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淋巴排毒、乳腺按摩、卵巢保養……

這些都是當下流行的保健項目,

但保健項目並不是人人都適合,

更不能帶代替醫療。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近日,寧波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乳腺外科就接診了一位因為長期未接受正規治療導致嚴重後果的患者。

王女士今年40歲,剛來就診時,醫生髮現她的整個左側乳房很腫脹,像個硬皮球,部分皮膚已經潰爛,表面附有膿苔,還伴有陣陣惡臭味,患者痛苦不堪。


接診的吳偉主主任憑豐富的臨床經驗判斷,這位患者的情況不容樂觀,很有可能是乳腺癌。

果然,經乳房腫塊穿刺活檢及全面檢查證實,患者診斷為左乳癌伴腋下淋巴結轉移、肺轉移。但這位患者已經錯失了手術根治機會,目前只能通過綜合治療控制腫瘤進一步進展。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拿著檢查報告,聽到這個結果,王女士一家幾乎崩潰了。


醫生追問患者病史才知道,原來王女士在一年多前的體檢中發現自己乳房有結節腫塊,一向怕看醫生的她諱疾忌醫,又剛好在一家美容院裡看到宣傳說可以通過乳腺按摩消除乳房腫塊,就趕緊給自己做了個套餐,定期去美容機構做精油按摩和乳房拔火罐等項目,直到乳房破潰、疼痛實在無法忍受了才來就醫。


“我真是後悔呀,本來是想著做乳腺保健可以把乳房腫塊給消除,沒想到自己的無知害了自己。”一想到自己的遭遇,王女士不禁流下懊悔的眼淚。


“工作以來,我碰到的這種因為盲目相信乳房保健,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的患者已不在少數。”吳偉主主任說。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關於乳腺健康

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

知識點1:

增生、結節、囊腫、

纖維腺瘤和乳腺癌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乳腺增生、乳腺結節、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體檢單上出現的這些字眼,到底和乳腺癌有什麼關係?這些問題會惡變為乳腺癌嗎?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劉強教授表示,絕大部分的乳腺增生、結節和乳腺癌都沒有關係,不要過度干預,可以通過改變生活飲食習慣干預、適當服用中成藥調理,這些問題也會隨著月經週期的變化而改善。


乳腺囊腫也是乳腺增生的一種,如果有疼痛的話,可以使用藥物調理,使乳腺增生情況改善。積乳囊腫一般是良性的,待乳腺增生改善、積乳排出,囊腫可以減輕,2釐米以內不需要過於緊張,3釐米以上可以考慮穿刺。手法按摩也對積乳囊腫有幫助,“但要注意,個人不建議到美容院做乳房按摩,因為臨床上發現一些病人到美容院被按出血腫,而且美容院所用的精油往往也含對乳腺刺激成分。”


有一部分細胞學提示不典型增生的,還是要重視。至於哪些結節要隨訪觀察、哪些要做穿刺,臨床有明確標準。”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王樹森教授補充。


至於乳腺纖維腺瘤,劉強表示,只要做了活檢確認是良性,惡變幾率不到1%,只要不是快速增大,就不要做手術切除,35歲以後繼續增大的幾率不高。乳腺纖維腺瘤吃任何藥物都是無效的,也不會隨著月經週期而改變。1.5釐米以內的乳腺纖維腺瘤,沒有明顯增大的,繼續觀察就好。超過1.5釐米的可以做微創,倒不是擔心惡變,而是擔心再長大些無法使用微創手術切除,要做開放手術。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知識點2:

關於“吃”和乳腺健康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有乳腺良性疾病可以喝豆漿嗎?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總的來說,豆漿不會增加乳腺癌發病率,良性乳腺增生的患者應該也是可以喝豆漿的。”王樹森同時表示,飲食要講究平衡,不要在某種食物上特別偏頗。

服用避孕藥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嗎?王樹森介紹,既往有人認為避孕藥可能會增加乳腺癌風險,可是後來大規模數據認為服用避孕藥和乳腺癌發病沒有必然關係,“我認為,避孕藥有需要用的話還是可以用。

劉強提醒,反而是一些圍絕經期婦女口服的保健品要當心裡面添加了雌激素成分,添加了雌激素的化妝品也要當心,因為雌激素可以部分通過皮膚吸收。另外,一些圍絕經期婦女為治療更年期症狀會採用激素替代療法,也一定要先找乳腺科評估乳腺現狀,再評估補充激素對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權衡利弊後決定是否補充激素。

對於乳腺增生和積乳囊腫引起的疼痛,服用疏肝理氣的中成藥,可能有幫助。


知識點3:

歐美乳腺癌發病率呈下降趨勢

中國預計一二十年內還會上升

乳腺癌是一個富貴癌,造成這個差異的原因,主要是西化的生活方式,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工作壓力大、激素紊亂等因素影響。

王樹森指出,乳腺癌其實男女都有可能患上,但有明顯“性別歧視”,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年齡增大,風險增加,另外還有遺傳因素。初潮早(12歲以前)、絕經晚,終身未婚、高齡未育、不哺乳、有乳腺良性疾病病史的,也是乳腺癌的高風險人群。高脂肪飲食、電離輻射接觸史,亦有可能引起乳腺癌的發生。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乳腺癌是不是特別“青睞”職場精英女性?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女生要警惕!患癌後她崩潰大哭:“一年前發現身體腫塊,我卻選擇…”


劉強表示,乳腺癌確實和工作、生活、環境有密切關係,職場精英女性工作壓力大,相對來說內分泌也更容易失衡,有導致風險增高的機會,但只要調整心態、生活習慣,就不會導致風險升高。


知識點4:

六七成的乳腺癌

不需要談乳腺癌色變

個體化治療和精準治療,是乳腺癌發展趨勢。根據不同分子分型、臨床分期,來設置具體治療方案。

劉強指出,乳腺癌在原位癌階段發現,手術做完甚至連化療都不用做,保乳的幾率也大大增加。早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達98%

,如果出現局部淋巴結轉移,五年生存率達83%。但假如在發生了遠處轉移時才發現,五年生存率就只有20%多了。

王樹森表示,乳腺癌患者必要治療後,大部分可以治癒,心態上要認為自己是正常人,“不要因病而不過性生活,過性生活對病情會有正面作用”,除此之外,還要健康飲食、規律生活,不要熬夜,否則容易導致內分泌混亂。心情要放鬆,有合理鍛鍊習慣,這樣內分泌治療的副反應可能會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