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博主”鲁迅,零食不离手,还让这一食材被培育出来

正所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严肃、严厉、不善说笑。他的一些老照片,

也都是紧闭着嘴巴,两撇大胡子诉说着威严,两颗眼睛像两座冷峻的冰山。

“吃货博主”鲁迅,零食不离手,还让这一食材被培育出来

光这中学生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字眼就可看出鲁迅在众人的眼中一直是一个让人不敢亲近的形象。然而只是表面现象,真实的鲁迅先生着实有趣的很。

“吃货博主”鲁迅,零食不离手,还让这一食材被培育出来

人总是有多种性格,多种层面。鲁迅先生也是。他从小就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很幽默风趣,爱给人取外号,而且说话超级有梗。对他看不惯的言行,他有时不会明说,而是变着法儿来恶搞对方。

“吃货博主”鲁迅,零食不离手,还让这一食材被培育出来

知青画家陈丹青就曾说过:“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他不仅好玩,还特别喜欢吃,是个顶级的吃货。

之所以他的这一形象部位多数人所知,或许是我们和鲁迅先生所生活的年代相差甚远,他留给后人世人的文章又多为具有讽刺意味,文笔相当犀利,所以久而久之才会在我们脑中留下一个刻板印象,让我们误以为鲁迅先生就是一个严肃、无趣的人。因为我们离他太远了,对他又不够了解,所以才会产生误会。

零食控鲁迅

“吃货”是当代流行起来的网络用语,是用来形容对吃非常着迷的这样一群人物。个人觉得这个词挺好的。美食在前,谁能不喜欢呢。相信很多“吃货”在读书、写文的时候经常会干一件事儿——准备好一大包的零食。然后摆在桌上,一边吃一边写,一边欣赏着文中的内容,一边品尝着手中的零食。这样既可以缓解疲劳,有时又可以激发自己的灵感。

不要意外,咱们的鲁迅先生也是个零食控,作为一名顶级的“吃货”,鲁迅先生自然常常会在家中储备各种各样喜欢吃的零食。他在写文章的时候同样会将零食白子安一旁,一边写,一边吃。

他就曾在自己的《华盖集续编》这样提到:

“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

鲁迅先生为了解馋,已经不顾自己嘴上是否生疮,每次读完“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就忍不住发出感叹:鲁迅先生着实太可爱了。

鲁迅先生最喜欢吃的零食是沙琪玛。这沙琪玛味道确实不错,鲁迅对它真的是爱到无法自拔。

“吃货博主”鲁迅,零食不离手,还让这一食材被培育出来

有一回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英问鲁迅说可不可以吃沙琪玛。鲁迅想了想,蹦出了这样一句话:“按理说是可以的,但爸爸只有一个,吃了就没了,所以还是不要吃的好。”

“吃货博主”鲁迅,零食不离手,还让这一食材被培育出来

跟儿子抢零食,还一本正经忽悠,这吃货的可爱形象算是彻底暴露了。

猴头菇被人工培育

除了零食,鲁迅还专门制作了“鲁迅家用菜谱”。其中包括每天上什么样的菜色都有严格的规定,就连上午和下午也坐了区分,可谓十分讲究。

“吃货博主”鲁迅,零食不离手,还让这一食材被培育出来

有一次,鲁迅的友人曹靖华给他送去了一株野生的猴头菇,鲁迅非常开心,立即去请梁园的老板来烹饪。吃完这野生的猴头菇之后,鲁迅觉得并不过瘾,于是就跟友人说:

“要是能人工培育就更好了。”

在鲁迅说完这句话的四十年之后,猴头菇最终被培育出来了。为此曹靖华还特地写文来告慰鲁迅:“您的愿望实现了。”

爱吃,讲究吃的鲁迅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可爱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