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斗”的由來

“泰斗”是泰山和北斗,一個地上,一個天上,本應互不相搭的,但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推為下二者合二為一。

“泰斗”的由來

泰山在古時候被稱為五嶽獨尊的。古人就是那麼神奇,不但尊崇泰山,還把泰山人性化了,封了個"東嶽大帝"的名號。泰山在當時的中原地區,絕對高度是最高的山,如同現在人們心目中仰慕的“珠穆朗瑪峰”。古人還敬稱岳父為泰山。

“泰斗”的由來

強漢盛唐兩朝,漢武帝、武則天都曾在這裡舉行過封禪大典,來彰顯他們的文治武功。

“泰斗”的由來

北斗是夜空中北方的一個最高最亮的星座,由七顆明亮的星星組成了一個勺子的樣子。這七顆星星中最北邊居中的一顆最亮叫北極星,在夜幕中為我們指明方向。自古以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北為上,因此北斗星在璀璨的群星中享有群星至尊的地位。

“泰斗”的由來

“泰斗”最早的出處是《韓愈傳》,據該書記載:“自愈沒,其有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雲。”在這裡發散解說一下:說的是大文豪、散文八大家之一韓愈去世了,因為他生前人品厚重,被當時仰慕他的學者譽為泰山;學問極高,為讀書人指明方向又被譽為北斗。起初人們用泰斗,只是表達對韓愈的仰慕之情。

從此以後,就把有學識,在某一領域享有崇高威望,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通通尊稱為"泰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