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龜雖壽》讀曹操一生的抱負——是奸雄還是漢臣

《龜雖壽》

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創作歷史背景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摧毀了袁紹在河北的統治根基,袁紹嘔血而死,其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勾結烏桓貴族多次入塞為害。曹操為擺脫被動局面,採用了謀士郭嘉的意見,於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率師北征,五月至七月皆無果,後接受田疇建議,斷然改道,經徐無山,出廬龍塞,直指柳城,一戰告捷。九月,勝利回師,途經碣石等地,曹操寫了《步出夏門行》這一組詩。

此篇為組詩的第四首,寫作時間比《觀滄海》稍晚,大約在公元207年末或208年初,即在他平定烏桓叛亂、消滅袁紹殘餘勢力之後,南下征討荊、吳之前。此時的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回首起自己的人生路程,無限感慨而有此篇。

出身低微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頗有名望。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曹操的出身比平民好太多,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比他一生的成就,他的出身就略顯“寒酸了”。不像同學袁紹袁術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也不像荊州劉表,徐州陶謙這些封疆大吏,手握重兵,也沒有孫堅雄踞江南。曹操的起點其實並不高。

曹操一生的幾個階段

1、從入朝為官到陳留起兵。——堅定了“槍桿子出政權”的道路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開啟自己忠君愛國的人生抱負,從打敗黃巾起義軍和勸阻引董卓滅宦官之危可以看出曹操的軍事才能,政治謀略相當出色。但東漢內部已腐敗不堪,士族結黨營私。外部天下紛亂,諸侯豪強攻殺不斷。此時曹操意識到,在朝內已無力拯救大漢,必須要擁有自己的軍事勢力,才有自己的話語權,才能夠救黎民於水火,框社稷於顛覆。中平六年(189年),何進引狼入室,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 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從《龜雖壽》讀曹操一生的抱負——是奸雄還是漢臣

網圖: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

2、逐鹿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匡扶漢室的人生利息正在逐步實現

興平二年(195年),曹操整軍再戰呂布,三敗之,破定陶(今山東定陶)、廩丘(今山東鄆城西北)等,平定兗州。

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漢獻帝。漢獻帝封曹操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遷都許縣。十一月丙戌,漢獻帝封曹操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討伐張繡,軍隊駐紮在淯水,張繡舉眾投降,旋即復叛,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將典韋戰死。此後,曹操又兩度攻擊張繡,都沒有徹底擊破。九月,曹操東征袁術,袁術棄軍而逃至淮河,梟袁術留守四將。

建安三年(198年)四月,曹操遣謁者裴茂率中郎將段煨討李傕,夷三族。九月,曹操東征徐州,大敗呂布,控制了徐州。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史渙、曹仁擊破張楊舊部眭固,取得河內郡,把勢力範圍擴張到黃河以北。

此時的曹操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手握重兵,但周邊仍是強敵環伺,河北的袁紹是其最大的敵人,曹操要想平定天下,還大漢一個太平,青史留名,必須戰勝這位四世三公的袁氏大家族。

3、官渡之戰——戰勝一生最大強敵,還大漢一個太平指日可待

對於袁紹來說,曹操的存在也讓他如鯁在喉,欲除之而後快。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大軍連進逼官渡。曹操分兵堅守營壘,伺機而動。兩軍一攻一守,相持近二個月。久戰之下,曹操處境極為困難。袁紹謀士許攸投靠曹操,獻計火燒烏巢,後遂大敗袁紹。締造了這一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從《龜雖壽》讀曹操一生的抱負——是奸雄還是漢臣

網圖:官渡之戰

4、遠征烏桓——一統北方,意氣風發,建設理想中的大漢唾手可得

後曹操乘勝追擊,一舉擊潰袁紹在河北的殘餘勢力,遠征烏桓。經過七年的艱苦戰鬥,於建安十二年終於肅清了殘敵,解決了北方的隱患,從此北方全部在曹操的統治之下。

從《龜雖壽》讀曹操一生的抱負——是奸雄還是漢臣

網圖:官渡之戰後形勢圖

到底是心藏禍心的奸雄,還是匡扶漢室的忠臣

也就是此時曹操寫下了這首《龜雖壽》。此時的曹操已經五十多歲了,現在只剩下劉備和南方的孫權。一統天下就在眼前。此時的曹操可以說是志得意滿,意氣風發的,回想這些年來艱苦奮鬥,人生理想近在咫尺。他以龜自喻,表達了他一統天下,匡扶漢室的雄心抱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正是他向他理想的烏托邦進發的號角

可以說此時曹操仍是堅定了自己原來的理想,勝利帶來的喜悅也堅定了他武裝平天下的決心。雖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但在這亂世之中,他任人唯才,尚禮重法,施行屯田,興修水利,提倡廉潔。他其實是在建設他心目中理想的大漢。他反對那個結黨營私,貪汙成風,諸侯爭霸的大漢。他要的是一個真正太平、強盛的的大漢。所以說此時的曹操,仍是大漢的最大的忠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