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读后感

与这本书深入的交流六天之后,感觉我的视野都发生了一个大的改变,我目前的感受已经难以用几句话来形容了,所以写一篇文档来表达一下我读完之后的感想。这本书一共有三个部分,从过去,现在到将来,来写作者对目前人类世界的一个认知,以及对将来的预判,可以说我的收获是很多的,下面主要写一些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最开始作者说到,人类已经战胜了流行病,战争以及饥荒这三个大问题,接下来人们将要追求的就是长生不死,幸福快乐,以及化人为神。对于饥荒没什么好说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而对于流行病,我特别赞同作者对于癌症和心脏疾病的一个看法,的确这两个病不算是什么新的疾病,自古以来都存在,只是因为古人的平均寿命比较短,所以这两种疾病不至于对古人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而且医学水平的发展,现代医学的融入,也让人们的寿命增长,所以在未来,如果流行病想要再危害到人类的话,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人类为了某种残忍的意识形态而刻意制造出了流行病去危害人类。对于战争,我也非常认可他的观点,现代社会已经从物质经济转化为知识经济,以前或许可以通过战争去抢夺物质资源,但是现在的话,知识是不能够抢夺而来的。现在正在发生的中东战争,也是因为对于石油资源的争取,而未来的话,知识经济的大量发展,将会把战争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饥荒瘟疫以及战争,是在于我们惊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类的野心是一直进步的,所以追逐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长生不死,幸福快乐,以及化人为神。盗墓笔记中有关于人类长生的终极奥秘,作者也正是在这个格局之下,写了整个书。故事的最开始是最古老的伏羲与女娲,是人类的始祖,然后有三个支流西王母黄帝和蚩尤。女娲和伏羲虽未达到长生不死,但寿命也有很长而长生的秘诀是,兄妹通婚以及人和动物的共生体即人和蛇共生,保持长久的生命,之后三个分支西王母黄帝和蚩尤分别去到了中华大地的不同地方,然后有了不同的发展,再有了之后的盗墓故事。在这本书中,人类的长生不死是靠人和动物共生来达到的,而未来我们也会达到生命变长,这是一定会来到的事情,随着人类不断丰富的知识水平以及物质资料。而对于幸福,国民生产总值GDP并不能代表人类的幸福,未必拥有极大的物质资料就会带来幸福。随着物质资料越来越丰富,人类获得快乐的阈值就会越来越高,因而获得幸福快乐,也会成为未来人类追求的一个恒大目标。第三个就是人要升级为神,那么就有三条路径可走,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以及非有机生物工程,也就是说,人类会经历从直立人到智人再到超人类的发展,当然,对于人变成神是没有必要恐慌的,因为智人的进化是一个很渐进的过程,不是好莱坞式的天启,也不会突然就出现大量的反抗机器人,然后是人类遭到灭绝。作者的观点是治愈和进化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我非常的认同。或许医学刚开始是为了拯救在常态以下的人,比如说被火灾烧伤的人,会使用整容的手术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容貌,但现在整容已经变成了让正常人更加美丽,超过常态的一种手段。

对于历史的观点,我也感觉有很大的启发。首先是知识和历史的矛盾,人类是非常讲究实用主义的,所以如果知识不能够改变行为的话,它本身就没有意义,但是如果知识改变了行为它本身就会失去意义,所以知识会过时的很快,其次,历史研究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能够有别的方向去选择过去,就像是一个坟墓,将我们压在里面,掐住了脖子的方向,只能看着那一边,而了解历史的进程,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项。第三,人类之所以不愿意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是历史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会改变,因为我们要做的不是限制历史,让他不去改变,我们当然也做不到,而是要去把我们变得更加的好,去适应历史的发展。

关于泛灵论和进化论的两个观点,是能够给我们以未来发展的启发的,对于泛灵论,它是将人视为另一种动物的,也就是说,在地球上生存的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他们之间能够相互交流之后,就出现了有神论,在以后就出现了进化论,也就是达尔文所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之相关的就是出现了进化心理学,也就是说几千年前形成的需求,就算现在已经不太需要,也会留在主观的感受之中,比如说我们人类对于糖类的大量需求,以及雄性只有驱赶大狮子才能赢得雌性的认可所造成的大男子主义。

智人能够高于其他生物的原因在于,灵活有序的合作能力带来了权力。动物也能够进行合作,但并没有人类这么强大,他们没有制造出文字和金钱,因此也不能够成立大的国家公司。而所有大规模的人类合作,到头来都是基于我们想象的秩序。现实分为三种,一个是客观现实,一个是主观现实,还有一个是互为主体。客观现实就是山川河流,主观现实是我们自己所感受到的,而互为主体,并不是因为个人的信念或感受而存在的,而是靠于许多人类的沟通互动而存在,比如说国家美元和上帝。只有智人能够编织出互为主体的意义之网,韩国和朝鲜之所以是不一样的,不是因为平壤居民和首尔居民和居民不同,也不是因为这两边的气候环境不同,而是因为双方相信的是截然不同的两套故事。我们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信仰的是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又何尝不是政治家讲述给我们的一个故事,就因为人们都相信他,所以为此而服务。但是并非说互为主体的现实是不好的,就是因为有互为主体人才能统治世界。之前一直说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但其实历史是围绕着各种虚构故事展开的,而这些虚构故事是由精英群体所创造的,所以真正的历史是由谁创造的呢?是由那些精英群体。

在虚构的故事当中,文字的力量让人不可想象,举例来说,对于学校教育的评判标准,这个是由文字来规定的,在一开始学校的重点应该是启发和教育学生,而分数只是衡量是否成功的,但是很自然,学校很快就会开始一心追求高分,每个学生都会追求高的分数,以显示自己高于标准线之上,但是分数的高低并不意味着,这个学生真正了解文学生物学或数学。大家都认为入学考试是评估学生的最好办法,教育系统拥有足够的权力,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入学标准,还有私人企业的聘用标准,所以学生就会拼命去取得好成绩,而这些学生去到这些岗位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依旧会保持这个系统,所以如果有人说学位证书是一张纸,而且非常认真的只是把学位当成一张纸的话,那么她的日子不会很好过。在这里提到这个也不是说这个虚构的故事不好,或者文字不好,只是说我们要知道这里面的逻辑是什么?我们可以以升学,有好工作为目标,但是不可以把这个当成目的,不要把人当成一个工具,一切都不应该成为人的目的,人本身就是一个目的,这句话是柴静所说的,我十分的认同。

圣经中的世界观错的很离谱,但是却能够为大规模的人类合作提供更多的基础,虚构的故事更容易让人类合作,虽然有一些消极的感觉,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这也就是为什么谷歌公司能够发展那么好的原因,也就是所谓的画大饼,他并没有错,它是一个让人类合作的一个方式方法而已,虚构故事本身也没有错,是有它的必要性所在的,正是因为有这些虚构故事,人类才能够正常的运转。所以要意识到这些故事只是工具,不应该成为目标和标准,如果我们把他们当成是我们的目标,为了给公司赚很多钱,或者保护国家利益,我们就会引发无边的战争,而实际上公司货币和国家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是我们的先辈中的精英,为了让人类更好的合作,才发明的这些概念,让它们为人类服务,我们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让人类为这些概念服务,甚至牺牲掉自己的性命。

未来世界的资源有三种,一个是原材料,一个是能源,还有一个就是知识。原材料和能源取之有尽用的越多,剩下的就越少,但是知识却能够不断的开发出来,你用的越多,反而越多,比如说我现在有很多的资金,我去开垦油田,那未来我的子孙后代就会缺少油田,而如果我用我的资金去研发太阳能,对于我的子孙后代来说,那是源源不尽的东西。所以正如之前所说的,未来社会是知识社会是知识经济,因而我们去获得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穷人和富人,书中的观点,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对于精英阶层,也就是富人来说,他们一定会享有比我们更高的品质的生活,而在21世纪之前,贫富差距所带来的只是生活水平的高低不同,但是未来贫富差距会带来的是健康以及生命。譬如说安吉丽娜朱莉,她在年轻的时候去做了一个基因检测,发现自己会有87%的概率患乳腺癌,所以她切除了乳腺癌,让自己获得了更长的寿命,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基因检测的价格实在是难以承受,这是健康方面。而对于生命方面,虽然目前世界有关于生态保护的许多公约,但是如果注重保护生态经济的增长,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这是那些富人阶层所不能够接受的,因而每当有灾难发生的时候,可能未来地球生态不能够在支持这么多人的生命的时候,对于精英阶层来说,他们相信科学家会为他们制造一个诺亚方舟,在这个诺亚方舟上,他们也可以幸福而长久地生存下来,而对于穷人来说,或许就已经被地球所淘汰。那穷人都是傻子吗?为什么穷人不进行反抗呢?那是因为如果真正来临洪水,穷人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如果经济停滞,穷人也会首当其冲,在这个经济世界里面,只有经济增长的时候,穷人的生活才能够得以改善,毕竟你跟他说未来你会有遭到生态危机,而相对于她现在无法交际房租而言,根本就听不进去。对于我们来说,应该争取的就是让自己进入到精英阶层当中,因为未来贫富差距已经不仅仅是生活品质高低的不同了,随着人工智能的大量发展,人类会逐渐发展为超人类,而未来的富人阶层看待穷人阶层将会是之前的西欧人看待非洲人一样。我们这一代其实已经没有什么选择,可以去做平凡的人。在20世纪,穷人还尚且有军事和经济价值,精英阶层必须要为穷人解决问题,但是到了21世纪,精英阶层最有效,虽然十分无情的策略很有可能就是集中资源,将精英阶层变为超人类,而对于穷人阶层,则是自生自灭。

人文主义认为生命是一种内在的渐进变化,人是最重要的,人的感受,情绪和智力以及身体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人文主义和科学的关系,作者从中国哲学的角度进行了以下解释,下面我摘录一下原文。根据中国哲学,世界是由阴阳这两种相对但又相依的力量维系的,实际的物理世界可能并不这样认为,但对于科学和人文主义的契约创造的现代世界来说,却的确如此。每个科学的阳都包含一股人文主义的烟,反之亦然,阳给了我们力量,而阴则提供了意义和道德判断。现代性的阳和阴就是理性和情绪,实验室和博物馆,生产线和超市,然而,现代世界其实同时也是个奢华的超市,人类史上从没有任何文化如此重视人类的感受,欲望和体验人文主义将生命看做一连串的体验,于是这个神话变味,从旅游到艺术等许多现代工业奠定的基础。旅行社和餐厅真正卖的不是机票,也不是高档晚餐,而是新奇的体验。上面这段文字就是作者从阴阳角度对人文主义和科学关系的一个解释,这也正是为何现在的经济发展,商业模式是以文化而吸引人们眼球的。譬如在北京三里屯的一个小饭店,它的目标就是为酒后的人们提供一个栖息的场所,同时用复古的装修,采用网红拍照,让自己红火了起来。

关于人文主义,有三个分类,一个就是自由人文主义,他认为自由很重要,个人的体验最重要,第二个是社会人文主义,也就是工会和人民代表最重要,第三个就是进化人文主义,也就是希特勒所代表的丛林法则要杀死低级的物种来培育更优良的智人物种。而二战其实就是德国的进化人文主义与苏联的社会人文主义和欧洲联盟的自由人文主义的联合的战争。

在第三个千年算法将变得越来越占据人们的生活。谷歌脸谱网在某些领域对人的了解,甚至会超过那个人自己,甚至有生命科学认为生物就是各种算法。目前世界上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但是在冷战时期,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获胜,是因为在那个科技加速的时期,分散式的数据处理效果要比集中式的数据处理效果更加优良,也就是说,其实资本主义和国家控制共产主义,其实不是意识形态或者政治制度上的竞争,而是不同数据处理系统间的竞争。这么说来,我们可以认为未来世界会是,数据主义,人们相互联结,形成物联网,万物互联,从而数据信息的自由会形成巨大的数据流,给人类的分析做出巨大的贡献。未来在专家的眼中,经济体制就是收集关于欲望和能力的数据,再将其转化为决策,也就是说,将来的政治力量可能并不会超越科技。民主机制,政府已经不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他们只能够维持国家现状,却不能够在带领人们前进,在这种情况下,在数据主义的支持下,相信会有新的体制出现,我们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我们并不知道未来40年,50年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们在教育下一代的时候,也不知道,应该让他们去学习什么知识,很有可能知识会落后,会过时,所以我们要做的只能是一生不断的在学习,让自己变得有利用价值,才能够在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其实这本书的作者也只是预测未来而已,人类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能够从远古到现在走过来,自然有它的价值所在,而生命其实也不一定就是简单的算法,作者在最后也提出了这个问题,生命真正是算法吗?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生命是一种艺术体,他不仅是通过算法能够解决的问题,科技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生命或许可以通过数据进行预测,或者治疗给人们带来方便,但永远不可能让算法统治生命。也许未来人工智能会替代很多的职业,但也会有新兴的职业产生,而作为医生,我觉得如果想要一直存在,一直有价值,那就要做到让自己成为军队中的特种兵一般的医生,拥有自己的全能性和独特性,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有自己的生存之地。

读完这本书,我的感受非常的深刻,其实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眼界的扩大。读这本书用了大概六天的时间,不是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很多,而是因为它的逻辑,以及很多东西是我没有想到过的,所以看一会儿就要停下来去想一想,或者去看别的书,去综合一下,但是看完之后还是觉得收获很多,我觉得上面我所说的还是比较少的一部分,却已经让我对整个人类社会有了一个比较新的看法。相信隔段时间后我再去看它,会有更多的体会。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分享到

评论

《未来简史》读后感

添加评论...

  • 《未来简史》读后感(一)
  • 最近读完了一本书《未来简史》,读完之后对自己(当然也包括整个人类)的认知变得很不一样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很独特,从小也被告知:时间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
  • ken 的文章 · 6 赞同
  • 陕西话三分钟讲完大秦帝国(第九期):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
  • 秦五粮的文章 · 132 赞同
  • 《暴裂无声》:有声是有限的,而无声是无限的
  • 陆冠均(...的文章 · 124 赞同
  • 学在DKU,活在DKU
  • 学在DKU,活在DKU
  • 昆杜医学...的文章 · 64 赞同
  • 伊朗胡齐斯坦旅游最佳时节
  • 胡齐斯坦省(波斯语: )位于伊朗西部,首府阿瓦士。该省有超过250…
  • 一品波斯...的文章 · 71 赞同
  • 趁个车呀完美并不...的文章 · 59 赞同
  • 【闲岩碎语】玩-物以人归唐美的文章 · 41 赞同
  • 多数女人及部分男人,还有大部分家长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
  • 法子语录的文章 · 18 赞同
  • 第三十章 边关岁月最终篇——人生的未知路途
  • 云上轻骑...的文章 · 74 赞同
  • 睡前消息【17-04-05】挨骂也是一种荣耀
  • 马前卒的文章 · 1,583 赞同
《未来简史》读后感

  • 想美白的看这里!在这儿游一下泳你就是全世界最白的人啦
  • Trav...的文章 · 327 赞同
《未来简史》读后感

  • CIMS管道清淤切割修复机器人「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利器」
  • 施罗德R...的文章 · 6 赞同
  • 《暴裂无声》:一个无声的拷问
  • 昨晚在影院看完之后,就觉得这部电影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而这种…
  • 木易mo...的文章 · 152 赞同
《未来简史》读后感

  • 《皓镧传》会成为《延禧攻略2》?吴谨言都演到猪圈里了?
  • 小青蛙看...的文章 · 129 赞同
《未来简史》读后感

  • 厦门,一座拼爹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