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科技助力產業“冒尖”,脫貧攻堅“步步為營”

坐落於河南省洛寧縣最北部的河底鎮,是當地最大的一個貧困鄉鎮,一直以來脫貧任務十分艱鉅。近年來,鎮上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引導貧困群眾積極發展種植、養殖產業,探索出了一條產業精準扶貧之路。而楊凌的農業科技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楊凌:科技助力產業“冒尖”,脫貧攻堅“步步為營”

2018年,楊淩示範區與洛陽景森農業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科技示範基地,河底鎮楊墳村的貧困戶楊滿倉就在這個基地裡包了大棚開始了紅薯育苗。‍“我包了三個大棚,育苗的一個棚每年毛收入六七千元錢左右,日子現在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楊滿倉激動地說。

“楊淩示範區推薦了朱渭兵教授擔任我們的技術顧問,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與我們開展校地合作,通過脫毒種苗培育技術產量、出苗量都提高了15%左右,依靠高剪苗技術產量提高10%左右。”‍景森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永倉說。

楊凌:科技助力產業“冒尖”,脫貧攻堅“步步為營”

通過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組培育苗技術和楊凌紅薯專家朱渭兵的紅薯高壟栽培田間管理技術,河底鎮540戶貧困戶種植的12000畝紅薯,畝產從3000斤增加到了7000斤,每畝地增加了近2000塊錢的收入,僅這一項產業就為每戶群眾增收萬元以上。通過紅薯產業,2018年,河底鎮徹底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楊凌:科技助力產業“冒尖”,脫貧攻堅“步步為營”

同樣,在陝西省延長縣二海家禽散養專業合作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閆鳳琴用養雞系列技術讓500餘戶貧困戶,每天可產土雞蛋3萬枚左右,產量的翻番讓每戶年均收入達4000元左右。

不論是河南省的河底鎮,還是陝西省的合作社,像這樣依託楊凌農科資源,擺脫貧困面貌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楊凌:科技助力產業“冒尖”,脫貧攻堅“步步為營”

2019年,楊淩示範區科技助力陝西深度貧困縣區脫貧攻堅啟動,30位科教專家,赴柞水、鎮巴、略陽、白河、紫陽等5個縣開展脫貧攻堅,為貧困地區提供產業發展的戰略諮詢和技術支撐。

楊凌:科技助力產業“冒尖”,脫貧攻堅“步步為營”

在柞水推廣了“核桃黑”病害、“慄實象”蟲害防治技術,對嚴重影響當地產業發展的病蟲災害進行防治;聯合鎮巴縣植保站和茶技站共同建立400畝高標準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區;對紫陽縣茶產業、核桃產業提出了發展對策;與該縣主要中藥材企業簽訂科研項目合作協議,幫助當地藥材藥用部分進行測定分析,開展黃精增產技術和鮮天麻加工炮製一體化工藝研究……

楊凌:科技助力產業“冒尖”,脫貧攻堅“步步為營”

這種以項目化的方式,定期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既是依託農科教優勢,實現扶貧助貧從“輸血”到“造血”的具體舉措,更是楊凌積極助力我省深度貧困縣區脫貧攻堅的積極作為,一系列的舉措,用科技為產業發展裝上了“倍增器”,也讓當地貧困群眾看到了發展的信心。

(WG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