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歸來的味道

梁新永

生命歸來的味道


人生如水,在歷史的長河裡流淌。因為激流險灘,便有了跌宕起伏的故事,人生才有了歲月如歌的味道。

人生如水,因為鹽而有滋有味。當鹽的生命融匯到水的生命裡,如水的生命便不再平淡,於是我們品嚐到了厚重如史的味道。

柴在深山的時候,是搖曳在枝條上的綠,是交相輝映在森林畫卷裡的色調。柴在火焰裡燃燒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生命之光,嗅到的是一攏篝火散發出的柴香,感受到的是溫暖人生的味道。

疫情讓生命經受了考驗。當萬千生靈遭受新冠肺炎病毒齧噬的時候,因為醫護人員的逆行,因為善行的力量,因為生命守護著生命,唱響的生命旋律才有了可歌可泣的味道!

生命歸來的味道


當新聞裡傳來首批醫護人員從曾經病毒肆虐的武漢開始撤離的時候,當看到這些曾經的逆行者與這座英雄的城市依依惜別的場景,當“揮手自茲去”的天使佇立在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十字路口,我真真切切地品嚐到了潸然而下又滴落口角的眼淚的味道。

人生百味。但此時此刻,我最想品味的是濃烈的酒的味道。我想擎一杯顆顆糧食醞釀為滴滴醇醪的美酒,獻給曾經與病魔奮戰的白衣勇士。他們披掛著防護服,拿生命與病魔廝殺,雖然看不見英雄的容顏,但卻是當代最可愛的人!

生命歸來的味道


生命歸來的味道,只有濃烈的酒才能代表一切。

酒是一個訴說不完的話題,從遠古到今天,人的生離死別,人的喜怒哀樂,人的酸甜苦辣,無不以酒為緣,以酒增色,以酒添彩。

我此生愛酒、釀酒、經營酒、策劃酒、吟誦酒,無論是醬香、濃香、清香、米香,抑或是兼香,不僅穿腸,且多酩酊,飄飄欲仙中亦常抒懷,時有帶著濃郁酒香的醉詩見諸報端。但真正品評酒之味道,卻難以一言蔽之。

酒事千年,酒香萬代,沒有比酒更能包羅萬象的東西了。

酒是麴櫱水,喝了先軟腿,嘴裡說胡話,眼裡活見鬼,老百姓如是解說酒的味道;

燒酒本是五穀水,先軟胳膊後軟腿,摟定妹妹親個嘴,滿肚子生鐵化成水,大漠深處的少數民族如是傳唱酒的味道;

酒是水的外形,火的性格,可以使聰明的更聰明,可以使愚蠢的更愚蠢,詩人如是吟誦酒的味道;

說起酒來酒字好,杜康造酒醉劉伶,好事也從酒上好,壞事也從酒上壞,縱然不是無價寶,當今皇上他先行,說書人如是說唱酒的味道。

酒的味道如同酒本身一樣照例是一個永遠也訴說不完的話題。品酒話人生,我們對人生的味道有著太多的感受。

當我們脫離母體和大自然交換第一口空氣的時候,我們體會到來到世間的味道;

聞香下馬,知味停車或許是對味道最直觀的體味;

來了去,去了來,來去之間誰又體會得到惜緣惜福的味道;

哼哈一口氣,冷熱不一般,是心知肚明的味道;

啞巴吃黃連,是有苦說不出的味道;

心焦莫過人等人,難過莫過人想人,是欲說還休的味道;

緋紅花瓣在手指間飄落是悵然若失的味道;

汪洋恣肆中穿梭于波谷與波峰間是搏擊生命的味道;

大災無情,大愛無垠是人性如岩漿噴湧的味道;

血濃於水,情大於天則是真愛在人間燦爛的味道。

逆行而上,用生命去守護生命,是凜然大義,捨我其誰的味道!

人生於世,我們咀嚼酸甜苦辣的味道;

工作學習,我們嘗試上下求索的味道。

正是因為感受、體會到不同的生活味道,我們才有了對生活的不同感悟,才有了對世界的不同認識,才有了在同一個題目下的不同文章,才有了芸芸眾生中不同個性的你我他,因而也才有了當我們趟水過河邁出第二步時已經不是同一條河的認識,也才有了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的哲思和感悟!


生命歸來的味道


味道之於我們,恰如人類之於世界。早年讀莎士比亞的作品,對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說法不用點頭暗自許。圍爐夜話《紅樓夢》也才理解了寶玉和焦大對林妹妹那種天上地下的看法。正是因為對於同一個事物,我們感受到的是不同的味道,所以才有了“下雨天背麻袋,越背越重”的那種只有自己才說得出的真切感受。

當年吟誦“少年不知愁滋味”曾不以為然,更不知“卻道天涼好個秋”那種萬般無奈的味道!

“王顧左右而言他”是何種味道?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是何種味道?

愛別離苦,抑鬱孤懷,無可訴說,是何種味道?

有月不能賞,有酒不能飲,有佳人不能面對,是何種味道?

“無名煩惱,集諦業斷,我法執除,貪嗔痴盡”是何種味道?

“生死解脫,眾苦雲消,得寂滅境,安住涅磐”是何種味道?

我已悄然白髮襲頭,回首似水流年,才頓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曠遠境界和傷逝味道。

生命歸來的味道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孩童在啟蒙朗誦中不知不覺就通曉了詩的味道。

拳練千遍,其意自見,這是日久見功夫。而只有千錘百煉,方能明白“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的味道。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鬚,字斟句酌中體會到做一個詩人的味道。

夢竹飛雪,流水無心,煙霞供養,倘祥於青山綠水之間,是得自然之趣的味道。

把酒臨風,極目千秋,懷古思今,縱情於亭臺樓閣之上,是寵辱皆忘的味道。

功無白費,善無錯行,這是回首往事由衷慨嘆的味道;

大勝靠德,小勝靠智,這是久歷浮沉,看透得失,漸悟人生真諦的味道。

人生百年,當知百味,當合大道;

得其真味,行於大道,方為康莊!

飲而有味,品而有道,把酒問天,何其味也?

生命歸來的味道

聞聽“雖九死其尤未悔”的白衣天使自武漢疫情一線凱旋,雖未能置酒接風,把酒敬英雄,牽袂話生死,只好將“酒”這個人生永恆的話題盡情吟誦。

壯行時應該有酒,把回來時“一個都不能少”的囑託寄託在酒裡;凱旋時更應該有酒,將救治“零死亡、零感染、零事故”的驕人業績傾洩在酒裡。

擎觴之間,其香已入肺腑。但沁人心脾的不再是“蕩胸生層雲”的甘冽淳厚,而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慷慨悲歌。

這是此生品鑑人生百味,最難以訴說和表白的一種味道。人有了切膚之痛,才能記住一些東西。面對生命有可能被不知不覺地奪去,而依然直面死神,用生命去奪取生命的壯舉,這又是何種的味道啊!

白衣執甲,英雄凱旋。

回家的味道,真好!

生命歸來的味道

梁新永,文化學者,職業經理人,蘭州大學客座研究員。曾先後在甘肅骨幹企業及世界五百強企業從事高級管理工作,長期致力於研究和制定企業發展規劃、制度建設與改制上市工作,並在企業管理、市場拓展和品牌推廣實踐中多有建樹,榮獲甘肅省文明青年、甘肅省新長征突擊手和全國各族青年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受到江澤民、朱鎔基、李瑞環、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敬重國學,詩文時常見諸報刊,並編撰多部專著。勤勉敬業,投身於中華武學的實踐和傳播,現為甘肅省靜功纏絲太極拳研究會會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早年受業於我國著名內功拳家楊露禪門下五代傳人和西青先生,是郭雲深一脈形意拳、程廷華一脈八卦掌、崔毅士一脈楊式太極拳、陳濟生一脈靜功纏絲太極拳、王薌齋一脈意拳在西北蘭州的重要傳承人。

生命歸來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