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尷尬:疫情未散,如果有人暈倒需要人工呼吸該怎麼辦?

近日,新冠肺病毒的勢頭已經有所遏制了,多數地區都是零新增病歷,零確診病歷,戰疫勝利已經指日可待了。

目前,隨著復工的推薦,大多數人已經走向了工作崗位,但對於在互聯網公司上班的程序猿、碼農們來說,疫情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工作,在家玩兒命工作依然如常,當然,猝死也就相當常見了。

這不,疫情期間,筆者接診猝死患者3人,其中,最年輕者46歲。兩個在家,一個在小區散步。

【疫情之下,如果有人突然倒地,發生心臟驟停了要不要人工呼吸?】


有點尷尬:疫情未散,如果有人暈倒需要人工呼吸該怎麼辦?

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我知道,目前為止仍然有相當多的人對於心臟驟停的急救還僅僅只是停留在兩個點上:一是胸外按壓,二是人工呼吸。

事實上,院外急救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常被忽略——判斷與求救。只有嚴格執行這兩個步驟,才能決定要不要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

今天筆者再次跟大家複習一下突然倒地的病人,如果發生心臟驟停的急救步驟:

第一步:呼喊有無應答並判斷患者頸動脈搏動與否、呼吸有無。網上鬧過很多類似的笑話——好心者發現有人倒地或者抽搐,連頸動脈都不判斷,直接就給病人做胸外按壓了,還說自己受過專業訓練。如果病人頸動脈在跳動,說明心臟沒停,那幹嘛要做心肺復甦?給活人做心肺復甦是極其不正確的。

有點尷尬:疫情未散,如果有人暈倒需要人工呼吸該怎麼辦?

第二步:由判斷結果決定處置方式。如果判定頸動脈有搏動、有呼吸,說明人活著,只需要將患者側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打個120讓急救人員來處理即可,注意患者的防寒或避暑。

(筆者曾接診過一個突然暈倒的病人,患者並沒有心臟驟停,只是簡單的暈厥,拖到陰涼處求救即可。誰知路人遵循了“不敢動”的原則,大熱的天愣是讓患者躺在馬路上發生了中暑和燙傷。哎,此處只想省略一萬字)

如果判定患者頸動脈搏動消失,呼吸消失,此時就要胸外按壓了。但要記得,有條件的取AED,並且求救手機要時刻保持通暢,或者打完急救電話不要掛電話,一方面,急救人員會給你指導急救,另一方面,提供更多位置信息便於急救人員更快找到患者。

有點尷尬:疫情未散,如果有人暈倒需要人工呼吸該怎麼辦?

第三步: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的要領。

胸外按壓得找到正確的位置,我們提倡兩乳頭連線中點,對,你沒聽錯,是乳頭的連線。有人該問了,那我做心肺復甦前要把病人上衣給脫了找兩乳頭,然後連線找到中間開始做?

沒必要。大家大致知道自己的兩乳頭位置,就大概知道病人的在哪。一句話,胸部正中間的位置就對了。

然後咱們再說人工呼吸。

其實無論是不是此次疫情,對於院外急救而言,我們不提倡非專業人士人工呼吸。

如果是自己的家人或者明確知道有無傳染病的親人,我們可以做人工呼吸;如果是陌生人,不知道對方有沒有傳染病,不建議做人工呼吸。

有點尷尬:疫情未散,如果有人暈倒需要人工呼吸該怎麼辦?

【不做人工呼吸,會不會影響患者的救治效果?】

答案是會,但影響不大。

對於非專業人士而言,做好識別、求救、胸外按壓已經是非常了不得了,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連最基本的這三項也做不好。

筆者參與過很多的院前急救,有一例搶救成功的案例給大家分享一下:一位50多歲的農民工,吃飯時突發心臟驟停,工友發現趕緊打電話,由於距離比較近,我們從接診到現場7分鐘左右,因為人手不夠,我們現場趕緊給予了首次電除顫和胸外按壓,呼吸囊還沒來得及應用,靜脈通路還沒建立,患者已經恢復了自主心跳。

這個案例也再次驗證:對於心臟驟停的患者而言,發病時間要短,並且儘早的給予電除顫和胸外按壓是搶救成功的核心。人工呼吸與靜脈用藥只是其次。

有點尷尬:疫情未散,如果有人暈倒需要人工呼吸該怎麼辦?

總結:

對於非專業人士而言,院前見到突然暈倒的病人,要做到識別是否昏迷、判斷頸動脈搏動有無、撥打急救電話、做好胸外按壓,這些就已經很好了。

至於要不要人工呼吸,那不該成為普通大眾所糾結的點,因為救護車上有呼吸囊,且醫院裡有更多高級的呼吸機會幫助患者呼吸。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