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等“親美”國家疫情嚴峻,發現美方靠不住,明智選擇對華求援

毋庸置疑,在疫情面前,全人類都要團結起來共同應對。在這個時候,為了大局,平常有什麼矛盾或者成見都應該放下,大疫面前講大義,以抗疫為最高目標。


波蘭等“親美”國家疫情嚴峻,發現美方靠不住,明智選擇對華求援


  與美方在3月16日忙著從意大利往本國運回50萬份病毒檢測材料不同,目前東方大國已經向巴基斯坦、日韓、伊朗、老撾、泰國等國和“非洲聯盟”交付了醫療物資。還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並宣佈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對塞爾維亞、白俄羅斯、古巴、柬埔寨、埃塞俄比亞、歐盟、法國、意大利、希臘、西班牙、菲律賓、哈薩克斯坦、埃及、伊拉克、智利等幾十個國家提供醫療防護用品,支持友好國家在華採購緊缺的物資。

  在此期間,一些親美國家也紛紛對華求援:

  就在2020年2月,愛沙尼亞方面還緊隨美國,以一種充滿敵意的“冷戰思維”將東方大國列入“威脅名單”。孰料將近1個月後,愛沙尼亞就對華求助,還學習如何了抗擊疫情的經驗,並給予高度評價:非常專業且有針對性。

  同為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則想對華進口急需的醫療物資,因為他們不想等待歐盟的“聯合採購”——那樣太慢了。至於美國,更是暫時指望不上。

  波蘭方面3月17日在官網宣佈,東方大國已經決定向其提供一批緊急醫療援助,包括10000份能夠檢測新冠病毒的試劑,以歐盟標準生產的20000個N-95口罩,醫用防護服5000套,醫療護目鏡5000副,一次性醫用手套10000雙,鞋套10000雙。為此,波蘭方面對華表示感謝,並希望繼續就交流抗擊疫情經驗等進行合作。

  截至3月20日20點15分,波蘭累計確診病例達到425例。在當晚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波蘭首腦莫拉維茨基宣佈,波蘭從即日起進入“緊急狀態”。


波蘭等“親美”國家疫情嚴峻,發現美方靠不住,明智選擇對華求援


  波蘭的求助獲得了積極的響應,畢竟波蘭也曾幫助過我們。據權威媒體3月7日報道,截至3月2日,共有71個國家和9個國際組織宣佈對華捐助防疫物資。其中,波蘭捐助了口罩等物資。

  波羅的海三國、波蘭等一直都跟著美國走,是典型的親美國家。就在2019年11月,北約11個國家還集結近4000名軍人和1000多件裝備,在波羅的海三國舉行了大規模軍演。美軍順勢在立陶宛和白俄羅斯邊界加強了軍事存在的力度。波蘭還一直主動邀請美軍入駐,併為此準備了20億美元的經費。波蘭總統杜達還跑到白宮獻媚,聲稱願意將這個基地命名為“特朗普堡”。此舉遭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波蘭等“親美”國家疫情嚴峻,發現美方靠不住,明智選擇對華求援


  諷刺的是,無論是美國還是歐盟,都沒有向這些國家提供過什麼幫助。相反,西班牙、比利時、希臘、保加利亞等國都從東方獲得了援助。正如塞爾維亞方面一針見血地指出:所謂的“歐洲團結”只是個童話。

  在亞洲,印度出於種種考慮,也在向美國靠攏。印度媒體曾報道稱,印方在2020年2月3日扣押了中企貨輪“大翠雲”號,理由是船上運往巴基斯坦的高壓釜裝置(工業用乾燥機)可用於製造武器。很多分析人士和評論認為,印方這是在胡攪蠻纏和故意找茬,以便讓莫迪展示其對外強硬的一面,在經濟下滑之時轉移民眾注意力,同時給當時即將訪問印度的川普納上一份“投名狀”。

  如今,在疫情衝擊下,印度累計確診病例在當地時間21日10時達到271例。而更大的問題在於,印度的統計很不完整和準確,具體有多少例其實是個黑洞。新德里已經禁止國際航班入境,莫迪在3月19日呼籲該國13億人口實施為期1天的戒嚴,以抑制病毒的大擴散。也是在19日,據印媒報道,新德里方面禁止出口一些種類的口罩、呼吸機和用於生產口罩、防護服的原料。

  儘管對外禁止出口相關醫護產品和原料,但印度還打算對華進口相關原料藥。據統計,從總價值計算,2019年印度近7成的原料藥都要靠對華進口。

  對這些親近美國的國家,不能因為其遭遇疫情而挖苦和嘲諷,在能夠提供幫助的情況下,儘量提供幫助。需要記住的是,早在2月份抗疫的嚴峻時期,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就對東方大國表示慰問和支持。即便是印度,也在2月26日派遣C-17大型軍用運輸機給武漢送來15噸醫療物資。這些物資包括口罩、手套等醫療設備。


波蘭等“親美”國家疫情嚴峻,發現美方靠不住,明智選擇對華求援


  需要區分的是,抗疫與矛盾並非一件事,支援他們抗擊疫情,是道義。而國與國之間的矛盾或存在的看法,應該從另一個維度上努力化解。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類似於“提升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展示軟實力”等等也不必再提。疫情面前,考慮這些顯得猥瑣和小氣,降到了白宮那個檔次。

  當然,如何援助以及援助的力度,會根據求助國的現實情況有所區分。譬如說對塞爾維亞這樣共同經歷戰火考驗的兄弟,就要不遺餘力支持,盡最大能力給予援助。總之,現在要拋棄某些狹隘的心理,真正展示出大國的擔當和責任感。所有的付出和耕耘,都會在日後某個時間得到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