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怎麼跌這麼少?瑞達利歐:才賠10%+居然有人說我爆倉?


巴菲特:怎麼跌這麼少?瑞達利歐:才賠10%+居然有人說我爆倉?


全球股市暴跌的這幾天,不少知名的投資人被網絡開啟了調侃模式。先是有人計算巴菲特在這次美股大崩潰中賠了多少錢?再就是網傳瑞達利歐的橋水基金爆倉了!似乎看笑話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特別樂意瞭解大神衰敗的故事,以此造就了市場的恐慌情緒更加濃厚。

有這麼一個外媒計算出在近一個月在美股由牛轉熊的過程中,股神巴菲特的組合虧損大約為802億美元,跌幅為32%。同時由於巴菲特持有了大量的航空股,要知道在疫情期間航空公司可是受損的重災區,也正是如此,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今年最高的34.75萬元/股,下跌到25.11萬元/股,跌幅接近30%。似乎看起來是特別的慘烈,很多網友戲稱巴菲特會哭暈在廁所。

但實際上通過觀察巴菲特前一段時間採訪時的表現可以發現人家的言情沒有任何的異常,甚至還有一點幸災樂禍的感覺。只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將那句"我活了89歲都沒有見過如此慘烈的下跌"單獨摘取出來進行傳播而已。看過那段視頻的朋友都知道,人家巴菲特只是說了這樣的情況自己沒怎麼遇到過,但緊接著還說了如果你在市場待得時間足夠長,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會發生,股市出現問題是早晚的事,不過沒想到是新型冠狀病毒和石油組合引發的而已。

巴菲特:怎麼跌這麼少?瑞達利歐:才賠10%+居然有人說我爆倉?

有人說巴菲特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真的是如此嗎?實際上每次股災發生的時候,被大家引為神的投資大師都會被詬病,然而從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持倉就能得知,巴菲特並未說謊,手握超過1200億美元的現金就是在等待機會,那麼機會來了嗎?估計巴菲特不這麼認為,他只是拿出少量資金入場,看來還是嫌股市跌得有點少。

聊到這裡老伊想多說一句,之前我們說過抄底美股不能著急,需要市場給出答案。然而朋友們對老伊這句要市場給出答案略有不解,或者說是不知道該如何實踐。那麼老伊可以再告訴大家另一個方法,就是等巴菲特給你發出買入的信號。就像在08年經濟危機道瓊斯指數下跌到8000點左右的時候,老爺子就公開發表過買股的言論。老伊現在還記得當時新聞的標題是"現在可以買股票了,我已經買了"!因此如果自己對市場判斷沒有信心的話,可以等待老爺子發出的信號,顯然現在還不是時候。

另外一個謠言是在說瑞達利歐的橋水基金爆倉了,對於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來說,是個莫大的諷刺,對全球市場來說,是一劑重磅炸彈。估計瑞達利歐也挺無奈的,於是昨天露臉親自解釋說橋水沒有賠那麼多,8只基金的虧損在7%-18%不等,完全在預期之內。

巴菲特:怎麼跌這麼少?瑞達利歐:才賠10%+居然有人說我爆倉?

我們把2019年4季度橋水基金的持倉拿出來,可以發現在前十大持倉中,除了指數ETF和MSCI新興市場ETF等股票型資產以外,像是黃金、債券等投資品都也都在橋水的十大重倉之中,證明橋水不是單邊做多股票市場,在標普500指數今年跌幅接近30%的情況下,橋水基金的收益率並沒有那麼差!

讀過瑞達利歐《原則》這本書的朋友都知道,瑞達利歐是依靠系統交易和完善投資模型而建立的橋水基金,08年橋水基金大放異彩從而聞名世界。而這種智能化系統是具備防止系統性風險發生和主動調倉或者對沖等一系列風險保護手段,更重要的是瑞達利歐使用的是全天候策略,很難因為某一因子的單邊風險而發生爆倉。

在股市恐慌逐漸加劇的情況下,像橋水這樣的對沖基金投資額被贖回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在基金份額被贖回的時候,對沖基金並不單是出售其中一部持倉,比如說目前下跌最慘烈的是標普500ETF和石油,那麼基金就只賣這兩種投資品就好了,不是這樣的。他們需要平均將自己的持倉按比例進行售賣,從而不影響整體策略。

這跟百姓平時的想法可能不太一樣。一般情況下誰有點急需用錢的事,可能會先賣掉一部分股票或者賣出去一套房子,不會說按照資金的需求平均賣出不同的資產。別忘了,美國大部分基金公司都是使用了槓槓,所以基金份額被贖回時賣出去的資產價格會加倍下跌。

巴菲特:怎麼跌這麼少?瑞達利歐:才賠10%+居然有人說我爆倉?

由此在資本市場我們會看到一個不可思議景象,除了美元所有的資產都在下跌,像是具有避險作用的黃金,以及已經下跌很多的石油,包括疫情已經好轉的中國股市皆是如此。由於其中很多的投資品大都是以美元計價的,投資品被迫賣出就會換成美元,便造就了美元漲,全球資產都在下跌的奇葩景象。

巴菲特:怎麼跌這麼少?瑞達利歐:才賠10%+居然有人說我爆倉?

但這肯定不是常態,不同地區股市不同資產的估值肯定是不一樣的,短時間內受全球資本動盪的影響,可震盪期一旦過去,具備價值投資優勢的資產會重新迎來春天。比如說在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開始黃金的價格也下跌了不少,但沒過多久便創出了新高了。

A股也是如此,我們在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的時候,股市還下跌如此之多主要還是因為情緒和外資的影響。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從股指中找到答案。大家都知道外資酷愛藍籌股,自美股暴跌以來,代表大盤藍籌股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跌幅是要超過代表中小盤股的中證500指數和創業板指數。尤其是前期表現強勢且被外資持續買入的股票,近期的波動都是特別大。

巴菲特:怎麼跌這麼少?瑞達利歐:才賠10%+居然有人說我爆倉?

因此,短時間內投資者要儘量規避投入此前被外資大量買進的股票,並不是說它們沒有價值,而是不要空手接飛刀。瞭解老伊的朋友應該知道我酷愛大藍籌,但是這些股票是需要極大量資金才能推動起來的,因此等它們跌無可跌的時候去撿便宜籌碼不是挺好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