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潔”的愛

突然腦子裡出現“不潔”這個詞語,其實對於不潔,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具有羞辱和傷害的意思,可在世間有多少的不潔在流傳。

很多事都在因果間來回,很多人曾經都有彷徨犯錯的時候,但知錯就改的人有多少。反覆強調自己的正確,批判別人的事情,在人的心裡都儲存這樣的事例。

要想得到一個自我反省的勇氣好難。

【原創】“不潔”的愛

前不久,北大120週年慶上,校長將鴻鵠讀成鴻浩,該事立馬在國內炒得沸沸揚揚,什麼終於湊齊名校校長讀錯字?名牌大學的校長居然不會讀?…各種各樣的嘲笑聲不期而來,在大家眼裡,自己犯錯可以原諒,別人犯錯,特別是名牌大學或名人犯錯就不能。

想想嘲笑別人的人們,你們犯下的錯誤可能比這位校長還多,還大,只是你只是區區小卒,不值得人關注。事情發生後這位北大校長站出來道歉,在眾多的譏笑和藐視中他能站出來,這需要多大的勇氣。

從內心我敬佩這位校長,對他犯下的錯,並不覺得是校長不認識的問題,而是對待事情的認真度,他太大意,太疏忽。如果事發前,能抽出一點時間通讀一遍,根本不會發生後面的事情。

所以態度決定一切,認真態度在任何人身上都重要。

【原創】“不潔”的愛

犯下的錯成為這位校長永遠抹不掉的汙點和悔恨,也成為激勵他前行的步伐以及對待事情的態度。很多人認為,錯誤犯了就犯了,如果一個人不去終結,不去糾正,還會繼續下去。曾經有一句“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改正的勇氣”人終究隨著錯誤成長,能知錯就改的人前方的道路越走越好,相反呢?越來越差。

不潔的愛和犯下的錯一樣不被人看好,可是如果你從另一角度審視問題,愛有多種,愛也有原因,一位長期身患重病人,他只知道去索取愛,卻沒有施捨,那麼這位只得同情的人會讓周圍的人都處在被動中,而愛他的人,也在終究的抱怨中漸漸疏遠。

愛能給人帶來寬慰和幸福,可愛也能帶來傷害,把愛作為相互之間的紐帶,讓它隨意飄舞在空中,任由天意安排,那不是最自然而美好的時刻。不潔的愛從表面上看粗糙不受人歡迎,但你打開它內在的肉囊,那潔白的心裸露在外時,才發現許多時候不能只看其表。荷花生長在汙泥裡一樣潔白清幽,花生帶著汙泥來到世上,清洗後成為可以增血的營養食物。

【原創】“不潔”的愛

還有很多看是醜陋實則潔白的物種,他們不是一樣帶給人不一樣的好處。可往往一些看似好的東西不一定好,都說對你好的人一定有原因,世上除了自己的家人,都是相互利用的工具。在爾虞我詐的環境下,不能被嬉笑的表面所矇蔽。

記得小時候採野蘑菇,大人們囑咐越是漂亮好看的蘑菇毒性越大,當我們看到看似花兒開放的蘑菇,我們只有望而興嘆。美與醜,潔與不潔,都不應只看其表面的現象來做決定。

筆名添翼。作品《木凳》獲全國第五屆“書香三八”徵文一等獎;《使命》獲重慶市首個“中國醫師節”(記者、作家組)三等獎;《光明使者》獲“電力故事 家國情懷”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徵文獎等國家級、市級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