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蓼,見過嗎?清熱利溼,能治痢疾、腳浮腫、疔瘡


兩棲蓼,見過嗎?清熱利溼,能治痢疾、腳浮腫、疔瘡

兩棲蓼

來源產地

為蓼科植物兩棲蓼的全草。

夏、秋間採收全草,洗淨,鮮用或晾乾。

生於湖泊、河流淺水中及水邊溼地。

分佈於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江蘇、湖北。貴州、雲南等地。

別名小黃藥 、水葒、天蓼。

兩棲蓼,見過嗎?清熱利溼,能治痢疾、腳浮腫、疔瘡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有根狀莖。生於水中者:莖橫走,節部生根;葉有長柄,柄由托葉鞘中部以上伸出;葉片矩圓形,浮於水面,長5~12釐米,寬2.5~4釐米,先端鈍,基部通常為心形。生於陸地者:莖直立,不分枝;葉有短柄;葉片寬披針形,密生短硬毛,長6~14釐米,寬1.5~2釐米,頂端急尖,基部近圓形;托葉鞘筒狀,頂端截形。花序穗狀,頂生或腋生;苞片三角形;花淡紅色或白色;花被5深裂;雄蕊5;花柱2,伸出於花被之外。瘦果近圓形,兩面凸出,黑色,有光澤。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苦,平。

清熱利溼。用於痢疾;外用治疔瘡。

《中藥大辭典》

性平,味苦。清熱利溼。治痢疾,腳浮腫,疔瘡。

《中華本草》

苦;性平。

清熱利溼;解毒。主腳浮腫;痢疾;尿血;潮熱;多汗;疔瘡;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兩棲蓼,見過嗎?清熱利溼,能治痢疾、腳浮腫、疔瘡


【運用】

治疔瘡:小黃藥、野煙各三錢。搗絨外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