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坤哥分享稻苗種植心得

又到一年春耕時,在咱們水稻生產上素有 “ 秧好半年稻,壯苗產量高 ” 的說法,因此要獲得水稻高產,育好秧苗是關鍵。今年國家大幅下調水稻價格、消減種植面積,看得坤哥十分痛心。所以對於咱們大傢伙來說,大環境下,咱們大傢伙就更得重視水稻育苗這一環節。

春耕時節,坤哥分享稻苗種植心得


坤哥在後臺收到不少朋友諮詢關於育苗的問題,大傢伙放心,這些消息坤哥都看的到!下面坤哥就以問答的方式,來回答大傢伙關於水稻育苗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1、 又快到每年水稻育苗時間了,啥時候育苗適宜,育苗越早越好嘛?


水稻育苗播種適宜時間由兩個條件決定的,

一.是要根據當地插秧時間向前推35-40天為宜,

二.是根據當地氣溫,氣溫穩定通過6度水稻大棚育苗就可以播種。

水稻最佳播期4月10日—18日。

水稻育苗不是越早越好,播種過早立枯病發生重,秧齡過長,錯過適插期,壯苗變成弱老苗,不利於機插秧;育苗過晚,秧齡短,育不出壯秧,水稻產量低。

春耕時節,坤哥分享稻苗種植心得


2、水稻插一公頃本田需要多大苗床面積?


按中等插秧密度行距9寸(30釐米)乘以穴距4—5寸(13.2—16.5釐米),每公頃插20—25萬穴,需機插盤525盤(35盤/畝)需苗床88平方米,考慮到育苗、插秧時損失,一般多育10%秧苗,每公頃育苗600盤,需苗床100平方米。拋秧缽盤育苗500—600盤(434孔眼/盤),需苗床100-120平方米;隔離成育苗90-120平方米。


3、水稻育苗播種量多少適宜,害怕芽率不好,多下點籽行嗎?


俗話說“落谷稀播育壯秧”,在適宜育苗播種期內,苗床常規育苗平方米播芽種不超過5兩,機插盤每盤播量2兩,最低不少於1.8兩,最高不超過2.4兩(芽率90%以上的芽種);缽體盤每穴3粒(芽率90%以上的芽種);如果採用土種混播播種量需增加20%。

春耕時節,坤哥分享稻苗種植心得


春耕時節,坤哥分享稻苗種植心得


4、水稻育苗播種,是用催芽的好,還是不催芽的好?


播種用催芽(浸種)的種子,比不催芽的種子早出苗2-3天,並且出苗齊。主要因為浸種可以使種子均勻吸收水分,但浸種的時間上有些許不同,南方早中稻2-3天,晚稻1-2天,北方一般浸種6-7天。浸種一般結合種子消毒進行。


5、水稻浸種放藥是防什麼病的?


稻浸種放勁護(氰烯菌酯)是防治惡苗病的,俗稱公稻子。此外還有如多菌靈、線菌清、菌蟲清等藥劑,可以有效預防由稻種傳播的惡苗病、稻幹尖線蟲病等病害。


6、去年我家水稻公稻子多是怎麼回事?浸種時我也放藥了?


水稻秧苗公稻子多,主要是浸種消毒不好,去年水稻浸種期間氣溫低,浸種時間短或藥劑濃度低,造成種子消毒不徹底,導致惡苗病發病率高。


7、水稻苗每年盤根不好,運苗和插秧時易散花是怎麼回事?


稻苗盤根不好,易散花,在正常播種量的情況下,主要是根系發育不好,根量少,白根少,秧苗不壯。產生原因有:

一是床土配製不好,土多、粘性大,通透性差,不利於根系發育;

二是育苗期間床土溼度大,澆水過勤,或苗床灌過水,不利於根系發育;育苗床低窪。

解決方法:

一是選用地勢較高,土壤肥沃做育苗地;

二是科學配製床土;

三是人工澆水,每次澆水一定要澆透、澆足,在秧苗不缺水的情況下,儘量延長兩次澆水的間隔時間,促進根系發達。


8、我家稻苗年年得病,怎麼才能不得病?


水稻旱育苗主要病害就是立枯病。立枯病要以預防為主,一旦得病,再打藥防治,只能起到控制病情蔓延的作用。

要徹底預防好立枯病,必須採取綜合措施,預防好,才能不發生立枯病。

一是配製肥沃疏鬆床土,土垡比7:3,

二是土壤消毒,選用含有甲霜·惡黴靈的營養土進行床土施肥調酸消毒;

三是稀播育壯秧,分段控制溫度,防止秧苗徒長;

四是及時打藥,選用甲霜惡黴靈成分的藥劑,在秧苗1.5葉、2.5葉期各噴澆一次藥,在2.5—3葉期澆1次PH4.5-5.0酸化水。五是科學通風煉苗,防止涼風直接吹苗,避免青枯病發生。


9、氣溫驟降,怎麼保證出苗?


東北地區4月初極易出現連續低溫情況,此時水稻苗床就極有可能出苗不理想,局部地區會有極端高溫,對秧苗也是個嚴峻的考驗,建議廣大農戶在通風前提下要對棚內光照進行管理。

所以,稻哥再次提醒大傢伙,目前階段烤苗普遍發生,水稻育苗大棚內溫度很高,一定要大放風,切記低溫天背風口通風,不要不通風!以防病害大面積感染傳播。

建議結合無紡布進行管理,一旦強光照,棚內溫度過高,要用無紡布給秧苗遮光,防治弱苗水份流失過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