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合不能母乳餵養?圍觀群眾:誰說不能!有明文規定嗎?

母乳餵養好處多,這一點是無法輕易否認的,寶媽吃到的食物在體內經過乳腺轉變為乳汁,讓兩個人均能吃飽、吃好。並且對於一些經濟條件普通的家庭而言,孩子吃母乳可以減少在購買奶粉上的支出,可謂是一舉兩得。

只不過,有關於母乳餵養這一現象,還牽扯到越來越多的話題,比如“公共場合能否母乳”,就掀起了熱切的討論。有的人覺得不可以,有的人覺得孩子什麼也不懂,既然餓了就要趕緊喂,總不能讓孩子一直餓著哭鬧。

公共場合不能母乳餵養?圍觀群眾:誰說不能!有明文規定嗎?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視頻,當時一位帶著寶寶的媽媽,獨自坐在餐廳裡面吃飯,周圍沒有太多的人。接下來,小寶寶突然哭鬧起來,當媽媽的安撫了一會兒自後,情況沒有任何的好轉,此時旁邊的顧客中,有人提醒可能是孩子餓了。

視頻中的那位寶媽表示感謝後,側著身子找了一個較為隱蔽些的方向,拉起衣服給孩子餵奶,解決了哭鬧的情況。然而,這一舉動卻讓一位坐在另個桌子上的女士感到不滿,大聲指責寶媽不應該在公共場合母乳餵養。

由於女士不依不饒,看到寶媽被指責的滿臉通紅,周圍也在吃飯的人感到太無理取鬧了,所以幫著寶媽嗆聲道:“誰說不能!有明文規定嗎?你難道不是吃母乳養大的嗎?”隨著好幾個人一起用語言反擊,那位女士氣急敗壞地走了。

公共場合不能母乳餵養?圍觀群眾:誰說不能!有明文規定嗎?

相信在實際生活當中,有不少寶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帶著孩子出去的時候需要餵奶,但是所處的地方沒有母嬰室,附近也沒有足夠隱秘的場地可以選擇,只能在公共場合拉起衣服,受到了各種異樣的目光。

也因此,近些年來關於寶媽在外進行母乳餵養,該如何提升尊嚴的情況,成為了較為熱門的一個話題。的確,母乳餵養需要得到社會對於環境的支持,相信能提供一定的餵養條件,寶媽們也不會在公共場合喂孩子。

哺乳是帶有天性的一件事情,不是別人說行,或者不行就能決定的,對於寶媽而言,在餵養孩子的時候,要做好這些事情:

公共場合不能母乳餵養?圍觀群眾:誰說不能!有明文規定嗎?

1、找母嬰室等適合場地

由於帶著孩子,所以寶媽不妨提前做好“攻略”,至於攻略的內容,以要去的地方為主,看一看附近有沒有母嬰室,或者是較為封閉的場地。這樣在孩子需要餵奶的時候,可以及時帶過去,既可以減少外界目光,還能給孩子在安靜環境中,不會變的更焦慮。

2、自己製造獨立空間

一個人照顧小寶寶會很辛苦,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跟親朋好友一起帶孩子外出比較好。當需要餵奶的時候,可以讓身邊的人幫忙遮擋一下,比如拿一條透氣性較好的絲巾,將胸部與孩子的頭部遮擋住,或者是用衣服在寶媽身邊圍一圈等等。

公共場合不能母乳餵養?圍觀群眾:誰說不能!有明文規定嗎?

3、穿一件舒適的“哺乳服”

既然到了公共場合,自然會接觸到許多外界的東西,一不小心手上就會沾染上病菌。倘若沒有帶溼巾紙,在拉開衣服的時候,有可能讓寶寶接觸到病菌。為此,寶媽不妨在帶著孩子外出時,穿一件設計合理的哺乳服,能降低感染概率。而且,不用將乳房露出來,也減少了寶媽的尷尬情緒。

4、隨身攜帶輔助食品

這種主要針對母乳不足的寶媽,即便有心餵養孩子,也不在意外界的目光,卻會因沒有奶水餓到小寶寶。本著未雨綢繆的原則,可以適當地帶一些平時寶寶已經習慣的輔助食品,這樣在母乳被吃完之後,還能及時補充孩子成長所需的“飯量”。

公共場合不能母乳餵養?圍觀群眾:誰說不能!有明文規定嗎?

根據科學研究顯示,母乳中有大量的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維生素,以及一些抗體,能滿足小寶寶成長髮育所需,也有助於維護孩子的身體健康。另外,母乳餵養的時候,對於增強親子之間的情感也有幫助,能讓寶寶在接觸到媽媽的時候,產生滿足、安全的感受。

總而言之,不要小看母乳餵養的優點,有條件的情況下會比單純為奶粉好很多。至於在公共場合餵奶的事情,大家應該給寶媽們更多的關愛與尊重,哪怕自己不能理解這種行為,也不能隨意出言指責。

公共場合不能母乳餵養?圍觀群眾:誰說不能!有明文規定嗎?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打造適合母乳餵養的環境,比如在一些適合消費購物的大型商超內,專門給有孩子的女性設置了母嬰室。又比如在一些遊樂場等場所,也有建造的休息室,在裡面餵養可以隔絕外界異樣的目光,化解了不少尷尬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