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安土重遷的中國人會送孩子出國留學,為他好?還是害了他?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老百姓兜裡有錢了,出國留洋不再是稀罕物,近年來,總是會聽說XXX孩子出國留學了,XXX孩子海歸回來啦……

不過,和我們曾經想的出國學本事、學成歸來為國做貢獻的理想不一樣的,是不少留學生更願意在國外做二等公民,出國了就不回來了,他們不但沒做詹天佑、錢學森,事與願違,個別人還出賣國家做了“漢奸”,讓人唏噓、唾棄!如果當初送他們出國的父母知道他最後做了“漢奸”,我想打死他們都不會這麼做(當然,現實中就有父母和出國子女斷絕關係的例子)!

目前,中國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國外留學,動機是什麼呢?

很難否認,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孩子更好的生活、向上的人生,至少是自以為的更好、向上。這也是中國人的普遍價值觀,當人上人。可憐天下父母心,總以為這樣會給孩子一個美好未來。每個人的心理我們不好評價,那些父母骨子裡崇洋媚外投敵的我們就不說他了,就拿明面普通人的事實講。

這類父母有兩類:

  • 一類是有錢的、已經是人上人的,他們要確保孩子持續優秀,至少富過三代或者成為書香世家。
  • 一類是沒那麼有錢的,不過至少是中產,他們自己就是繃緊褲腰帶,深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自己吃糠咽菜也要幫助孩子成為人上人。

為什麼安土重遷的中國人會送孩子出國留學,為他好?還是害了他?


這類孩子有三類:

  • 一類是學習好的學霸,他們追究更快、更高、更強,要過風馳電掣般向上的人生,他們瞄準的是自己心中的NO.1。
  • 一類是學習一般的普通人,他們覺得以自己的能力,在國外肯定能成為學霸,上個好大學,他們瞄準的是要上常春藤、世界前列。
  • 一類是學習不行的學渣,在國內上中學肯定是沒有大學上的,在國外至少混個大學文憑啊,萬一運氣好還能上個好大學。

為什麼安土重遷的中國人會送孩子出國留學,為他好?還是害了他?


至於為什麼那麼小就送出去:

  • 一個是這樣可以完全融入當地,不會存在語言和習慣的障礙;
  • 另一個更重要的是,會取得當地居民的待遇,他們申請入大學不是看國內高考分數,而是很本當地孩子一樣。和中國人比高中之前的學習,對那些學習不是學霸類的孩子,優勢不要太大。

為什麼安土重遷的中國人會送孩子出國留學,為他好?還是害了他?


我們將這兩類父母和三類孩子組合起來看,是不是都是不錯的選擇?紙面看來,沒有比這更好的選擇了,沒學上的可以上大學了,有學上的更牛了,光耀門楣、光宗耀祖。

如果不管他最後為不為國爭光,僅就個人來看,一切沒問題,至少他自己會生活的很好,這也就是很多父母義無反顧的送孩子出國的原因了,一切為了孩子啊。

可是,這裡有兩個問題大家容易忽視:

一是我們出國追求的“好”是真的嗎。

但世事難料啊,天下太平沒問題,但遇到天災人禍如何呢,那就很麻煩,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個例子;更重要的是隨著我國的發展,國外是不是真的比國內好呢,或者是比國內好的時間還有多長呢?網上有個賣了房子出國奮鬥幾十年,回來買不起自己賣掉的那個房子的段子,就是個生動說明。人往高處走沒錯,但高高低低是會變化的,今天拼命往上爬的那個高地真的就是以後的高地嗎?大勢要判斷準確。

二是孩子的“三觀”形成能控制嗎。

中國家長總是以為孩子是土生土長、根紅苗正的中國人,哪怕是取得外籍,也是權宜之計,身在曹營心在漢,中國心不會變的。但事實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尤其是在青少年期,如果有沒有家人實時關注,形成的“三觀”真實控制不了。萬一孩子感覺自己是被“拋棄”了、或者就是崇洋媚外,真要當了“漢奸”,父母只能仰天長嘆!尤其是國內形勢發展大好,當中國完全崛起了,自己的孩子由於國籍、“三觀”不合等原因享受不了他原本作為一箇中國人可以享受的福利,不知道父母會不會腸子都悔青了。

當然,我們都是希望我們的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將來能做一個優秀的人,也期待他們學成歸來,建設祖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正確的學習方法,出國留學多長長見識、多交流、多溝通是沒錯的,固步自封更不可取!哪怕是中國的教育、學術已經世界第一了,也要多溝通交流、互相借鑑。但在留學的路上,我們一定要找好自己的“初心”,做好“風控”,千萬別舍了孩子沒套著狼。

不過,我們也真希望我國的教育要再發展的更好些,讓我們的孩子在國內就能找到他心目中的世界NO.1。中國人安土重遷,家裡有更好的,誰願意跑去外面遭人白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