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兩週內4次熔斷!美股這是怎麼了?

俠客島:兩週內4次熔斷!美股這是怎麼了?

美股交易大屏。圖源shutterstock

過去兩週,美股因急速下跌,開盤後4次觸發熔斷機制。


美股歷史上,盤中熔斷只有5次,過去兩週便出現4次。人們在感慨“見證歷史”的同時也察覺到,不同尋常的苗頭已經出現。



所謂熔斷機制,是在股市過快漲跌時自動停盤,幫助市場復歸冷靜。


美股本年度第一次的盤中熔斷,是3月9日油價暴跌引起的。

3月6日,沙特與俄羅斯原油減產談判無果,沙特降價賣油,國際油價跳水;受油價暴跌和疫情蔓延雙重打擊,美股3月9日開盤後全線暴跌,觸發今年第一次熔斷(美股史上第二次)。

為何油價暴跌會拖累股市?


簡言之,美國的疫情走勢仍不明朗,消費、就業受疫情衝擊拖累經濟,恐慌情緒蔓延,油價下跌加劇了這一情緒,導致能源板塊股價大跌。此外,債市風險也在抬升,危及金融系統穩定性。


具體來說,沙特的原油開採成本每桶約10美元,美國頁岩油的開採成本則高達約40美元/桶;為搶佔國際能源市場,美國油企曾大量舉債開發頁岩油,這些債務幾乎都是高風險、高收益的B級債。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是高收益債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約佔市場的10%。


美國投行高盛稱:“如果油氣企業的信貸狀況惡化,償債出現壓力,將對美股乃至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造成衝擊。”


俠客島:兩週內4次熔斷!美股這是怎麼了?

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多個油井。圖源新華社

市場在追漲殺跌中愈發恐慌,美國本土疫情也在持續惡化。3月11日,美國已有23個州及華盛頓特區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美國宣佈對歐洲實施長達30天的旅行禁令;同時,為市場提供額外的2000億美元流動性


對疫情的擔憂傳遞到盤面上,3月12日,美股開盤熔斷。

觸發熔斷後,當地時間12日、13日,美聯儲向市場合計投放了1.5萬億美元的流動性;3月15日,美聯儲宣佈緊急降息,罕見地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100個基點至0-0.25%


這是美聯儲歷史上第一次單日降息達到100個基點,即便是應對2008年次貸危機,美聯儲的單次最大降息幅度也止步於75個基點。除了降息,美聯儲還推出7000億美元規模的量化寬鬆計劃

,QE重出江湖。

不過,市場顯然被前述“大禮包”嚇了一跳。美東時間3月16日,美股開盤熔斷,為本年度第3次盤中熔斷。


中國財富50人論壇高級研究員鄧海清說,市場懷疑美聯儲知道了市場不知道的壞消息,所以才會做出如此力度的寬鬆;鮑威爾在宣佈降息到零利率的同時推出量化寬鬆計劃,且表示反對負利率,這意味著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空間已經非常有限。


那麼,美聯儲是慌不擇路、不管不顧放大招嗎?它還有後手嗎?


俠客島:兩週內4次熔斷!美股這是怎麼了?

紐約股市3月16日開盤暴跌,年內第3次觸發熔斷機制,交易員在工作。圖源新華社

簡單回顧一下美聯儲已經做過的事情——


3月3日、3月15日,兩次緊急降息,幅度分別為50個基點和100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零區間;之後推出高達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計劃;


在前述大招被證明救市無效後,政策繼續加碼——


3月17日,美聯儲重啟金融危機時期的商業票據融資機制(CPFF),繞過銀行,直接給企業放貸輸血。

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宣佈將出臺1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這一計劃包括為小企業提供3000億美元的貸款,向市場注入2000億美元來保持穩定性,還有兩輪2500億美元的支票發放,在未來兩週內或將向美國民眾發放人均1000美元的支票。

至此,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奧劃分的貨幣政策三種進階形態——利率調控、量化寬鬆、“直升機撒錢”,都被採用了。

但是,政策組合拳依然沒有贏得市場的信心。美股在短暫反彈後掉頭向下,於當地時間3月18日開盤後,再次觸發熔斷機制,遭遇兩週內第4次熔斷。


俠客島:兩週內4次熔斷!美股這是怎麼了?

3月18日,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紐約股市三大股指18日早盤大幅低開,午間跌幅擴大並再度觸發熔


當地時間3月19日,受一系列疫情紓困消息影響,美國三大股指集體收漲,道指收漲近1%,收復20000點失地,納指漲2.3%,標普500指數漲0.47%。


前述利好消息包括:

美國白宮考慮發行50年期和25年期債券,為1.3萬億美元刺激方案提供資金;


美國參議院通過了數百億美元的緊急開支一攬子計劃,包括擴大失業保險、向小時工提供帶薪病假等,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3月19日接受採訪時說,若上述方案在國會獲得通過,他將在三週內向每個成年美國人提供1000美元,每個兒童500美元;


此外,美聯儲、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和美國貨幣監理署聯合發佈了貨幣市場流動性工具的臨時最終規則,對機構資本規則做出修改,確保金融機構有效地利用美聯儲推出的流動性工具、獲得低風險信貸。



即便如此,分析人士仍未抹去對美股後續走勢的擔憂。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席勒警告稱,疫情正在破壞商業活動和投資意願,市場崩潰遠沒結束,目前全球股市和經濟都極度脆弱,很有可能會陷入經濟衰退。


多家機構也發佈研報稱,在疫情快速蔓延、防控壓力上升、經濟衰退預期高企的當下,美股市場的不確定性較高,拋壓仍較重。


當地時間3月20日,美股迎來2020年首個“四巫日”——股指及股票的期權、期貨將同時到期,基金經理在這一天調整倉位,市場波動劇烈。


美股開盤後大幅震盪,高開後急速跳水,在美聯儲宣佈增強協調性央行互換安排後再度拉昇,隨後回落。最終,道指收跌4.55%,納指收跌3.8%,標普500指數收跌4.34%。


如果股市下跌行情不改,市場波動性仍舊劇烈,會否有引發金融危機的風險?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姜超認為:“如果只是單純的股市下跌,未必會產生金融危機。但如果出現債市下跌,就要對金融危機高度警惕。”

過去10年的全球低利率環境,極大刺激了歐美企業的舉債行為。近期,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擴散,

股市、油價雙跌,企業收益受損、償債困難,債務違約風險上升。


這時,一些B級債券可能被降級,而這些債券的發行規模和金融機構持倉比例都很大,大規模降級可能引發拋售。


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盛松成在媒體撰文稱,“疫情衝擊愈演愈烈,對經濟的傷害很大,美股估值原本也已處於高位,最近資產價格的暴跌根本上還是由經濟和金融形勢決定的,呈現典型的流動性踩踏,美聯儲的行動宜早不宜遲。”


他同時表示,美國目前面臨的情況比中國還要複雜些,經濟與金融相互衝擊的負反饋循環很難打破;金融衝擊會反向再衝擊居民和企業,形成螺旋反應,美聯儲的擴張行動可以很大程度減輕經濟與金融相互衝擊的負反饋循環。


在盛松成看來,從美聯儲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看,核心在於提供信貸可用性,防止短期衝擊演變為長期衰退:“降息和量化寬鬆未必能完全解決經濟衰退,但可以避免流動性恐慌,防止經濟陷入大蕭條,這是美聯儲從大蕭條及次貸危機得到的最大教訓和最寶貴經驗之一。”


至於美聯儲今後是否仍有“彈藥”可打,盛松成認為,與2008年相比,美聯儲仍有政策工具尚未使用,比如使用定期拍賣便利工具,重啟定期資產抵押貸款工具,在充分確保信貸風險最小化的前提下,請求國會授權購買一定數量的投資級公司債等。


俠客島:兩週內4次熔斷!美股這是怎麼了?

美聯儲大樓前的行人。圖源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