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来品”:从葵花在中国的传播,谈对中国饮食 、文化的影响

“舶来品”:从葵花在中国的传播,谈对中国饮食 、文化的影响

向日葵,或称葵花,是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的一种草本植物,发源于北美洲,但经过哥伦布的推广和发现之后,葵花这一植物,也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向日葵本身有许多作用,经济价值也非常高,因此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葵花一经传入中国,就对中国的饮食方面和文化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且看下文分析葵花是如何传入古代中国并得以发展的。

一、 葵花在古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在诸多历史史料当中,葵花用过非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称,例如:“葵”、“秋葵”、“黄葵”等,诸如此类的名称有三十多种,说明在当时,葵花作为一种“舶来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1、葵花的起源:来自于美洲大陆各地区

关于葵花的起源之地,世界公认的说法是起源于美洲大陆,但关于到底是哪个地区,却有着争议。“美国地区”、“秘鲁”、“墨西哥”等地,都认为是葵花的起源之地。

向日葵作为一种向阳而生的植物,起源于美洲这些热带地区,也是颇有准确性的。而且如今的美国仍然存在着野生葵花,所以这也被认为是葵花起源于美国的证据之一;而秘鲁人则将葵花设为他们的国花,所以也有一定可信性;墨西哥人自古以来,也十分崇拜葵花。所以目前学界的研究认为,葵花可能是起源于这几个独立的地区,因为这几个地区所认同的葵花品种也确实不一样。

“舶来品”:从葵花在中国的传播,谈对中国饮食 、文化的影响

美国向日葵农场

2、葵花传入中国:16世纪末17世纪初

根据史料证明,葵花传入中国,大概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时期,也就是明代王朝时期。在明代时期的《(浙江)平湖县志》、《(河南)汝南志》、《(山东)济阳县志》、《(山西)安邑县志》等中都有记载葵花的出现,这就说明,葵花的引入和种植,应该是在明王朝时期。

上述是从时间方面来看,而从路线方面来看的话,葵花种子应该是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因为从南美洲到中国的路线来看,走海路也是比较合理的。再说,当时的中国许多外来农作物,都是从这唐代起盛行的“海上丝绸之路”中传入的,所以说这个时间和路线都是比较合理的说法。

3、葵花在中国的发展:清代时期进一步传播

到了清代,葵花的种植在古代中国就进一步发展起来了,到了乾隆年间,台湾地区也出现了向日葵这一植物的记载。

在《乾隆台湾府志》中曾有记载:“向日葵,又一种名秋葵”。

从这一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葵花在清代得传播,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嘉庆时期,据《群芳谱》上记载,“按,此花向阳,俗间遂通呼向日葵”,可见在当时,向日葵是被归于一种花类植物的。到了光绪年间,还曾有史料记载了葵花的具体栽种方法和具体用途。

“舶来品”:从葵花在中国的传播,谈对中国饮食 、文化的影响

葵花自明代传入中国之后,直到清代才开始在中国普及和广泛种植,当时的史料也记载了关于向日葵生产时节的比较详尽的种植方法,甚至是直到如今还可以借鉴。由此可见,在清代王朝时期,向日葵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甚至还开发了许多用途,例如食品、纺织原料、榨油等等用途,都是从清代开始,逐渐发现的。

二、 葵花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饮食产生了重要影响

葵花自身有非常多种作用和用途,而这些用途被发扬光大之后,就对中国的饮食和文化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这其中,特别是作为一种食物,被中国人认识的最详尽。

1、占据中国干果饮食方面的主要地位

我们熟知的葵花,之所以作为一种食品被发扬光大,其实是因为葵花籽在中国干果饮食界

的重要地位。虽然必须承认,葵花作为一种菜品,其实是很少见的,但作为一种零食,葵花籽历来都是中国的男女老少们都喜爱的一种食物。

炒瓜子、生瓜子、盐瓜子、奶油味瓜子、焦糖味瓜子、海盐味瓜子、去壳瓜子仁等等,都是在干果里面十分受欢迎的食物,因为是由葵花的瓜子仁所衍生的几种比较常见的吃食

在清代时期,就有史料记载,“子炒熟,味甘香,每斤值三四十钱”。

可见,吃葵花籽这一种吃法,是从清代开始就流传下来的。

“舶来品”:从葵花在中国的传播,谈对中国饮食 、文化的影响

葵花籽

这与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有着重要关系。作为一种干果,葵花籽也一直被作为古今的中国人用来待客的一种食品,嗑瓜子这一行为,也是中国人饭后闲来无事谈八卦的最佳良品,因此受到众多中国人民的欢迎,成为当之无愧的“干果之王”。

2、作为主要的油料作物开发中国饮食市场

除了被当作干果之外,葵花籽,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自清代开始把葵花的效用进行发挥之后,葵花籽被用作油料作物的重要用途,也得以开发。葵花籽仁中含脂肪量高达60%,榨出来的油清澈见底,散发出浓浓的清香,而且颜色较浅,含有许多人体内必需的营养物质,如亚油酸等脂肪酸,维生素等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用油

葵花籽油由于自身有许多效用

,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如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再生、呵护皮肤健康,还能减少胆固醇,因此在所有种类的植物油当中,葵花籽油也具有一种十分重要的地位。自从明代葵花开始传入之后,葵花被中国学者和农学家研究开发出了许多用途。小小的葵花籽,不但可以作为干果以食用,还能榨油增强人体营养,用途非常多,对中国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 葵花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跟花生一样,葵花除了对中国人的饮食方面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之外,对中国的文化构成,和文化的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对中国的语言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这第一个文化方面的影响,就是说“瓜子”这一词的语言含义,已经被开发出了多种内涵,是中国人灿烂的语言文化中的一大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因为葵花籽的出现,“瓜子”这一名称已经开始变为“葵花籽”的专属了。而“瓜子”在原来的汉语中,本来是泛指一切炒熟的瓜类种子

,因为葵花籽的出现,其他的西瓜子、香瓜子等等,都已经落后于葵花籽的地位了。

“舶来品”:从葵花在中国的传播,谈对中国饮食 、文化的影响

葵花籽油

在许多地方,如甘肃和四川等地区,作为一种方言,“瓜子”、“瓜”除了有葵花籽的含义之外,还被喻为“傻瓜”,这种语气较轻,不是一种骂人的话,而只是带有小小的责备含义。

2、对中国人的精神文明生活产生了积极作用

除了语言文化,“葵花”、“向日葵”,也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许多温暖的含义。特别是“向日葵”这一说法,其花语是向往光明之花,象征着健康、快乐、活力、积极等所有正面的词汇,中国人民从这其中汲取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朝气蓬勃的精神力量,去奋斗,去奉献。“向日葵”这一词,作为一种精神文明的象征,让在中国的精神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地位。

“向日葵”这一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葵花”向阳而生,从早到晚,都追寻着太阳的脚步,这也是中国的一种对“葵花”的独特说法,包含了中国人对葵花的喜爱之情。正是因为葵花的作息特征,因此“向日葵”这一名字,也成为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和精神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中国的中医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除了葵花籽、葵花仁可以用作食品之外,这葵花本身,也是一种品质极佳的中医药材。葵花从明代传入中国之后,许多中医药学家就对它进行研究和开发,使得这一平凡的植物,变成了如今的一种重要的中医药材。

葵花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全身上下都可以入药。葵花籽油可以作为软膏的基础用料,葵花的茎髓可以消炎,叶与花具有利于消化的作用,而就连其果盘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葵花的医药价值非常高。

作为一种主要的中医药材,葵花对中国的中医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不仅发挥了其医药价值,而且也为中医药文化提供了研究样本,意义十分重要。

“舶来品”:从葵花在中国的传播,谈对中国饮食 、文化的影响

四、 总结:

从引入,到传播和发展,葵花的价值被不断开发和利用,不仅作为一种食品非常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还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产生影响;不仅对中国的语言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还对中国对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用来入药,对中医药的研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葵花这一小小的植物,对中国的饮食和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群芳谱》

2、《乾隆台湾府志》

3、《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