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下图是陈国昭老师创作的小行书作品,曹操的《龟虽寿》,陈国昭老师以这幅作品为例来谈一谈行书的行气和章法。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尺寸:26*14 cm 纸质:金潜纸

每个作品各有其美感,此篇以赵子昂+二王为主,以稳定、平衡为要。一行之间随字形大小特性而左移右挪。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神字重心偏左,因为有长竖,视觉这样才平衡些;龟字尾巴向右拉,两字的重心尽量不要偏移太多,但两字之间就有跌宕摆动的感觉。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虽"字属于两部首的结字,大约平均即可,而放在正中央,让前两字的摆动回复一下稳定性。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寿"字结字特性是属于不平衡,所以处理成横画向左下倾斜,但右下的"寸"勾加以厚重处理以平衡这个字。整个字重心维持在中央,但具有旋转性。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竟"字特意让左右飞扬,增加左右开张的视觉感觉。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腾"字左轻右重,重心右移;"蛇"字左重右轻,虫上更加上一撇更增重心左移的情况。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而"乘"字以流动性高的草书为之,连贯到下一字"雾"字的行楷,一动一静,让视觉不至过于呆板。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神龟"两字稍松,所以再来的"成土"紧密连写,同时也稍厚些,以平衡这一小块的平衡。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除了在字形大小要安排、厚薄轻重要留意、左右挪移要适切以外,还可以墨色变化来增加视觉的层次变化。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而墨色变化除了在沾墨多寡以外,速度也可以产生墨色变化。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每种纸张有其特性,此金潜纸不晕、光滑、平顺,可以表现出纤细的特性,但是同时也失去飞白的能力。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以魏晋的风格而言,不太适合做过度的变化,所以少飞白反而是比较适当些吧。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写每个字要时时留意整体的平衡、平均性,每一笔每一画都要考虑跟既有的字的吻合性。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即使是最后一字,未必可以刚刚好排列整齐,但如何搬西砖补东墙,这是要多多注意。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所以写字不是只看眼前的一笔一画,要眼观四面,耳听八方。

陈国昭:谈谈行书行气、章法

陈国昭:台湾著名书法家,字曰签约讲师。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台湾正修科技大学教授。作为一名理工科老师,却酷爱文化艺术,喜欢书法、篆刻、水墨、古典音乐、古典诗词等。尤其是书法方面,数十年来一直坚持临摹古帖,很多名帖都曾一比一临摹数遍,是当今力学传统的典型,被网友称为“临帖复印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