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茹雲農場採摘園的葡萄坐果啦

宿遷網訊(記者 仲文路)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農時不等人。3月11日,在宿城區陳集鎮洋陳線附近,茹雲家庭農場採摘園裡綠意盎然,一片生機勃勃。沐浴在春日暖陽之下,溫室大棚裡的葡萄已經開花、坐果了,而採摘園的主人——王繼成和他的父母正在大棚裡忙碌著,再過3個多月,這些葡萄就能成熟、上市。

春耕时节,茹云农场采摘园的葡萄坐果啦

王繼成正在為葡萄疏花

“我們家共栽種了80多畝葡萄,品種有夏黑、巨峰、陽光玫瑰、巨玫瑰等,眼下已經開花、坐果的是夏黑和巨玫瑰兩種。”王繼成說,目前,露天葡萄還未吐芽,而溫室大棚葡萄已進入開花坐果期,他們家葡萄上市時間比露天葡萄提前了2個月左右,效益也提高了許多。

“沒有花穗的空蔓要及時去掉。”

“過密的花穗也要疏除。”

……

一邊幹著活,王繼成的父親王餘昌一邊指導著其他工人。據瞭解,王餘昌是陳集鎮最早開始嘗試在溫室大棚內栽種葡萄的種植戶。

“2010年,我父親開始嘗試在大棚內栽種葡萄,第一年主要是投資、栽種,第二年才開花結果,但葡萄的口感和果型都一般。隨後,我們去了浙江‘取經’,在那兒學到了不少關於修剪、施肥等方面的知識。第三年豐產的時候,口感提升了許多,我們也嚐到了甜頭。如今,每畝純利潤超萬元是很正常的。”據瞭解,王繼成是宿城區陳集鎮王莊村支部書記,在他的帶領下,許多村民也開始了葡萄種植之路,他們採取“種植戶+合作社(家庭農場)+市場”模式,實行葡萄產品統一收購、銷售、分紅。

“在葡萄栽培過程中,不管我們如何施肥打藥,果樹能吸收、合成的養分都是有限的,如果掛果過量,不僅導致部分果粒過小,還會產生不著色或者著色不均等問題。所以說,每年3月底,我們這兒最忙,要對葡萄進行疏花疏果。”王繼成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他說,過去葡萄畝產五六千斤,現在嚴格控制在三千斤以內,雖然產量下降,但能保證葡萄粒大、糖度提高、成熟期提前,種植效益不降反增。

科學種植讓陳集的葡萄在口感、糖度等方面越來越好,在市場上逐漸叫響了品牌,“陳集葡萄”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每到葡萄成熟季節,各地客商紛紛前來上門收購,果農們足不出村,也能將葡萄賣出好價錢。

在陳集鎮,每到疏花疏果時期,至少有1000餘人在跟葡萄“打交道”。據陳集鎮副鎮長張磊介紹,在陳集葡萄產業園裡,葡萄種植面達2700餘畝,32家葡萄種植主體都是以家庭為單位,抱團發展。“每年,我們都要進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培訓的項目就是葡萄種植技術,就拿去年來說,我們共展開培訓4次,每次大約400餘人,讓農民變成職業果農,掌握葡萄種植技術。”張磊說,2個多月後,產業園裡又將是滿眼葡萄掛枝頭的喜人景象,相信今年更比去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