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警惕,繼續發揮發熱門診的哨點作用

上海從3月2日開始,在確保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全面恢復日常醫療服務。其中遍佈全市的117家發熱門診繼續24小時開放,同時繼續堅持“掛號、檢驗、檢查、取藥、治療”五不出門,對疑似病例早發現、早診斷,不漏診,把牢疫情防控“前哨”關卡。請聽上海電臺記者呂春璐發來的報道

”每天起來有點熱度,體溫量過了,對吧?家裡也沒有聚集性發熱吧。沒有,就我一個人。”

在上海六院發熱門診,護士在預檢臺一邊登記病人詳細信息,一邊詢問病史。感染科副護士長徐達珍說,預檢臺的詳細問診將會為之後醫生看診判斷病情提供非常重要的參考。因此,在發熱門診選派的都是精兵強將。

”護理部專門抽調各個科室的精英力量,就是那些年資的也很長,然後經歷比較多的,然後是針對發熱門診還進行了專門的培訓,要如何分流,如何進行登記。”

通過護士的分診,與普通發熱患者相區分,來自重點地區或有相關接觸史的病人會直接分流至特診室,六院感染科主任臧國慶介紹,發熱門診診室全部按照規定單人單間,發熱病人進入診區後,實現掛號、檢驗、檢查、取藥、治療不出門的一體化管理模式。之後結合流行病史,以及病人相關檢查情況,通過院內專家組會診後確定為疑似病例的,將按程序上報疾控部門,並取樣本送檢。而在檢測結果出來之前,疑似病例則單人單間留院隔離觀察。

”我就給他引到特診室,特診室以後專門的醫生去看,我們是兩層樓,就由那邊的通道送到樓上去。有問題,那麼就到定點醫院,陰性的我們就解除隔離。”

隨著流程的不斷規範細化,現在本市各醫院已把發熱病人初篩前置到門急診區域。在松江區中心醫院,每一個要進入門急診區域的患者及家屬都需要進行體溫測量與檢驗隨申碼,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於異常者護士會現場登記詳細信息,再由專人護送患者走專門通道至發熱門診。避免發熱病人與其他入院人員有交集。

”一般請問一下你是哪裡過來的,送發熱門診的病人我們都做好登記的,由專人專送,這一本就是登記了去發熱門診看的病人。”

近期境外輸入病例增多,本市多家醫院發熱預檢臺上新增了英文版流調信息表、承諾書等,這樣在接診外籍患者時,也能不遺漏防守細節。華山醫院急診科主任陳明泉介紹,現在發熱門診就診人數比之前有了明顯下降,但篩查的力度和警惕心始終沒有放鬆。

”不管是你是從哪個國家來的,程序來講的話,都需要有包括他的發病的過程,整個旅行環節細節都要講清楚,接觸人員,有沒有有一些發熱,乾咳啦乏力,也是常規的做肺部ct,做醫學上的篩查,確實發現有一些疑似的話,不要漏掉,進一步送到cdc篩查,這樣才放心,警惕性要提高的。”

據瞭解,目前本市共設有117家發熱門診,相較疫情之初的110家已經有所增加,按照相關部署,接下來上海門診版圖有望繼續擴容,同時,市衛生健康委已啟動新一輪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督導工作,繼續做實做強發熱門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