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颂——洪元基词作音乐会:后记


中华颂——洪元基词作音乐会:后记

后记

李槐之

洪涛贤侄委托我策划他父亲元基先生生前作词的歌曲音乐会。这恰好也是我的愿望。

我和洪元基先生经卜锡文老师介绍结识于1977年。一直到他逝世的30年里。他给我的印象是:一直在写诗,一直在反思,一直高谈阔论,一直视力不济。

他写的诗和歌词有几百首。已编成《洪元基诗词选集》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被人谱曲的三十来首有十三首在这次音乐会演出。曲作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卜锡文教授为首的西北师大音乐学院师生杜亚雄、张晓鹰、郑培东、李锦生等和本省作曲家张枭等。二是知名的省外专业作曲家。如闻名世界的西部歌王王洛宾、中国艺术歌曲泰斗尚德义、做《长江之歌》家喻户晓的中国音协副主席王世光、以《祖国,慈祥的母亲》闻名遐迩的中国音协副主席陆在易、以艺术歌曲创作见长的后起之秀刘聪等。还有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任独唱而一举成名的歌唱家邓玉华。大家对于元基都怀着尊敬之心。

他的哲学反思成果和高谈阔论没能见诸文字,非常遗憾。其实这是他的主要方面。眼疾酿就的孤独与无助,难憾他燃烧的智慧。“经骛八极,心游万仞”,参透人生,回归自然才是一个智者的最大的乐趣。在美学上,他提出了美在彼岸的命题,振聋发聩。不愧学界名门之后。

也是天意吧,就在音乐会着手筹备之时。年近八旬的西北民大特聘教授尚德义先生在病中谱就了他作曲生涯中篇幅最大的音乐会混声合唱作品《祥和欢乐颂》,因体力不支,在兰州只是写完了声乐谱,精美的钢琴伴奏到。精美的钢琴伴奏是他回到东北之后支撑着赢弱的身子艰难“跋涉”完成的,面对整齐干净一丝不苟的手稿,让人无限感慨爱不释手。歌词是古老的《六字真言》。那是六个对人类身心健康有益的发音,没有字意。作品属于声乐纯音乐。类似西方的《哈利路亚》。纯音乐往往是彼岸性的。尚老与元基真是心心相印,那声声诘问般的回旋曲主题不就是他刨根问底的哲学反思?那时而高亢激越,时而真切沁人的各个插部不就是他布道一般的高谈阔论吗?

西北师范大学和他的音乐学院怀着对一位无私奉献的老教师的追思和与赞赏,积极主办并承办了这场音乐会,音乐学院副院长陈虎教授尤其尽心尽力。元基生前十分赞赏并有着深厚友谊的甘肃广播电影电视合唱团也参加演唱。定居美国的卜锡文教授不满足只写一篇《前言》,依然不远万里专程赶来参加音乐会。足见元基人格魅力的不朽。

2009年9月14日

于西北民族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