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終有一天,自己不必表演,做的就是喜歡的。

   客人去景區了,我坐在車子上呆呆的看天空上的雲朵,如同小朋友看動畫片一般的專注。有同事來。聊天。我對他說變化萬千的雲朵如同一部精彩的動畫片時,他驚愕的看著我,甚至懷疑我感冒發燒把腦子燒壞了。他又給我講了很多勵志性的話語。可給我的感覺卻是那麼空洞。

  對照他所說的話我深刻地剖析自己。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給別人訴說自己時,重要的也許只是那種流於外在的形式,而不是那份藏於內在的真實。因為有些時候,這個社會喜歡的是一群上進的人,而安於現狀和虛度光陰則是一種被鄙視和唾棄的行徑。沒有人會說,我喜歡虛度光陰的人。大多數人都會說,我喜歡積極努力、奮鬥向上的人,我喜歡工作努力有前途的人。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人內心都渴望著可以虛度光陰,可以將時間過得很慢。但是沒有人敢表達出來。多數人只是把這種想法藏在心裡,給自己找很多奮鬥的理由,努力的做的和許多人一樣。所以漂亮的積極的充滿正能量的奮鬥勵志的話,被很多人推崇。朋友圈中經常會看到一些雞湯勵志的東西,不就是借這些東西來提醒自己嗎?不就是藉此打壓自己天性當中的另一面嗎?天知道在努力的時候,心裡其實也有諸多無奈,只是不敢表達,要強壓下自己內心的無奈,做出一副堅不可摧的樣子。人的外在是身體,內在是心靈。身體需要的諸多能量,同樣來自於內心,所以人要把心靈表達的堅強。人對於身體的渴求其實並不大,但對於心靈的渴求遠遠大於對身體的需求。身體是渴望安靜的,但內心卻希望它動。生命本身是一種靜,而那動,則是心裡的不安。即便我們討厭某種虛假的表達,但是某些時候卻很受用,它可以讓相處變得有一種愉快的“複雜”,是某些關係裡面所必須的。對於外界的這種抗拒還有表演,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自身內心的狹隘,內心不夠包容不夠寬厚的表達。如果足夠包容,當以最真實的自己去面對一切,而不至於在人前演戲。我們對於自己天性喜愛的東西有時候也要表現得小心翼翼,只會在特定的人群裡面表現,平時則隱藏得那麼認真而努力。說到底,大多是害怕世人這把稱的考量,說到底也還是對於人世的眼光過於看重,對於別人的期望依然會為此思量和努力。不管怎麼樣,我從心裡面認同和喜歡虛度光陰的日子。蝸牛堅硬的外殼,是要保護自己內在的柔弱。願終有一天,自己不必表演,做的就是喜歡的,喜歡的就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