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壶——为巴金诞辰115周年制

海派空间 | 集思壶——为巴金诞辰115周年制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草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兼草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丁申阳先生题

《艺周刊》上海站负责人、「海派空间」主编:张雅歌

集思壶——为巴金诞辰115周年制

2019年11月25日是巴老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桃林兄准备创作一款紫砂纪念壶。但素材难觅,一次在寒舍闲聊时,见补壁的巴老像上,夏衍、曹禺、刘白羽、王元化、赖少其、朱屺瞻、谢稚柳、程十发、刘旦宅的题词,顿生灵感。于是,以《集思壶》为主设计图逐渐形成,用它名,取其意,相得益彰。

海派空间 | 集思壶——为巴金诞辰115周年制

集思壶

没多久,桃林兄拿着生坯壶,与我分享“成果”。我凝视镌刻在壶上的题词,有清秀灵动之风,也有古朴典雅之气。而今,桃林兄把友情凝聚在《集思壶》上了。一壶在手,感慨良多……

1993年11月10日,画家戴明德参观“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巴金”摄影图片展览后,为巴老画像的欲望更强烈了。经上海美协朱国荣介绍找到我,拿到照片后,兴奋地对我说:“画好后送一幅给巴金先生。”

此前,作为外事任务,他刚为丹麦女王及其母亲画过像,这次,给心仪的巴老画像,下笔有些踌躇凝滞了。

经推敲、斟酌,戴明德选用不讨巧的意笔白描手法,用简洁而润泽的淡墨线条把人像构勒出如巍峨峻峭的雪峰。达到厚重的视觉效果。画中的巴老面带微笑,眼神中藴含挚爱……。

海派空间 | 集思壶——为巴金诞辰115周年制

各界文化艺术大家为巴金像题钤

翌年2月4日,戴明德带着已装裱的画像到巴老家,巴老看后笑了,对戴明德说:“谢谢,谢谢你的画。”戴明德问巴老画得像不像,巴老连声说:“像,像,很像。”还谈起丁聪、高莽等画家为他画像的事。那天,巴老还在画像上签了名。此时我才想起,戴明德也送了我一幅,赶紧取出,巴老又拿起笔在画像签上名。

我望着巴老的画像,心想:巴老的朋友都已风烛残年,少有走动,如能在画上“相聚”,也是件有意义的事啊。

我想到时年103岁的朱屺瞻,朱老对巴老抱病为他百岁书画展题写展名记忆犹新,成了他的美谈。我请他题词时,朱老欣然答应。没过几天,朱老带信让我去取。在寓所画桌上见画像上题着“寿比南山,朱屺瞻敬题”,我不敢相信那苍劲有力的书法出自一位超百岁老寿星之手。

1994年春,我与徐钤到北京探望夏公。那天,夏公见我们从杭州来,高兴地说起与巴老在西子湖畔相会的情景。道别时,我取出画像请夏公题词,他幽默地说:“有备而来的嘛,过两天来取吧。”几天后,再次到夏公家,他却病了,我很后悔,真不该让夏公在病中费神又费力。不久,夏公住院了,他题“仁者寿”是对巴老的最后祝福了。

同年11月,书画家赖少其从广州到上海看病,我应约来到赖老下榻的东湖宾馆。见赖老正与徐子鹤、曹简楼、吴长邺等画家正在泼墨作画。我展开画像,请他题词,赖老见是巴老的画像,题词的又都是老友,拿起笔,抬头问题何词?我想起几天前赖老赠巴老的条幅上的四个字。赖老当即挥毫,写下了“大塊文章”。我被赖老用患病之手仍写出铁骨般金农体暗自叫绝。

没多久,我忘年交魏绍昌进京为生肖“狗”的友人送“犬壶”。我将画像交给他,他首先到医院看望曹禺。说来也巧,那天,属“狗”的曹禺在病房执笔伏案练书法呢。魏绍昌把画和壶交给了曹禺,曹禺把“犬壶”放在一边,先拿起巴老画像欣赏起来。只听得,曹禺连声说:“这像画得好,太像了。”随即,把毛笔在砚台里来回掭了掭,一挥而就题下“说真话者”。我看到这精辟的题词,与魏绍昌说:“知巴老者,曹禺也。”

海派空间 | 集思壶——为巴金诞辰115周年制

“集思壶”拓片

时过境迁,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为这幅画像题钤的前辈都已谢世,但凝结在像上的友情已永存。所以,从画像衍生到紫砂看似毫不相干,但艺术是相通的,从桃林兄请巴金研究会会长陈思和为《集思壶》所题的嵌名联“紫砂是泥巴,沉默是黄金,”就可见一斑。“美”无论用什么艺术形式或材质都能表现的。也就不难看出桃林兄在千姿百态的紫砂样式中选用《集思壶》的用心。

《集思壶》成品后,桃林兄赠一把给“巴金故居”作收藏。这也是《集思壶》的最好归宿了。

海派空间 | 集思壶——为巴金诞辰115周年制

集思壶

海派空间 | 集思壶——为巴金诞辰115周年制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复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先生为“集思壶”题钤

海派空间 | 集思壶——为巴金诞辰115周年制

“集思壶”拓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