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購買指南

硬盤購買指南

如果說換掉哪個設備能讓電腦性能有大幅提高,那一定就是固態硬盤了。相比於換CPU和內存,性能提高20%~30%,如果從機械硬盤換到固態硬盤,性能提高數倍也絕不誇張。這會讓開會速度更快,打開應用程序更快,尤其是大型遊戲。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固態硬盤是配電腦,換電腦的必備設備,花小錢辦大事,何樂而不為呢?絕對會讓你的生活工作更加有效,順心。很多時候大家往往只看眼前的成本,而忽略了時間的成本和時間帶來的機會成本。幾年前,我曾經要給部門所有的人把啟動盤更換固態硬盤,而被質疑浪費。我給大家算了一個簡單的算術:就算一個SSD 2000塊,能讓工程師每天開機、編譯、打開VS和Outlook等應用程序每天節省半個小時,乘以平均工資,10天就能收回成本。一個SSD怎麼說也可以工作3年,可以達到3 * 12 * 2.2 = 79倍的收益,到哪裡找這種好的投資產品!更別說讓員工感到心情愉快,工作得心應手,帶來額外的創造力,而增加的收益了。

在2020年的今天,相信大家已經都至少已經把啟動盤換成了固態硬盤,而選擇大容量的機械硬盤存儲電影等大文件和冷數據。這種經典配置,還有提升的空間嗎?答案是肯定的,秘密還藏在固態硬盤裡面。我發現我的周圍不少朋友認為固態硬盤都一樣,找個容量大的,便宜的就好,甚至選擇雜牌的SATA接口的SSD,這種選擇很有問題。其實SSD的品牌十分重要;即使同一種品牌,選擇哪種協議的SSD也很重要。

品牌的影響

看過我的固態硬盤系列文章的同學應該都知道,固態硬盤的主控、顆粒的選擇和OP空間大小對性能影響很大。我們知道了閃存寫入是以page為單位,而擦除是以block為單位,在寫之前必須擦除。我們也知道了為了延長閃存的生命週期和壽命均衡(Wear Levelling),FTL用LBA/PBA表來映射邏輯和物理操作單位,而一般的消費級SSD和閃存系統有至少7%的空閒塊——OP(Over Provisioning)。OP空間就是閃存主控保留的自有空間,用來負責負載均衡和防止寫放大。一個形象的例子就像我們玩數字華容道,我們要把方塊1挪到右下角,一定好充分利用唯一的空格位置,將它移來移去,十分的困難。我們想象一下,如果在最下面忽然多出一整排空閒位置,這樣相信就是小學生也可以輕鬆完成這個簡單版華容道,而不需要很多步驟。我們的OP就是這個空閒塊,多了後就會顯著減少挪動的步數,而步數就可以看作寫放大,對閃存壽命和速度有顯著影響。

因為這個原因,所以SSD和手機廠商必定會空出部分空間來給OP,一般至少7%。小廠的SSD有可能採用黑片,而中大廠商的低端SSD往往就會從看不見摸不著的OP下手。大廠的中檔SSD OP空間一般調製的比較合適。所以個人買的SSD都是三星和Intel的中檔SSD。兩個品牌都是自有的主控,顆粒也是自產,OP空間充裕,速度快了,壽命也有保證。

NvME的優勢

除了品牌,最好購買M.2接口,支持NvME的固態硬盤。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只支持ACHI接口,和M.2支持NvME接口的固態硬盤在傳輸率,尤其是小文件傳輸時性能差別很大。走SATA協議的M.2 SSD會被連接到南橋的SATA port上,在其上走傳統的AHCI協議棧(SCSI的一個子集),漫長而延遲很高。AHCI只有1個命令隊列,隊列深度32,如果發生大量小文件操作,就會發生擁堵。走NVMe的SSD,直接走PCIe通道,協議棧很淺。而NVMe可以有65535個隊列,每個隊列都可以深達65536個命令。NVMe也充分使用了MSI的2048箇中斷向量優勢,延遲大大減小,尤其大量小文件時速度更是飛快。

從操作系統的協議棧本身來看,AHCI還是基於傳統的塊傳輸。而NVMe使用了一種叫做“Doorbell”的機制來充分利用了極長的隊列,大大減小了延遲,尤其對小文件影響極大。

Benchmark大亂鬥

再多的理論都比不過實際的數據,今天我們就用數據來說話,來個大亂鬥:希捷機械硬盤vs 三星860 EVO (SATA) vs Intel 660p(NvME) vs Intel 760p(NvME) vs 三星 970 EVO Plus(NvME+TurboWrite).

先來個全家福:


硬盤購買指南

缺660p和希捷HD,它們已經躺在我的電腦裡了

測試平臺是我的豆子峽谷:

硬盤購買指南

它既有支持NvME的M.2,也有傳統的SATA接口。

Benchmark我用了兩種比較常見的軟件:AS SSD Benchmark和CrystalDiskMark 7.0。閒話休提,我們直接上結果。

希捷機械硬盤

硬盤購買指南

硬盤購買指南

三星860 EVO:

硬盤購買指南

硬盤購買指南

Intel 660p:

硬盤購買指南

硬盤購買指南

Intel 760p:

硬盤購買指南

硬盤購買指南

三星970 EVO Plus:

硬盤購買指南

硬盤購買指南

ST 機械硬盤寒酸的數據讓人汗顏,尤其是4K小文件的性能低到令人髮指,AS的打分只有幾分,和別人相差數百倍,驗證了SSD的必要性。我們把它排除在外,為了更好的比較四個SSD的性能,我製作了下面這個表,可以很直觀的看出他們的性能差異(機械硬盤的得分幾乎可以忽略,不列在表裡):

硬盤購買指南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1.機械硬盤只適合與存儲冷數據,對小文件傳輸效率奇低,不適合做啟動盤和存儲熱數據。但價格便宜,可以作為電影等大容量文件的倉庫。

2.儘量選擇支持NvME的SSD。SATA接口的860 EVO在各個領域被其他三個小夥伴遠遠地甩在身後。甚至寫得分只有最好的970 EVO Plus的五分之一。

3.得益於TurboWrite技術,三星970 EVO Plus寫性能十分突出,比Intel的產品高出一倍之多。

結論

最後推薦這兩款SSD:Intel的760p,和三星的970 EVO Plu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