研究發現:中藥抗癌前景可期


目前,一些大型製藥公司也正在關注Cheng博士團隊的試驗進展。如果3年後這項國際試驗的結果證實了植物性藥物YIV-906的有效性,那麼它成為又一個由天然產物開發的突破性藥物。其他例子包括:阿司匹林(來自柳樹皮)、紫杉醇(取自太平洋紅豆杉樹皮)、達菲(來自八角茴香)、青蒿素(一種從青蒿中提取的治療瘧疾的藥物,它的發現者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獎)。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Cheng博士團隊成功了,傳統中醫藥不僅將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方法,而且還將有望用於預防和治療年齡相關性疾病和肺部疾病。

Cheng博士說:“如果我們讓第一個中藥被FDA批准為處方藥,這將改變人類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