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知識:終身教育的前世今生

隨著暖春的到來,普洱教師招聘考試也逐漸拉開了序幕,各位小夥伴也可以開始新一輪的備考;下面,小編和備考的小夥伴看一看終身教育的前世今生,大家可以記一記,為2020年教師考試做積累!


普洱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知識:終身教育的前世今生


1.終身教育產生的背景

終身教育是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發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終身教育的概念

終身教育,是指人們在一生中都應當和需要受到各種教育培養。包括各個年齡階段的各種方式的教育,如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的各種教育,還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社區)教育等。在內容上,它既包括基礎教育,也包括職業教育和專業性教育,以及社會、文化生活方面的教育。它是將終身教育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和教育形式中。

它具有兩個本質特徵:一是貫穿人生始終的一種教育形態,具有時間的延展性;二是包括了所有現存的教育形態在內的教育過程,它並非單一或純粹的教育形態,更多的是一種教育理論和教育觀念。

概括起來,時間上延展和空間上包容共同構成了終身教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3.終身教育思想的地位

終身教育是當今世界影響最廣泛、持續時間最長,最具生命力的教育思潮。(單選和判斷題備考)

4.終身教育思想的由來

終身教育作為一種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代希臘教育家和哲學家柏拉圖關於哲學的教育思想。柏拉圖提出教育目的是培養哲學王,哲學王的培養從3歲一直延續到50歲。

此後,亞里士多德提出的閒暇教育思想同樣具有現代終身教育思想的本質性萌芽。

到了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由於成人教育的大規模出現,傳統的學校教育體系被打破,而引入了成人教育的內容。此後,隨著工業革命進程的深入,成人教育不僅被公眾、社會意識所接受,而且,到了20世紀初期,一些思想家逐步意識到成人教育應是具有普遍教育形式和終身教育性的教育。由此,奠定了終身教育思想最終形成的歷史和思想基礎。

5.終身教育的發展歷程

(1)第一本專著:1929年英國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終身教育專著《終身教育》。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學校教育僅僅是教育過程的開始,應該將各種教育(包括初等、中等、職業、大學教育)統一起來,將教育看成是真正貫穿於人的一生的活動。

(2)終身教育的概念化和體系化的形成:在20世紀60年代,其標誌是法國成人教育家保羅·朗格朗《論終身教育》報告書的發表。所以保羅·朗格朗被稱為“終身教育之父”。該報告是他在196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國際成人教育促進會上作的總結性報告。在這次大會上,還提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應批准把終身教育作為各國進行教育發展的重要原則的建議。由此,終身教育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和重視,發展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教育思潮。

(3)終身教育體系的最終形成:作為一種世界性教育潮流,終身發展趨勢達到頂峰,是以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的發表為標誌。該報告明確提出,“終身教育的概念是進入21世紀的關鍵所在”。並且,終身教育不再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而是已經成為世界領域內一種實實在在的教育現實。該報告還提出了教育社會化和社會教育化主張,這是現在盛行的學習化社會的最為核心的思想。

《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提出:“終身教育建立在4個支柱基礎上”,這“4個支柱”是指:“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多選題備考)

6.終身教育的影響

終身教育思想的產生和發展,為建立新的全方位的立體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礎,對當今世界各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多選題和材料分析題備考):

(1)形成了對教育的全新認識、全新理解

(2)促進了教育社會化和整個社會學習化

(3)加強學校與社區、職業界的結合

(4)由重視人的“受教育權”轉向重視人的“學習權”,強調學習者的主體性

7.終身教育的俗語

(1)孔子:學而不已,闔棺為止。

(2)劉開《問說》: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也?

(3)荀子:學不可以已。

(4)張岱《小序》:學海無邊,書囊無底。世間書怎讀得盡。

(5)陶行知:生活教育與生同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

類似的俗語還有很多,大家在平時也可以多多積累,考試時會以一些俗語來考查單選題或者判斷題。

8.走出終身教育的誤區(判斷題和材料分析題備考)

(1)終身教育就是成人教育。終身教育指人們在一生中都應當和需要受到各種教育培養,包括成人教育,但二者不能等同。

(2)終身教育就是為了發展人的職業能力。終身教育不僅為了發展人的職業能力,還發展人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能將終身教育的作用範圍縮小了。

(3)終身教育不包括非正規教育。終身教育包括各個年齡階段的各種方式的教育,如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和非正式的各種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