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留學巨嬰”引發熱議,教育的悲哀


誰都沒有想到,這場疫情竟然把留學生群體再一次推向輿論峰頂,而“留學巨嬰”們在疫情面前的表現更是讓人錯愕,喝了幾天洋墨水,吃了幾天洋麵包,回到國內的表現,終讓我們看到什麼是教育的悲哀。

“我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從歐洲回來的某男子。“我要喝礦泉水,隔離也要有人權”——礦泉水公主。“你來發熱門診吃個飯試試啊?”——“豌豆公主”。從上面三個最近被熱議的焦慮事件中,皆能看出來部分留學生家庭教育嚴重缺失的一面,從這些年輕人身上,我們看到他們從小就生活在養尊處優的家庭環境之中。對這些年輕人來說,他們沒有絲毫的社會責任感,更沒有愛國之心。

這些“留學巨嬰”的言行表現,引發了網友廣泛的熱議。本來他們都是一些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肩負著國家建設的重任。可從他們在防疫中的表現看,不免令國人心生疑慮!

這些留學生變得自私利、自高自大。主要原因在於優厚的家庭條件及父母的無原則寵愛,而受不得半點苦。這些留學生對自己以及“留學生”的含義理解和評估過高。似乎“留學生”就是高人一等。這些留學生的言行,實質上體現了他們在心智上的不健全。一味以追崇西方的思潮、丟棄祖先和民族的傳統,作為留學的“正果”。換言之,並沒有想過要學成國外先進技術為國爭光。心中無感恩之心,是危險的。

留學巨嬰的產生,綜合起來有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家庭教育沒有做到位,這是最重要的。第二個因素是留學之後,國外的教育和國內不同,而孩子並沒有形成完全的獨立思考能力,總會認為國外的月亮比中國的圓。

很多年前,讀過一篇教育文章,說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孩子身上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這句話雖然不能說絕對正確,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能解釋留學巨嬰。

在他們的意識里根本就沒有責任擔當,也不懂得什麼叫做責任擔當。跑到外國幾天喝了幾天洋墨水,會拽幾句洋文兒,穿了幾天洋服,就連老祖宗都忘了。

這一類人真的很可悲,也很可憐,他們的行為舉動,所作所為,只能遭到國人更多的嘲笑和唾棄。

其實,說到底是家庭教育的失敗,是價值觀的扭曲。儘管自己把自己扮演的很高貴,很紳士,很高雅,而實際上奇醜無比,出盡了醜,也丟盡了人。讓人覺得可憐,可悲又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